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廉之道:源头清洁,过程曲折磨砺

清廉之道:源头清洁,过程曲折磨砺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泉为廉洁之本,制水与供水的过程恰如廉洁建设的过程。防腐倡廉,要有清洁的源头,更要有过程中的曲折磨砺。立足源头引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廉’水来”。清浊之别初显露:“为官清廉洁如水,点点滴滴为人民”。清者自清见分晓:“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通过开展廉洁“五个一”系列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党性意识、廉洁意识和纪律意识。

清廉之道:源头清洁,过程曲折磨砺

清泉为廉洁之本,制水与供水的过程恰如廉洁建设的过程。防腐倡廉,要有清洁的源头,更要有过程中的曲折磨砺。

(1)源头。立足源头引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廉’水来”。来自巍巍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的圣洁之水,根正苗红,穿越历史烟云奔流而至,滋润庐州。合肥供水水源全部取自大别山优质原水,通过滁河干渠从上游淠史杭补水到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水库特殊的调蓄功能保证了较强的水源净化能力,原水水质优良,一直保持在国家二类水体标准。

引水如做人,清源方为本。廉洁建设中的“源”,既指个人在品德方面的修养和自我警示,也指组织层面在教育、制度等方面采取的预防措施。而“调蓄功能”,就是个人层面的“吾日三省吾身”和组织层面的持续教育和规范。

(2)反应池。分离打磨去糟粕:“清淤沉淀水质优,廉洁洗涤心灵美”。生产加工时,在原水进入回转式隔板反应池前,要加净水剂。这样,水流以一定的速度在隔板间流动,使原水中经混合反应后脱稳的颗粒结成良好的矾花,分离出细小微生物和其他杂质,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

“净水剂”就是廉洁建设中的思想理念。在廉洁建设中,我们要始终以思想教育和引导为基础,着力培育广大员工的道德平和廉洁理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拒腐防变意识。

(3)沉淀池。清浊之别初显露:“为官清廉洁如水,点点滴滴为人民”。初步分离的水进入沉淀池内,水中颗粒会慢慢沉于池底,定期排到污泥塘。和一般蓄水池不同,沉淀池用特殊工艺设计进一步处理杂质,依靠重力作用再次将部分絮凝颗粒从水中分离,可去除水中悬浮杂质。

廉洁建设中,制度设计后的关键在于执行。在他们的一切工作中,广大干部都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过滤池。细细甄别取精华:“欲水清者滤其浊,欲下廉者先其身”。沉淀池的水进入过滤池后,过滤池中有拦截杂质的滤料石英砂。同时,为了保证水质,每24小时必须进行一次反冲洗,以冲洗滤料表层滤下来的杂质。

正如反腐倡廉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监督,特别是通过强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形成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督制约体系。

(5)清水池。清者自清见分晓:“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经过过滤的水,在进入清水池前投加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然后进入清水池充分混合接触,经检测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后,再通过送水泵站输送到供水管网。

正如在反腐倡廉过程中,对腐败分子严加惩处、绝不姑息,大力营造弘扬正气、抵制腐败的社会氛围,让腐败无处遁形。

(6)供水管网。汩汩清流入万家:“廉帆高挂鹏程远,清风低回百姓安”。从制水厂进入管网的水,经过6667公里的奔流到百姓家时,还会经过106项的检测。在制水厂期间,每个步骤的前后都会有水质检测,每两小时也会进行检测。管网延伸过长时,还需在管网中途加氯、加压,以保证居民用水的绝对安全。通过供水管网的输送,来到百姓家中,水龙头一打开,就能用上优质水、放心水和幸福水。为人一身正气,制水一尘不染。绵延数千公里的供水管网,输送的不仅仅是汩汩清流,更是一股股的清风正气。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在理念提炼完毕后,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宣传合力,利用企业内部和各种宣传手段,如宣传橱窗、企业内部刊物、企业网站、企业文化活动等,把廉洁精神和理念深入到员工的心中,增强廉洁文化宣传的声势和效果。

自2012年开始,合肥供水集团组织“道德讲堂”活动,每月中旬定期开展“道德讲堂”,邀请身边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为全体员工做演讲,提高全体员工的道德素养,先后邀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万霞和“最美护士”童春香等先进人物到公司讲课,提高全体员工的道德素养。

