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2010年1月,合肥供水集团提出了做用户“贴心小棉袄”的理念。
2015年3月,合肥供水集团提出了全面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简单化、信息化”建设目标,力图建立“可复制的”、具有合肥供水特色的供水管理新模式,树立全国水务行业新标杆。
七年来,合肥供水集团在战略设计、用户服务、标准化建设、水务科技、企业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实施了许多创新,积累了许多成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尤其是在企业文化方面,“贴心小棉袄,温暖你我他”已经成为合肥供水最靓丽的文化名片和最珍贵的企业品牌。合肥供水集团从“贴心小棉袄”的用户服务文化切入,通过持续变革与创新发展,在企业内部也养成了诸多新文化要素,比如制度和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追求真实、专业精神等。这些文化要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变革中成长,在员工中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指引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更好更快地前进,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但是,作为脱胎于传统行业的企业,与国内外许多市场化企业的发展业绩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要真正实现共同的目标,合肥供水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便是以“贴心小棉袄”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目前也有一些浮在面上、无法彻底与用户的需求、与员工的要求、与企业的成长需求相结合的问题。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先生认为,作为管理者,永远不要把文化变迁的念头放在第一位。你要想的第一件事情是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只有当你清楚了管理的问题时,你才可以问自己,文化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问题的解决。2016年4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刊载了一篇文章“问题没出在文化上”,作者杰伊·洛尔施和埃米莉·麦克塔格认为:“所有人都将文化视为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当组织陷入困境,解决的办法通常是修复文化”,“但我们采访的企业领导者——曾成功领导重要改革的现任和前任CEO称,文化不是让你修复的东西。在他们的经验中,文化改革应是实行新流程或结构(比如修改过时的战略或商业模式)应对业务挑战后得到的成果。你在做实事的同时,文化就演进了。”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在2017年的2月,利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之机,基于对过去、现实和未来的通盘思考,合肥供水集团又对企业成长的历程重新做了规划:
第一阶段:起飞前的准备阶段(2010年1月4日~2016年7月6日)。合肥供水集团完成了人事、机构、薪酬三项制度改革,服务理念不断升华,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经过几上几下、几年时间的打磨,在机构、人事、薪酬方面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彻底颠覆了合肥供水集团的历史,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阶段:奋力滑行阶段(2016年7月7日~企业上市)。作为企业上市前的准备阶段,关键在于梳理问题,找短板抓利润。目前合肥供水集团在思想建设、工程管理、贴心服务、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企业战略规划定位不清,服务意识不强,盈利意识不够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围绕企业战略近、中、远期规划,提升服务效能,增加企业利润等关键节点,破解发展之路,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做大做强等。
第三阶段:起飞阶段(企业上市~)。全面实现“可复制的”合肥供水新模式建设,把合肥供水打造成“一流产品、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品牌、一流效益”的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成为国内现代化的水务行业航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民族水务企业。
