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与发展

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与发展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和时代的变化,心理健康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下面介绍一些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的适应良好状态,是人格健康、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与发展

1)心理健康的含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也有人理解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我国研究者徐辉认为,心理健康的含义是指个体调节自身的心理与行为、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和谐的心理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这3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①生理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是没有疾病的,其功能应在正常范围之内。②心理方面: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各种心理功能系统正常,而且对自我通常持肯定的态度,能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现实中的自我既能顾及生理需求又能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能面对现实问题,积极调适,有良好的情绪感受和心理适应能力。③社会行为方面: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规模式,角色扮演符合社会要求,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家庭、社会均有所贡献。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所不同。随着社会文化和时代的变化,心理健康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标准。归纳总结国内外的心理健康标准,大致可分为6类: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作为标准;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标准,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为健康、正常,违反社会规范为异常;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把当事人自觉痛苦、抑郁等视为不健康;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生活适应者为正常,生活适应困难者为异常;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涉及的学科有生理学——卫生学标准、教育学——伦理学标准和心理学——社会学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定义密切相关。伴随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不断深入。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种类众多且不断发展。其标准之所以分歧较大,主要原因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们对健康本质及其条件的认识不断深入,从原先的疾病学转向了健康学,即从研究心理疾病转向了研究心理健康。以与心理健康密切关联的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学科为例,都从原先关注心理疾病如何形成及如何预防心理疾病等问题,转向了关注积极心理是如何形成及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

下面介绍一些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

(1)人本主义心理健康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2)人格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与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心理健康提出了7条标准:①自我意识广延;②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情绪上的安全性;④知觉客观;⑤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⑥现实的自我形象;⑦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3)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他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10条标准:①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②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③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④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⑤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⑥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⑦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⑧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⑨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⑩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人的心理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的适应良好状态,是人格健康、全面发展。根据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多年研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一般常用智力测验来诊断智力发展水平。智力的高低以智商IQ来表示,不同的智力理论或者智力量表用不同的分数来评估智商,比如,在韦氏量表中,正常人的智力是IQ为90~109;110~119是中上水平;120~139是优秀水平;140以上是非常优秀水平;而80~89是中下水平;70~79是临界状态水平;69以下是智力缺陷。一般来说,智商比较高的人,学习能力比较强,但这两者之间不一定完全呈正相关。因为智商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有些人学习能力强,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不强。

(2)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包括正向积极的关系和负向消极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心理健康的人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团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独立于集体之外,与周围的环境和人格格不入。

(3)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人们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与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一样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都能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因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心理状态无法平衡。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的人的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占据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当地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

(6)人格完整独立

心理健康的人的人格即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科学、正确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还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具体情况。

3)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在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中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包括遗传因素及躯体疾病等方面。

①遗传因素。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家们曾用家谱分析的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家族中有癔症、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病史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明显偏高。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理形式,采用家谱分析、双生子研究以及寄养子女调查等方法表明,遗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中,10%~50%具有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结构。在这些人之中,5%会发展成早期的精神分裂症,而另外5%会在晚些时候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但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多达40%的高危个体最终没有患上精神分裂症。可见,遗传因素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但个体是否表现出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还要看后天环境作用。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发展倾向可以得到防御和纠正。

②躯体疾病。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由病菌、病毒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会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例如,脑梅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会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脑震荡和脑挫伤等可能引起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等;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甲状腺功能不足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的迟钝。这一点对儿童影响尤为严重,是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的重要原因;脑外伤化学中毒以及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机能障碍等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

(2)社会因素

心理健康促进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特别强调和分析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影响因素,增强保护性因素的作用,降低危险因素。

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间语言、行为和感情的总和,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家庭气氛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关系着家庭幸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学习工作环境。个体所处的学习工作环境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城乡差异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噪声等对人的心理状况都存在明显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③社会环境。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以一种无形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反映在人们的价值观信念世界观、动机、需要、兴趣和态度等心理品质上。不同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实现的,如影视、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健康的社会信息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不健康的社会信息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大众媒体中不健康的内容已经成为危害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④社区环境。社区是指由若干群众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而形成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如街道、住宅小区、村庄等。社区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区文化、社区生活环境产生。

(3)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都会给其带来压力并需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4)心理亚健康

“亚健康”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心理亚健康的主要症状:①常感到不开心;②常情绪烦躁、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③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朋友关系;④有意回避社交场合;⑤敏感,经常与人发生不快;⑥多疑,总感觉别人在谈论自己;⑦常为小事与人发生争执;⑧睡眠不好,经常入睡困难、早醒;⑨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如从前;⑩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