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习得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习得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的传承性似乎本能地具备了一种不断穿越历史的基因,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它不仅令观众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观众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二)文化的习得性文化是习得的。从历史发展的沿革来看,中华民族本身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或者说,中华民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各民族的有机组合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习得

(一)文化的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中国文化的传承性似乎本能地具备了一种不断穿越历史的基因,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还包含着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宴》透过宴席讲述食物背后承载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开篇点题:“宴席是与古人最恰当的相逢”。从“莲藕宴”入手,千年的“食材传承”自然过渡到家宴中常见的鱼,借以点出“家庭传承”和“父子”般的师徒传承。

★拓展阅读4-1

《舌尖上的中国》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汇聚在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一个主题,透过原料、主食、贮藏、烹饪、生态等窗口展现食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饮食、伦理等方面的文化。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人与食物有着感性、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常生活中,人们把饮食当作其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当今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城市外表变得极为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

《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它不仅令观众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观众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每一种食材和每一种制作工艺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彰显着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悠久传统。

以美食为窗口让国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根和魂。

(二)文化的习得性

文化是习得的。所有的文化都是通过后天习得,而非先天遗传的。个人有什么文化并不取决于其种族,而是取决于其生活的文化环境。饥、渴、性等生物性驱力,都永无止境地受到文化的重整和再塑造。不仅语言、习俗,风尚、信仰是通过后天习得的,而且连表面上看来是生而有之的现象(如饮食偏好),实际上也是在社会中习得的。人们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是它所凭依的文化。《礼记》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所谓“礼”,即社会行为的制度和规范。吃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人都要吃饭,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区别只在于吃什么、怎么吃、在哪里吃、什么时间吃、与谁一起吃、为什么觉得某些菜美味、谁主持烹饪、使用什么餐具、遵循什么就餐礼仪……乍一看都是饮食习惯中的基本行为,但实际上都受到了社会文化的深层制约,其中每一个方面挖掘下去,都映射出不同文化的内在差异。有些生理性的动作似乎与文化无关,例如,打喷嚏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在英美人中却有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的习惯,广东人也有说“吉星”的习俗。打喷嚏是不需要学习的生理现象,但在别人打喷嚏之后你应该说什么却是需要学习的。也就是说,人们在生理现象的外面裹上了一层文化的外衣。不仅儿童可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年人也可以有意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我们注意到学习不同语言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学习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学习英语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得比较放松,讲话比较随意;而学习日语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站立时身体笔直,并且常深深鞠躬;学习阿拉伯语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话的声音,比学习英语的学生的声音要大得多。同样,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也学习了不少中国习俗。

(三)文化的无形性

研究文化的困难之一在于文化的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在支配着自己的行动,相反,还觉得一切都十分自然,如同人需要氧气一样,只有当人们缺氧时,才会突然感到氧气很重要。人们对于自己文化的许多方面都视为理所当然,只有在与其他文化接触时才会感到自己文化的独特之处。服饰、食物、建筑文学艺术作品、科学技术的成果等可以看到并立即联系到某种文化,而习俗、观念、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观等都是看不到的。正因为如此,若问什么是中国文化,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文物古迹、中国的烹调、经典文学作品、各种节日庆祝的形式等,比如中秋节月饼这个习俗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人们可能想不到日常的行为中充满了中国文化。例如,在家穿什么?上学、上班、购物、看电影时穿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在不同的场合人们会有不同的穿戴。当然,人们穿着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很多时候工作环境也越来越休闲,男人不再穿西服打领带,女人不再穿套装。相反,符合潮流特色的宽松裤子、宽松上衣、牛仔裤以及休闲服越来越畅销。

(四)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总是根植于民族之中,与民族的发展相伴相生。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就其内涵而言是极其丰富的,就其形式而言是多姿多彩的。常常是民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历史越长,其文化内涵就越丰富,文化精神就越强烈,因而其民族性也就越突出、越鲜明。从历史发展的沿革来看,中华民族本身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或者说,中华民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各民族的有机组合体。无论哪个部落、哪个民族,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只要从认识中国文化开始,逐步理解、学习、接受、融入,最后秉持中国文化并彻底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将纳入整个中华文化圈范围内。特别是无论朝代如何变迁,中华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大地上始终没有改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汉语一直是各朝各代的官方语言,从而使人们在回溯数千年的文化时毫无违和感。美国是一个高度个人主义的国家,十分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其实美国也是一个高度实用主义的国家,强调利润、组织效率和生产效率。它重视民主领导方式,倾向于集体决策与参与。它对风险具有高度的承受性,具有低程度的不确定性的规避倾向。日本文化则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具有群体至上和为整体献身的忘我精神。它注重人际关系,有强烈的家庭意识和等级观念。日本文化还具有对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能力和强烈的理性精神。英国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经验的、现实主义的。法国文化则是崇尚理性的,由此导致法国人重视经验,保持传统,讲求实际,法国人喜欢能够象征人的个性、风格和反映人精神意念上的东西。又如,俄罗斯人喜欢喝伏尔加,法国人喜欢喝葡萄酒。中国人在春节前习惯大量购物,圣诞节前是西方人的购物高潮。

