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内政治、经济大格局的变化,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右商帮走向衰落。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战乱的影响
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江西经历了包括太平天国战争在内的多次长时间的战火蹂躏。江西境内战火不断,生灵涂炭,江右商帮赖以生存的主要商品瓷器、茶叶、纸张、夏布、大米、药材、木竹、烟草、蓝靛、煤炭、钨砂等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商业资本在战争中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和掠夺而急剧萎缩,江右商帮的贸易江河日下。
(二)交通格局的变化
一方面,近代以来,随着沿海港口的开放和京汉、粤汉、津浦等铁路的修通,全国交通运输业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水运变陆运,南北交通改走两湖、冀豫,江西成了陆运和海运的盲区;另一方面,江西的地理位置是东、南、西三面被高山阻隔,信息闭塞,加之赣江南北航运优势消失,进一步加强江西的封闭性,使江右商人接受新事物较慢。由于交通格局的变化,原来繁荣的水运码头日渐萧条,河面上常常渔船多于货船,缺乏现代交通的支撑,江西物资流通艰难,过境贸易相当稀少,江右商帮的贸易量剧减。(www.xing528.com)
(三)经济模式的改变
《马关条约》签署后,辽东、山东、云南、广东等地相继被纳入外国资本势力范围,近代民族资本也开始生长,渐成气候。但江西既没有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又没有较大的民族企业,赣商逐渐成缩小之势。二十世纪初,九江、南昌先后出现了一些近代企业,但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从规模上看,江西不仅落后于东南沿海各省,也落后于湖北、湖南、安徽等内地邻省。江右商帮长时间以个体、小本经营为主要方式,使得本来分散的资本难以集中,更形成不了规模经营的气候。近代全国经济模式的改变,对以个体和小本经营为主的江右商帮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四)传统观念的束缚
江右商帮吸取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内容:一方面,江西是历史上“官本位”意识比较浓厚的地方。江右人重视“学而优则仕”,并不重商。经商者多为社会下层,实在没有办法才会去当商人。而且,一旦家境变好一些,还是以读书入仕为目标。长期以来,江右商人用赚来的钱回乡修谱建祠、购买田地、资助科举、兴办学堂、赈济族众以及捐纳功名、光宗耀祖等,而不是进行经营资本积累或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另一方面,小富即安、求稳怕冒险等中庸思想也使江右人在商业中不求上进,他们有点钱就过上小财主的日子,没想过也没有努力成为巨商。由于受“官本位”“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影响,江右商帮往往在竞争中丧失市场,最终走向衰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