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和行为关系的分析介绍

个性和行为关系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性格的特征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部分,它的特征可以归结为4个方面。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个体在困难情形下的心理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为:为达到目的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的状况。尽管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境下,个体的性格特点有可能表现出多样性。③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此外,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上的差异对儿童行为会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双亲教养态度的一致性程度不同,对儿童性格

个性和行为关系的分析介绍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2)性格的特征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部分,它的特征可以归结为4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

具体表现为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如理想、信念状况、人际交往特点等;对活动的态度。例如,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节俭还是浪费;对自我的态度,谦虚还是傲慢,自卑还是自尊,大方还是羞怯等。

(2)性格的情绪特征

在情绪活动中,人们表现出的情绪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特点。例如,温柔还是暴躁,乐观还是悲观,热情还是冷漠等。

(3)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是个体在困难情形下的心理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为:为达到目的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的状况。例如,自觉还是盲目,果断还是优柔,刚毅还是软弱,勇敢还是冲动等。

(4)性格的理智特征

认知态度主动或被动以及活动方式积极或消极的差异。例如,体现在知觉特点上,有的个体是记录型,有的是解释型;体现在思维特点上,有的是独创型,有的是因袭型;体现在想象特点上,有的是理想型,有的是空想型。

要想准确理解性格,只是了解它的静态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理解它的动态特征。性格的特征在现实中并非孤立地显现,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结构完整的统一体。人的性格特征由于环境的影响,在活动中表现出动态性的特点:

①性格结构的完整性。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从整体上说具有一致性,它是一个内在联系紧密的整体,若确知某人的某种性格特征,正常情况下,便可推知他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②性格结构的复杂性。尽管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境下,个体的性格特点有可能表现出多样性。

③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性格的形成过程很长,因此它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它必然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成年人的性格也可能有较大的改变。

3)性格的类型

性格类型的划分方法众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3种。

(1)以心理活动优势划分

理智型,沉着、冷静、稳健;情绪型,浪漫、易感、冲动、易变;意志型,勇敢、果断、任性。

(2)以心理倾向划分

内倾型,注意和兴趣集中于内部世界,安静、善思、富于想象、孤僻、迟缓;外倾型,注意和兴趣集中于外部世界,开朗、豁达、友好、果断、善交、不拘小节。

(3)以个体独立性划分

独立型,独立性强、善思、有创见,好为人师、自以为是;顺从型,易受暗示、缺乏主见、独立性差。

现实中很难找到某种典型类型的性格,人们的性格特征往往是以某种类型为主,同时兼有其他类型的某些特点,且性格划分均是从某个方面入手,对理论研究与实践有一定意义,但欠完善,我们实际分析个体性格时情况要复杂得多。

性格测验是心理测验中内容比较丰富,方法相对成熟的一个大类,如通常使用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简称PF16)、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简称MMPI)、艾森克个性调查表(简称EPQ)、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简称EPPS)、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以罗夏墨迹图测验为代表)等,都是信度、效度很高的性格测验。也有一些我国学者自己编订的简单明了的性格类型测试方案,非常适于个体作性格的自我检测。

【测试】

性格向性测验量表

指导语:请仔细阅读A和C的内容,若自己的想法、做法适合于A,就在A栏的方格内画钩,若适合C,就在C栏的方格内画钩,A和C都不适合,就在B栏的方格内画钩。

记分:选择A栏计0分,选择B栏计1分,选择C栏计2分。将Ⅰ到Ⅴ栏的得分加在一起即为总分。性格向性测验量表结果,如表2-6所示。(www.xing528.com)

表2-6 性格向性测验量表结果

4)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生来不具有某种性格,一个人的性格是在他的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直接来自机体的因素。或勇敢或怯懦,或勤勉或懒惰,或诚实或虚伪,这些性格特征都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但是,一个人性格的发生和发展却有生物学的根源,新生儿在活动水平上就各有差异。此外,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上的差异对儿童行为会产生更持久的影响。性格以个人一定的素质为前提,没有素质这个生物学前提,性格就无从产生。

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等生理上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也有影响。因为这些特点,有的符合文化的社会价值,有的则不符合,并经常受到人们的品评,这些无疑都会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例如,有生理缺陷者容易被人们讥笑或怜悯,往往易形成内倾的性格。

生理成熟的早晚对性格的形成也有影响。一般研究表明,早熟者的特征是爱社交,关心、遵守社会常规和社会准则,给人以好的印象,社会化程度高,而晚熟者则不大遵守社会常规和社会准则,一意孤行。

(2)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经济的收入水平,家长的职业,家庭结构的健全程度(是否有父母,或只有父或母,或由继父或继母哺养,或隔代抚养),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子女的多少,儿童在家庭中的作用等都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家庭环境气氛来说,如果家庭环境不顺利,父母的困难处境及其忧伤的言语与苦恼表情,就容易使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消积悲观,甚至有点玩世不恭,或者被锻炼得比较坚强、懂事和早熟。

