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人类以来,消费者行为的点滴思想观念就与人们的消费实践同步出现。所以,人们对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关注以及经验描述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出现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专门研究,主要出现在广告和促销研究中,希望通过对消费者的了解改善广告传播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W.D.Soott)在1908年出版的《广告心理学》中首次提出在广告宣传上应用心理学理论,这不仅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而且也是消费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被广泛地应用于市场营销活动中并得到迅速发展。消费者研究发端于早年的美国,主要是受商业目的驱使展开的对消费者的种种测试。消费心理学在消费者需求、购买动机、消费习惯、品牌忠诚、参照群体影响、风险知觉、新产品设计、潜意识与广告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为消费心理学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独立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并创办了《广告研究》杂志,这被学术界视为消费心理学科正式建立和形成的标志,也是消费者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的前奏。
20世纪50年代,受社会学、行为学的影响,营销学开始加入“社会人”的角度,并且提出“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的概念。1965年,由于企业营销工作发展的要求与推动以及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广泛与深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正式提出了第一份《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标志着消费者行为学发展成一门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68年,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教材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恩格尔(James Engel)、科拉特(David Kollat)和布莱克维尔(Roger Blackwell)合著并出版,教材中提出了消费者决策的最早模式。196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华德(J.A.Howard)和谢斯(J.N.Sheth)合著并出版了《购买者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一书。自此之后,西方学者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蔚然成风。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商业院校中普遍开设了消费者行为学。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消费者行为研究已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并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因此,消费者行为研究在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研究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战略与策略组合的基本出发点。(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从传统走向革新,有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深化。在1969年霍华德与谢斯合著的《购买者行为理论》一书中指出,重要的研究前提是购买者信息不完全、不充分;而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普及,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甚至完备的信息,即已经进入信息完全的环境中。大数据使了解消费者行为的方法、途径和效果与以前大相径庭,原来高度难解的“消费者黑箱”已经成为大数据可以跟踪分析、预判的“消费者画像”。消费者也因为信息充分而拥有了最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有了迥然不同的思考和行为模式。所以,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得到不断修正、更新乃至重构,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改变消费者行为学,使其成为走向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充分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其演化耐人寻味、催人深思。
消费者行为学演化的大事年表见表1-2。
表1-2 消费者行为学演化的大事年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