(五)文化的动态性(www.xing528.com)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文化是一个对其内外部的动作行为有所反应的动态系统。为了恰当运行并保持生命力,一种文化必须拥有足够的灵活度,才能在面临不稳定或者变化甚至冲击时作出调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先秦时期推崇的审美标准以“硕”“欣”为美,翻译成白话就是越高越美。《诗经·卫风·硕人》两次提到齐国公主庄姜:“硕人其欣”“硕人敖敖”。到了汉代,审美发生了改变,汉代乐府诗《陌上桑》就写了当时流行的美男子范儿:“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大意是男子的皮肤又白又嫩,留着浓密的山羊胡子,走路迈着四方步,气场十足。而女子以体态轻盈为美,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人如其名,身轻如燕,可作掌上舞。再到大唐时,审美就很不同了,以胖为美。最知名的人物杨贵妃白居易夸她“温泉水暖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同时期的知名画作《虢国夫人春游图》和其他许多仕女图中的人物形象也都是十分丰腴的。宋人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子的美从华丽开放走向清雅内敛。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于文弱清秀,即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宋代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对女子美的基本要求。中国女性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在此定下了基调。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文化的变化则更快。民俗学家钟敬文在其著作《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服装在中国社会里不仅仅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它往往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符号,其中蕴含着很多象征性和意识形态的理念或其背景。”例如,“五四运动”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我国的文化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服饰、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还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古时我国有磕头和作揖的礼仪,现在又有鞠躬礼和握手礼

★拓展阅读4-2

百年中国时尚文化变迁

1910年前后,充斥着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的较量,衣服也随之成为纷争社会状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改装易服成为当时新闻界乃至政界的热点话题。大街上经常出现西装和传统服装混穿的人,一派亦中亦西、伦类难分的景象。

1920年前后,同样是个风云变化的时期,为服饰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此时出现的中山装旗袍成为我国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服装样式。中山装成为当时政客们的日常着装,并被附着上民主、平等、创新的社会理想。中山装的出现和普及带有极强的政治意味。时至今日,在最重要的外事场合,我国领导人仍会选择身着中山装示人。

1930年前后,中国人深受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西式服装成为当时新派人士的标志,是政要、商人、知识界和都市职员的必备品。同时由于战事频繁,军装也对男性着装有不小的影响。旗袍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成为女明星、交际花、新派女性和阔太太们的主要穿着。

战争是1940年前后的关键词,随之带来的经济拮据等问题对国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为男女服装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西装依旧是上海等沿海大都市中上层男性的主要服饰,只是板型变得更加宽松。受战时环境的影响,女性服装趋于简洁和中性,款式各异的衬衫成为女性的必备行头,各种小翻驳领男士西装甚至军装也曾在女性中流行。

1950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使穿着打扮和政治立场有意无意地挂钩。受解放区简朴服饰和审美意识的影响,中山装、列宁装、人民装成为这个时期男女的主要日常穿着,西装革履和旗袍丝袜销声匿迹。同时为了体现社会主义新气象,国民进入男女同装时期,服装不分职业、地位、年龄、场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国民服饰陷入更加单一的局面。在“不爱红装爱武装”思想的影响下,由旧军装、旧军帽、武装皮带、解放鞋、红袖章、军挎包、毛主席像章构成的“红卫兵装”成为当时男女青年时装,要是再手拿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那就是最时髦的人了。

1976年,毛泽东逝世,“文化大革命”结束。年轻人已经开始自己动手,悄悄修改军裤肥大的裤腿,使之合体美观,同时海魂衫也在此时受到追捧,白色回力鞋或飞跃鞋更是时髦人士的标配,还有的摩登女青年穿起了丝袜。

1980年前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穿衣打扮的渴望程度近乎疯狂,港片中的人物造型成了重要的模仿对象。时髦男青年的标准穿戴就是花格衬衫和紧绷臀部的喇叭裤以及蛤蟆镜、长头发、大鬓角,手上还提着录音机。女青年除了喇叭裤、花衬衫和高跟鞋外,还穿健美裤、筒裤等各种裤子,各式连衣裙风衣和西装,等等。

1990年前后,人们开始强调后现代主义,改变过去上流社会时装为主流的时装文化,年轻人的、街头大众的真实生活得到重视。男青年们普遍受到香港电影《古惑仔》的影响,纷纷模仿起电影主人公的造型,下身穿着修身牛仔裤,上身是白色吊带背心,外面套上皮夹克,借此幻想自己成为陈浩南这样闯荡江湖、快意恩仇的热血男儿。女青年们则深受“小一号”风格的影响,追求短小紧窄以及露和透的性感风格,露脐装就是最好的代表。

2000年前后,文化衫、牛仔裤和运动鞋这样的穿戴方式随处可见,同时人们对名牌产生了极大的渴望,生怕别人看不见自己衣服上耐克、阿迪达斯的“logo”。崇拜NBA球星的男青年们则收集偶像同款手环戴在手上当作装饰,女青年们则沉浸在一场由李宇春引发的中性风中,她们剪短头发,穿起肥大的运动上衣,下面穿着性感的短裤,脚上则是穿当时颇为流行的“NIKE Air Force 1”,她们追星追得无比狂热,拿着32和弦的直板手机为偶像投票。

2010年前后,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穿衣选择,只能试图找到现如今的时尚关键词,例如刺绣夹克、阔腿裤、小白鞋、露背装……但相信很快这些又会被新一轮的流行风潮取代。时髦的西装男们将运动鞋与西装混搭在一起,而原本属于街头的棒球夹克则顺利挤入“High Fashion”行列中,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汉服复兴运动在近几年兴起,成为点燃文化复兴的星星之火,大大小小的品牌都在最新设计中加入东方元素。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峨冠博带,行走于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城市中,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中华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