在家庭的诸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概括,结果表明,如果双亲是采取保护的、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的、宽大的态度,儿童就容易显示出领导能力、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特性。如果双亲采取拒绝的、干涉的、溺爱的、支配的、独裁的、压迫的态度,儿童就容易表现出适应力差、胆怯、任性、执拗、情绪不安等特性。

在研究双亲的教养态度与儿童性格发展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弄清母亲所起的作用及双亲教养态度的一致性程度。母亲的亲密、温暖、柔和、密切及她的社会观点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双亲教养态度的一致性程度不同,对儿童性格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第二,要弄清亲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为此应当注意:儿童对双亲的教养意图是怎样理解的,儿童的行为又怎样反过来引起双亲的新行为。第三,除了考虑亲子关系外,还要考虑家庭其他因素如家庭气氛等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对儿童性格的发展也是不同的。科瓦列夫对一对孪生女大学生四年的观察发现,她们在同一家庭、同一小学和大学的历史系中接受教育,但性格有明显差异:姐姐比妹妹好交际,善谈吐,也比较果断、勇敢和主动。在谈话和回答问题时,总是姐姐先回答,妹妹只表示同意或作些补充。造成姐妹俩在性格上的差异原因之一,是她们的祖母从小把她们中的一个定为姐姐,另一个定为妹妹,并责成姐姐照管妹妹,对她的行为负责,作她的榜样,首先执行长辈委派的任务,这样,姐姐就较早地形成了独立、主动、善交际、果断等特点;而妹妹则养成了追随姐姐、听从姐姐的习惯。

(3)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学龄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环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习惯于系统地、有明确目的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可以培养坚定、顽强等性格的意志特征;体育课,不仅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他们勇敢的精神。

校风、班风也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性格特征;不好的校风、班风可能使学生养成懒散、无组织、无纪律等坏的性格。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经常学习的榜样,学生往往以各种情感和猜测揣摩教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威信的教师,学生言听计从。他的高尚品格,如思想进步、强烈的责任心、富于同情心、谦虚朴素等,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不愿接受其教育,但他的消极性格,如粗暴、偏心、神经质等,可能对学生产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等不良的影响。

(4)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儿童都是在某种文化、某种社会和某种特定的经济地位中被教养起来的。一般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经济地位都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都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在他的性格上打下烙印,从而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典型性格。

必须指出,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使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某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也是很复杂的。例如,据马斯洛和米特尔曼(Maslow&Mittelmann)对儿童自尊心的研究表明,下列因素都会损害一个儿童的自尊心:①文化的因素:专制的家庭结构,学校中的专制教育等;②早期童年时代的因素:如父母的严密控制、过分保护,旁人的控制,同哥哥、姐姐们的对立,与父母所怨恨的人之间的比较,过分严厉的戒律和惩罚,缺乏表扬、尊重和重视,家庭中的偏袒,把自己比作柔弱的人,不能独立,过分的依赖,用恐吓作为惩罚等;③现实的情境因素:身体素质差,成绩落后,行为失败,与旁人不同的感觉,其他儿童的势利眼或拒斥,不能适应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要求,过高的理想要求所引起的罪恶感,被视为与生理年龄不匹配等。

因此,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实际上就是他的生活经历的一种反映,是他的生活历史的记录。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到了青年期就已初步稳定了。但是性格的形成并不限于儿童、少年和青年时期,在人的整个生活中,性格特征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虽然这种改变是比较困难的,但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变化以及主体的主观努力,在青年期以后,性格还可能发生某些大的变化。

(5)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

双亲的态度、学校的教育以及一般的文化、社会因素对性格的形成虽然起重要作用,但它们并不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这些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才发生作用。性格的形成还有其心理活动的内部原因,关于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目前正在探索。

总之,性格的成因是很复杂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它们的影响程度随性格特征或个人而异。例如,生理因素可能对某些性格特征是重要的,而环境因素(文化、社会阶层、家庭等)可能对另一些性格特征较重要,同时性格形成或改变的心理原因也可能因人而异。就同一个性格特征而言,各成因的重要性也是因人而异的。

5)性格对组织管理的作用

(1)良好的职业性格是人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心理动力

职业性格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做好本职工作、胜任本职工作的心理动力。结合各行各业的管理,研究对各行各业的管理有关的职业性格,培养人们良好的职业性格,以推动组织效能的提高。

(2)在工作中,性格互补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人事管理中的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把性格独立性过强的人,从协作要求高、配合要求严的岗位调离开;要注意性格互补的合理性,对于具有不同的良好性格的人,发挥他们各自的性格特长,克服他们各自性格中的消极方面,使他们相互促进、相互鞭策、相互弥补,以推动管理工作。

(3)在思想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性格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做思想工作时,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奏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