14.1.1 国家组成
西部非洲是指非洲西部地区,东至乍得湖,西濒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北为撒哈拉沙漠。西部非洲通常包括贝宁、多哥、佛得角、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布基纳法索、西撒哈拉、冈比亚和加那利群岛(西)共18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西撒哈拉、冈比亚及加那利群岛(西)外的国家社会经济总量占西部非洲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小,且电力市场需求不大,故本次西部非洲电力市场研究不包括此3个国家及地区。
14.1.2 人口与面积
本书研究的西部非洲国家总面积约613万km2,人口约30277万,西部非洲2000—2005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5%,2005—2010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2012年尼日利亚人口15521万,占西部非洲人口的51.3%;人口上千万的国家有加纳、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几内亚和贝宁。
14.1.3 地形与气候
西部非洲地区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苏丹草原、上几内亚高原。全境地势低平,一般海拔200~500m;南部为富塔贾隆和包奇高原,东北为贾多和阿伊尔高原;沿海有平原。西部非洲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为热带干湿季气候区。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内地与西部干热,沿海多雨,属干湿季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80%以上集中在夏季5—9月,而11月至次年3月则几乎没有降水。
14.1.4 社会经济
1.经济发展概况
资源丰富的西部非洲在政局总体趋稳的情况下,经济持续增长,这种势头并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减缓。如图14-1所示,2000—2005年西部非洲区域内生产总值平均以4.9%的速度递增,2005—2010年平均以5.7%的速度递增,2000—2010年平均以5.3%的速度递增。其中2005—2010年GDP平均增长速度超过5.0%的国家有尼日利亚、利比里亚、佛得角、加纳、塞拉利昂和尼日尔。西部非洲2012年GDP总量约4001.68亿美元,其中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有尼日利亚、加纳、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布基纳法索和马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国家有佛得角、尼日利亚、加纳、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和毛里塔里亚,其中经济总量最高、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西部非洲经济的基础是出口原料、农产品和矿产品,而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非洲无疑是非洲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尼日利亚、加纳、利比里亚是其中的佼佼者。2010年西部非洲地区区域内生产总值情况如图14-2所示。
图14-1 2001—2010年西部非洲地区GDP增长率情况
图14-2 2010年西部非洲地区区域内生产总值情况
2012年尼日利亚经济总量占西部非洲的65.6%,加纳、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3国GDP总量占西部非洲地区的19.9%,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出口居其他国家前列。西部非洲15国经济发展历史情况如表14-1所示。
表14-1 西部非洲15国经济发展历史情况
续表
续表
注 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网站。
2.经济发展趋势
西部非洲地区经济发展预测,主要是根据各国2000—2010年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结合各国经济规划发展情况矿产资源及开发情况进行预测。
资源丰富的西部非洲经济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减缓,2005—2010年GDP平均增速比2000—2005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预计在未来5年西部非洲经济仍将持续增长。
针对西部非洲地区GDP增长进行高、中、低三个方案预测,高方案代表经济超常发展的增长水平,低方案代表经济发展相对滞缓的增长水平。
预计高方案2010—2015年西部非洲GDP平均以7.9%的速度递增,2015—2020年平均以8.3%的速度递增,2020—2030年平均以7.1%的速度递增;中方案2010—2015年西部非洲GDP平均以7.3%的速度递增,2015—2020年平均以7.7%的速度递增,2020—2030年平均以6.5%的速度递增;低方案2010—2015年西部非洲GDP平均以8%的速度递增,2015—2020年平均以5.6%的速度递增,2020—2030年平均以4%的速度递增。
西部非洲GDP增长高、中、低方案具体如表14-2所示。西部非洲15国经济发展预测(中方案)如表14-3所示。2012年西部非洲国家国情统计如表14-4所示。
表14-2 西部非洲地区GDP增长高、中、低方案
表14-3 西部非洲15国经济发展预测(中方案)
续表
续表
表14-4 2012年西部非洲国家国情统计表(www.xing528.com)
续表
14.1.5 对外关系
1.贝宁
贝宁奉行“实用、灵活、不排他”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发展服务”;以求外援为基本出发点,重点面向西方,突出同法国的特殊关系,同时保持和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坚持睦邻友好,重视区域合作,支持实现西部非洲一体化;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964年11月12日,贝宁同中国建交。1966年1月,贝宁单方面宣布终止同中国之间的关系,同年4月与台湾方面“复交”。1972年12月29日,贝宁恢复同中国的外交关系。2006年8月,贝宁总统亚伊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公报。2011年9月,总统亚伊来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2012年7月,总统亚伊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访华。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交往密切,经贸合作成果显著。
2.多哥
奉行中立、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主张发展中国家团结,进行区域合作和经济联合。坚持睦邻友好,积极参与非洲地区事务,支持非洲一体化进程,是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非货币联盟等组织成员国。同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012年1月起,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1972年9月19日中国和多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总统埃亚德马于1974年、1981年、1989年、1995年和2000年5次访华。近年来中方往访的主要有:国务委员吴仪(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2001年)、国家副主席曾庆红(2004年)。2008年2月,中联部部长王家瑞访问多哥。2011年2月,外长杨洁篪访问多哥。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访问多哥。2006年2月,总统福雷来华进行国事访问。11月,福雷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3月,多哥人民联盟总书记埃索访华。2010年8月,福雷出席上海世博会多哥国家馆日活动。
3.几内亚
几内亚奉行睦邻友好、不结盟、全面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发展服务。愿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加强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积极参与非洲联盟建设。重视发展同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以争取国际支持和援助。注重发展同中国等亚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现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法语国家组织、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马诺河联盟等组织成员,同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9年10月4日,几内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建交后,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4.加纳
加纳奉行务实、多元的外交政策,重视开展经济外交。谋求与邻国和平共处和相互合作,努力维护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西部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合作,树立西部非洲重要国家形象,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重视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促进经贸合作。是非盟前身非统组织和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与9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外共设50个使领馆机构。现有47个国家在加纳设使领馆,18个国际组织在加设代表处。
1960年7月5日中国和加纳建交。1966年10月加纳军政府单方面与中国断交。1972年2月两国复交。两国签有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贷款、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项协定。2006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加纳进行正式访问。2007年3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作为胡锦涛主席特使出席加纳独立50周年庆典。2007年4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问加纳。2006年11月,时任加纳总统库福尔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8月,库福尔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0年9月,加纳副总统马哈马来华出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9月底,加纳总统米尔斯来华进行国事访问。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先后访问加纳。2012年4月,加纳副总统马哈马应加纳驻华使馆邀请访华。2013年1月,胡锦涛主席特使、水利部部长陈雷赴加纳出席马哈马总统就职典礼。