按照这个规划,合肥供水集团目前还仅处在“奋力滑行阶段”的初期。因此,在这本书中对前七年发展的描述,与其说是“总结”,不如说是“检讨”。检讨在战略目标上是否高瞻远瞩,检讨在标准化的科学管理上是否精益求精、检讨在用户服务方面是否脚踏实地,检讨在员工关怀上是否将心比心,检讨我们在企业文化上是否言行一致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合肥供水集团最需要做的,其实是把所有的过去全部抛在脑后,重新起步、重新出发。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重点探讨了卓越企业的五个方面,分别是:胆大包天的目标;像宗教一样的文化;多方尝试,保存有用的部分;自行培养的经理人;永远不够好。[1]下面,我们希望就这五个方面来描述怎样“做得不够好”和如何“做得更好”。
“胆大包天”的目标
《基业长青》描述了卓越的公司从事大胆、具有挑战性而且经常具有高风险的目标设计,并投入诸多努力的情形。作者认为,胆大包天的目标最直接的作用,是刺激全员持续取得进步。因此,“胆大包天的目标应该极为明确动人,需要的解释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解释。胆大包天的目标是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宣言。如果不能让大家活力四射,就根本不是胆大包天的目标”。实际上,我们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出过看起来“胆大包天”的目标。比如2010年的“贴心小棉袄”,2015年的“可复制的”具有合肥供水特色的供水管理新模式和全国水务行业新标杆,还有2017年的“国内现代化的水务行业航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民族水务企业”。在制定这些目标时,合肥供水集团也有过彷徨,甚至也遭到内外部的质疑,但合肥供水集团一路坚持下来了。而要真正最终实现这些“胆大包天”的目标,合肥供水集团认为最根本的问题,一是能力,二是意愿。从能力角度看,合肥供水集团需要真正具备达到目标的基本素质,比如最简单的,你的管理与别人相比是否更有效率?你的服务能力是否比别人更具市场竞争力?而意愿,则更多关乎有多少人愿意跟从合肥供水集团一路前行。也就是说,企业的目标如何能够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目标恰当地匹配,并且在前进过程中能够及时相互调适。这些因素,都将决定员工是否有意愿与合肥供水集团共同实现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吉姆·柯林斯的观点非常有道理:是目标自身能够成为激励员工进步的动力,而不是领袖自己。
像宗教一样的文化
吉姆·柯林斯解释“像宗教一样的文化”这个词时说,“只有相信公司核心理念的人,这些公司才是他们绝佳的工作场所;不符合公司理念的人,会像病毒一样被排除。”从字面上看,这句话说得似乎有些绝对了。但从我们“贴心小棉袄”多年磕磕绊绊、一路前行的实践过程看,其实此言非虚。看起来,一句话的分量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真正变成经营管理实践的一部分,扎扎实实地在实践中落实时就会发现,要真正建设一种文化,的确需要员工从内心深处对理念和相关行动的认同。如若不然,“异教徒”就会遍地都是。因为人是如此的复杂:“人是一个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动物,是一个在团体中能够传达交通的单位、一个传统绵延的保证者、一个充为合作团体中的劳作单位、一个留恋着过去和希望着将来的怪物。最后,靠着分工合作和预先准备所获得的闲暇和机会,他又享受着色、形、声等所造成的美感。”[2]从合肥供水集团公司的实践看,要真正创建“像宗教一样的文化”,需要做的起码有两个方面:一是持续地、扎实地将理念和经营管理实践紧密再紧密地结合,哪怕做事的人不知道我们的理念是什么,他通过自身的工作也能十分清晰地体会到;二是把文化的实践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结合起来。我们所说的切身利益,倒未必完全是物质层面的,而是指一个综合的激励机制。让遵从文化理念去行动的人,永远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激励,这是文化成为一种组织功能的根本前提。(www.xing528.com)
多方尝试,保存有用的部分
所谓“多方尝试,保存有用的部分”,是指“卓越公司通常有大量的行为和实验,这些实验经常都是未经计划、没有确定方向却能产生新颖和意外的进步之路,使卓越公司模仿生物物种的进化”。用书中引述的3M公司前CEO理查德·卡尔顿的话说就是:我们公司其实于无意中碰上了一些新产品,但是,千万别忘记,一定要行动,才能碰上!所以,《基业长青》这一章的题目是“择强汰弱”的进化。2010年以来合肥供水持续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择强汰弱”的过程,尽管具体做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刻意为之。实际上,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和机制,才将有能力的人选了出来,才将有激励作用的制度做了出来,才将服务更好的员工留下来、提拔起来,才将公司的品牌慢慢地凝聚了起来。包括这些年我们在二次供水、水质管理以及管理干部考核、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变革与探索,实际上也是一种经过“多方尝试”不断地“择强汰弱”的结果。当然,作为有远大理想的企业,“择强汰弱”依然是未来我们成长的根本途径。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的“强”?什么又是我们的“弱”?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并且一直在努力“补强”的一些领域,采取怎样的机制才能快速增强?同时,在制度上、人员上、机制上,我们需要掌握一种怎样的节奏,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持续进化?
