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现实生活中,无论何种类型的记忆都难以做到永远保持,这是因为在记忆过程中遗忘的存在。遗忘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机制,指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再认或回忆。记忆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同时,又是无时无刻不被遗忘。
遗忘可能是永久性的,即不再重复时就永远不能再认或重现。例如,许多文字或电视广告,倘若不加注意和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就很可能会完全遗忘。遗忘也可能是暂时性的,消费者叫不出熟悉的商品名称或想不起使用过的商品用法,都属于暂时性的遗忘。
影响遗忘的因素
影响遗忘的因素包括时间、识记材料的内容、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学习时的情绪、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1)识记后的休息。识记后最初阶段休息得好,则保持的效果也好。
(2)识记材料的内容。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比较长的、难度较大的材料遗忘得快;凡是能引起主体兴趣,符合主体需要、动机,激起主体强烈情绪,在主体的工作、学习、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一般不易遗忘。反之,则遗忘得快。(www.xing528.com)
(3)识记材料的数量。数量越大,遗忘越多。学习强度太低或太高,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学习强度越高,遗忘越少,但是超过一定限度,记忆效果将下降。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一般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则容易遗忘。
(5)学习时的情绪。学习者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心情愉快之时习得的材料保持时间更长;而焦虑、沮丧、紧张时所习得的内容更容易遗忘。
(6)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比如人们对早餐的记忆不会超过三天,但是对初恋或初吻的记忆可能持续一辈子。在学生时代,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学霸型,对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另一类是普通型,对知识的掌握非常一般。虽然他们在学生时代对知识的掌握相差甚远,但是他们在工作之后对学生时代的知识遗忘率却可能并驾齐驱。因为他们记忆知识是为了考试,所以毕业后知识就被快速遗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