5.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奉行独立、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强调国际合作伙伴多元化。同约9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法语国家组织、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等组织成员国。
中国和科特迪瓦1983年3月2日正式建交。多年来,中国和科特迪瓦友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政治互信度比较高,经贸互利合作不断扩大,签署了农业、贸易、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文化等合作协定,以及政府贴息优惠贷款框架协议、中科林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等。2012年伊始,外交部长杨洁篪率团访科。科特迪瓦政府赞赏中国对其实现民族和解与经济重建所给予的坚定支持,高度评价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坚定奉行对华友好政策。
6.马里
马里奉行独立、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愿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马里与中国有着长期友好的外交关系和传统友谊。自1960年10月25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密切,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共同点较多,马里历届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建交50多年来,中国政府向马里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
7.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奉行独立、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强调自身阿拉伯、非洲属性,致力于睦邻友好,积极推动非洲联合及马格里布联盟建设。近年来突出外交为经济服务的方针,努力拓展国际空间,争取更多外援。迄今共与10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与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传统友好,两国关系基础牢固。自1965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持续稳定发展。2010年5月,毛外交与合作部长娜哈来华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2011年9月,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来华出席在宁夏银川举行的“2011宁洽会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并顺访安徽、北京。2012年7月,毛里塔尼亚外交与合作部长哈马迪、经济发展部长塔赫来华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
8.尼日尔
尼日尔奉行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或组织的友好关系。执行外交为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重视发展同西方大国、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坚持睦邻友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
1974年7月20日,尼日尔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2年7月22日尼日尔与台湾方面“复交”,中国于7月30日宣布中止与尼日尔的外交关系。1996年8月19日中国与尼日尔复交。此后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08年9月,尼日尔总理奥马鲁来华出席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并进行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之会见、会谈。2009年3月,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尼日尔。2010年5月,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大使访尼日尔。9月尼日尔经济与财政部长安努率团访华。中国和尼日尔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1月2日在广州举行。2012年1月4日,外交部长杨洁篪访问尼日尔,与尼日尔外交国务部长穆罕默德·巴祖姆进行了友好会谈,并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和紧急粮食援助换文。应尼日尔总统邀请,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率代表团于2012年1月26—27日访问尼日尔。双方回顾了中尼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尼日尔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之间在基础建设、能源矿产、农业和水资源等领域的合作。
9.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非洲团结。尼日利亚与中国长期友好,关系发展平稳。1971年2月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经济合作加快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合作。2006年,两国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
10.塞拉利昂
赛拉利昂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友好政策。致力于非洲团结和地区合作;主张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反对外来干涉,呼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重视发展同英、美等国关系,努力改善同欧盟及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以争取对其和平进程及经济重建的支持;继续保持与主要伊斯兰国家的友好交往。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现为非盟联合国安理会改革10国元首委员会主席。
1971年7月29日,中国和塞拉利昂建交。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1973年、1981年和1985年,总统史蒂文斯三次访华;1986年和1990年,总统莫莫两次访华;1994年,军政权领导人斯特拉瑟访华;1999年、2006年总统卡巴先后访华;2009年5月,总统科罗马访华,2010年5月出席上海世博会塞拉利昂国家馆日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姚鹏飞、副总理田纪云、廖汉生副委员长等先后访塞拉利昂。2010年1月,外交部长杨洁篪访塞拉利昂。
11.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奉行全方位和不结盟政策。认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元化是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现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法语国家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和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国。同约12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与塞内加尔于1971年12月7日建交。1996年1月3日,塞内加尔政府与台湾当局签署“复交”公报,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中止与塞内加尔的外交关系。2005年10月25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塞内加尔外交国务部长谢赫·蒂迪亚内·加迪奥在北京签署复交公报,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方重要往访有: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1980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1981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彭冲(1982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李鹏(1984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198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1991年7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1992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995年11月)、外交部部长李肇星(2006年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2007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2月)、中联部部长王家瑞(2010年1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2010年4月作为中国政府特使出席塞内加尔独立50周年庆典)、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11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2011年4月)、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明(2012年7月)等。塞内加尔重要来访有:总统桑戈尔(1974年5月)、总统迪乌夫(1984年7月)、外长加迪奥(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总理萨勒(2006年4月)和总统瓦德(2006年6月)、外长尼昂(2010年4月2011年5月)、国民议会第二副议长法勒(2010年8月)、国民议会议长塞克(2010年11月)、外长西塞、财政部长卡内(2012年7月)、领土整治部长迪耶(2012年8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