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同效应:群体完成任务的相互依赖性

协同效应:群体完成任务的相互依赖性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正向协同效应正向协同效应是指群体从事个体无法单独从事的工作。任务一是非常规性的复杂任务,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强,来自不同群体成员的信息互相补充,思想产生火花,互动效果明显,是正向协同效应主导,因此群体规模要求大。任务二是常规性标准化的简单任务,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弱,负向协同效应主导,因此群体规模要求小。

协同效应:群体完成任务的相互依赖性

协同效应(synergy)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个物质产生的作用之和。

1)正向协同效应

正向协同效应是指群体从事个体无法单独从事的工作。把工作分解为多个工序,每个个体只负责一个工序,个体之间协同合作,使整个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典型的例子是亚当·斯密制作绣花针的过程。按照平均制作速度,1个人做1根针需要48天,但是将工序分为48道,让48个人分别负责1道工序,那么1天下来可以做1 000根针,平均1个人1天做1 000/48根针,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2)负向协同效应

(1)负向协同效应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瑞格尔曼(Max Ringelmann)在拉绳实验中,验证个人绩效之和与群体绩效的关系是否相等。实验结果:3人群体的拉力只是1个人拉力的2.5倍,8人群体的拉力还不到1人拉力的4倍。也就是,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群体绩效也会增加,但是,每个成员的生产率却下降了,这就是社会惰化效应。

(2)社会惰化效应(www.xing528.com)

社会惰化效应指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成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那么好的一种倾向,即负向协同。社会惰化效应的原因,其一,是群体成员相信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其他人是懒惰的或者无能的,那么自己就会降低努力程度,实现心理上的公平。其二,是责任扩散。由于群体活动的结果无法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与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活动的效率就会降低。

社会惰化效应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如果管理者希望借助群体的力量来提高工作士气和团队精神,他们还必须提供可以明确体现个人努力程度的手段。因为使用群体在可能带来工人满意度的同时,还可能带来生产率的潜在下降。

【案例】

前面曾经讨论过的一个案例:

任务一——选择厂址、做出设计、完成预算。任务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建成新厂。任务一是非常规性的复杂任务,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强,来自不同群体成员的信息互相补充,思想产生火花,互动效果明显,是正向协同效应主导,因此群体规模要求大。任务二是常规性标准化的简单任务,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弱,负向协同效应主导,因此群体规模要求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