自行培养的经理人
《基业长青》的研究结论是,卓越公司都是从内部提拔人才,“只有长时间浸淫在公司核心理念里的人才会升到高层”。这一点,倒是与合肥供水集团公司所作所为不谋而合。2010年的改革中,合肥供水集团大胆提拔了一批年轻人,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合肥供水集团实施的“比马赛马”机制、绩效考核的ABCD方法,以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都是希望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持续促进员工的进步,为公司的持续成长及未来的扩张培育足够多的人才。从合肥供水集团公司目前的情况看,要真正实现“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实现公司的远大目标,起码需要未来的经理人在三个方面持续进步:一是认同并谨遵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从内心深处将公司的文化理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当然,如果能够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阐发和延伸公司的理念,形成独特的领导力,则更是合肥供水集团乐见其成的;二是有事业心,有奋斗精神,以公司的事业为自身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契约化的经理人;三是有持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能力,并且能够将这种反思能力带给团队,即像沙因先生所说,他有“生存的焦虑和学习的焦虑”。[3]要想打造“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永续经营并保持基业长青,关键不在于现在的这一代领导者有多好,而是在于下一代、更下一代,他们的表现有多好。
永远不够好
《基业长青》中论述的最后一个卓越表现,就是“持续不断、一心一意追求自我改进的程序,目标是越做越好,永远追求更好。”“永远不够好”,说起来像一句苛求的话。但在激烈竞争的商场上,却又是一句至理名言。不管是从业绩上看,还是从企业的发展阶段看,知足容易导致自满,自满就容易减缓企业成长的步伐。在多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尽管时常能够感受到企业甚至某一位普通员工的进步,也常常为这种进步而欣喜,但合肥供水集团做得更多的,却是像“两提”——“我给领导提意见”、“我给领导打打分”这样的事情;合肥供水集团关心更多的,往往是用户怎样看到我们的服务?所以,找用户一起聊聊天,是我们常态化的一项工作。“永远不够好”,其实是为了更好,为了用户的更好,为了企业的更好,自然也是为了员工的更好。在持续进步的路上,合肥供水集团应该把“永远不够好”作为我们新的“理念”,像海尔所做的那样: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因为就‘成功’这两个字而言,在现实当中可能就是一个悖论。也就是说,企业如果觉得自己成功了,大概就离失败不远了。所以,在企业的字典里不应该有‘成功’这两个字”。[4]
总之,我们之所以将《基业长青》描述的五个“成功特质”作为一个论述框架,是因为它们像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描述的“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采取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创业精神、以人为本、价值驱动、坚守本业、精兵简政、宽严并济)一样,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而如果仔细研读我们又会发现,其实两本书的作者所总结的企业进步的路径,基本上是沿着“科学”与“人性”这两大主线展开的。
“人们建立了组织以放大自己的专业才能,通过它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丰富自己的生活,以及满足其他多种需要。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那些有着共同目标,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被吸引加入群体的个体组成了组织,而这些组织必须得到有效的管理”。[5]而纵观管理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管理一直沿着科学和人性两条主线逐步演进。一方面,管理需要持续地追求其科学价值,才能在效率和效果上达到更好;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以人为主体的,过度的效率,又实质上造成了对人的压迫,时常会遭到人性的抵制。而我们认为的先进管理理论与方法,或者是在科学上的进步,或者是在人性上的领先。毫无二致地,它们又都是在持续地向科学和人性的深处“进军”,力图为企业找到更好的管理模式,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福祉。
作为“后进”的、还需要持续学习和进步的企业,合肥供水集团愿意追随先进标杆企业的步伐,在科学与人性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为实现“可复制的”合肥供水管理模式,为光大“贴心小棉袄”的文化精神而奋力前行。
《老子》第六十四章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我们谨记,我们共勉。
[1]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2002年5月,第115页。
[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101页。
[3]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260页。
[4]胡泳、郝亚洲:《张瑞敏思考实录》,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