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坦桑尼亚与115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坦桑尼亚与115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坦桑尼亚同115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坦桑尼亚与115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0.1.1 国家组成

非洲东部地区,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厄立特里亚、吉布提、卢旺达、布隆迪、索马里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从市场开发的角度分析,本次东部非洲电力市场研究主要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厄立特里亚、吉布提、卢旺达、布隆迪8个国家。

10.1.2 人口与国土面积

本次研究的东部非洲国家总面积约307.6万km2,约占非洲总面积的10%。其中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分别约110万km2和94.5万km2。其他国家国土面积相对较小。2012年东部非洲人口约2.38亿,约占全非总人口22.4%。2012东部非洲人口超过3500万的国家有3个,分别为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另有卢旺达人口超过1000万。

10.1.3 地形与气候

东部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1000m,是全洲地势最高部分;沿海有狭窄低地。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沿线多乞力马扎罗、肯尼亚等火山和埃塞俄比亚等大小熔岩高原。东部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

10.1.4 社会经济

东部非洲各国社会发展较为不发达,经济增长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各国政府的努力,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目前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较为缓慢。2012年东部非洲国家国情统计如表10-1所示。

表10-1 2012年东部非洲国家国情统计表

续表

注 此表主要社会经济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埃塞俄比亚是东部非洲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目前整体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近年来,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发展较快,如今埃塞俄比亚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肯尼亚是东部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70%。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工业在东部非洲地区相对发达,日用品基本自给。

坦桑尼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坦桑尼亚的经济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政府开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发展其相对较小的市场经济,但电力、公路、供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面临重建和发展以满足经济现代化的需求。坦桑尼亚将实行亚洲经济发展模式,以吸引外资创造就业和发展经济特区增加出口为重点,坦桑尼亚至2020年的GDP发展目标是:GDP年平均增长率8%~10%,2020年达到400亿美元。

乌干达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粮食自给有余。工业落后,企业数量少、设备差、开工率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厄立特里亚由于1998—2000年的厄埃边界战争,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破坏。2003—2008年,厄里特里亚经济处于持续下滑或停滞状态。其中,2005—2007年间,经济年均增长仅1%。2008年依赖的国际金融危机致使作为外汇收入来源的侨汇大幅减少,严寒干旱导致粮食歉收等对厄立特里亚经济影响较大,国内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

吉布提自然资源匮乏,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较落后。工农业基础薄弱,95%以上的农产品工业品依靠进口,90%以上的建设资金依靠外援。

卢旺达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卢旺达爱国阵线执政后,采取了发行新货币、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改革税收制度、私有化等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经济逐步恢复。近年来,卢旺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开发信息产业,努力缓解能源短缺困难,经济保持较快速度增长。(www.xing528.com)

布隆迪是农牧业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2012年布隆迪GDP为24.72亿美元,年经济增长率为4.0%,人均GDP为251美元,通货膨胀率为15.4%。

10.1.5 对外关系

1.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对外关系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重视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努力发展与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关系,争取经济援助。注重学习借鉴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发展经验;努力推动非洲政治、经济转型;重视在非洲特别是东部非洲发挥地区大国用,积极调解苏丹、索马里等地区热点问题;是非洲联盟、(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组织成员。

2.肯尼亚

肯尼亚奉行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大力推动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反对外来干涉,重视发展同西方及邻国的关系,注意同各国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开展全方位务实外交,强调外交为经济服务。近年来,提出以加强与中国合作为重点的“向东看”战略。

3.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张在互不干涉内政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务实倾向增强,强调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发展同所有捐助国、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关系,谋求更多外援、外资;重点营造睦邻友好,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调解与其利益相关的地区问题;重视与亚洲国家关系,学习和借鉴亚洲国家的发展经验;还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英联邦、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及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组织的成员国。坦桑尼亚同115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4.乌干达

乌干达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强调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注重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但反对西方干涉其内政。倡导非洲联合振兴,积极参与地区事务,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及经济一体化。是英联邦、不结盟运动、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EAC)、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和政府间发展组织(IGAD)等地区和次地区组织成员国。

5.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是联合国、非统组织、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国家联合体成员国和阿拉伯联盟观察员,与近百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21个国家在厄立特里亚设有常驻使馆,厄立特里亚在29个国家和联合国总部派驻大使。

6.吉布提

吉布提奉行中立、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注重保持同法国的传统关系。重视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和邻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作,致力于调解索马里内部冲突,支持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索马里海盗。与厄立特里亚有边界纠纷,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是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共同体等地区组织成员国。

7.卢旺达

卢旺达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重视发展同世界和非洲大国的关系。强调外交的务实性,将争取外援和谋求本国安全作为外交的主要任务。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寻求在此地区发挥作用。2012年10月,卢旺达当选联合国安理会2013—2014年非常任理事国。2009年11月,卢旺达正式加入英联邦,成为其第54个成员国。

8.布隆迪

布隆迪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及国际合作的外交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希望通过地区合作推动本国内部问题的解决,支持非洲经济一体化,重视同西方国家关系,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布隆迪局势并对其提供援助。截至2012年,布隆迪已与11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

目前东部非洲8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发展态势良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