2012年,合肥供水启动廉洁文化“五个一”系列活动,即开展一次廉洁文化书画展、举办一期廉洁文化“党员聊吧”活动、举办一次党员教育课、出刊一期廉洁文化宣传专栏、举办一次廉洁摄影比赛。通过开展廉洁“五个一”系列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党性意识、廉洁意识和纪律意识。与此同时,合肥供水结合“贴心小棉袄”志愿服务队每个周末进社区活动推进廉洁文化“五廉”建设。一是“唱廉”,广泛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社区“唱廉”,送文艺到社区,不断丰富“贴心”廉洁文化品牌;二是“思廉”,开展阅读廉洁书籍“思廉”,以廉洁文化活动室为载体,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学习廉洁书籍,常思己过,加强廉洁预防和防控能力;三是“宣廉”,深入广大职工内部和社区“宣廉”,宣传廉洁防控法律法规,增强职工群众的廉洁意识;四是“颂廉”,通过编排廉洁文化小品公益广告、书画等各类廉洁节目“颂廉”,展示廉洁文化建设成果;五是“学廉”,组织廉洁文化宣传骨干“学廉”,开展座谈会、学习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廉洁文化,丰富廉洁文化建设形式与内容,拓展工作成果。(www.xing528.com)

随着微信等移动网络手段的迅速普及,合肥供水很快利用这一新型交流工具,建立了“合肥供水”微信群,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同时建立了“合肥供水廉洁文化群”,及时发布国家、省市廉洁与反腐败信息,对管理人员廉洁建设适时提醒,进行“红脸出汗”式告诫。

在下属单位尤其是面向用户的一线单位,大家也围绕廉洁文化开展了各种活动。如二水厂开展了征集廉洁格言活动,质监站明确提出了质监目标,提炼了质监理念,营业中心大力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崇尚廉洁文化,营造廉洁氛围等。

埃德加·沙因先生认为,文化的产生基本上有三种来源:一是该组织创立者的信念价值观以及假设;二是群体成员在组织演变过程中的学习经历;三是由新成员和新领导者带来的新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当然,我们认为,从文化的一个单循环角度看,文化产生的基本逻辑应该是“领导的信念—组织成员的学习经历”这样一个基本过程。“创始人不仅选择了新群体的基本使命和运营环境,还选择了群体成员,并且在组织努力战胜环境、整合自身的过程中,塑造了群体成员的反应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由领导人提出的理念开始,但一种文化在组织中真正形成,一定需要经过一个实践化、组织化和群体化的过程,需要与经营管理的实践及群体的行为模式发生交互、碰撞、整合等。[5]

所以,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是首先一定要有理念作为指导,但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犯的一个最常见的错误恰恰与理念相关,就是往往止步于理念。只是宣传理念、背诵理念,员工出于个人“觉悟”去践行理念,企业在经营管理相关的实践中往往不愿意注意与理念的“匹配”。在合肥供水集团的廉洁文化建设中,他们充分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一直坚持通过企业整体的制度设计及其实施(本章前文)来促进廉洁文化理念的“落地”。在实践中,他们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和中心组理论学习研究课题,定期开展跟踪问效,发扬民主集中式讨论,更加明确发展方向,深化工作细节,为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他们极力将标准化建设与廉洁文化结合起来,所以在“党群标准化体系文件”中,他们特别制定了“廉洁文化建设管理程序”作为程序文件,“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办法”作为支持文件。

在“廉洁文化建设管理程序”中,他们将监察室作为主控部门,负责合肥供水廉洁文化建设工作,负责廉洁文化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组织开展合肥供水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将廉洁文化建设有机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并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督查考核制度。同时,各党(总)支部要“贯彻落实合肥供水集团关于廉洁文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开展对本单位、部门职工的教育活动,围绕行风效能建设,建立‘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干事有标准、过程有痕迹、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的管理模式”。程序文件还对具体的工作程序做了规划。

在“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办法”中,合肥供水集团对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机构建设、工作要求、廉洁文化建设内容、监督考评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值得关注的是,合肥供水并没有简单地将廉洁文化建设定义在“文化”自身上,而是希望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过程、企业的廉洁建设活动及其过程紧密结合。比如:“工作要求”第一条就指出,“廉洁文化建设要与集团公司廉洁建设紧密衔接,通过推行竞争上岗、不定期轮岗、民主测评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洁谈话、诫勉制度、奖惩考核等内部廉洁制度建设,以及通过面向社会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外部廉洁监督机制的完善,将廉洁思想融入企业的各项管理中,在合肥供水集团内外营造清廉的工作环境”。

用什么来证明廉洁文化是否形成了呢?高和气的一番话,道出了公司的真实情况:

“廉洁意识确实非常强,公司抓得很紧。现在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得想,这个是否经得起推敲。在工作实践中,大家的意识明显在转变和成型。过去做什么事情就说,‘某某做得好就给他做,某人做不好就不给他做’,但实际上仅凭主观判断,时间长了就很难说。但现在公司这些事情全都是公开的,该招投标就招投标,该上会的就上会。”

“拿我个人来说,我自己不去做这样(违纪)的事情。但我是管理者,如果廉洁意识不强会怎样?我想会直接影响下面的同事。那么多员工,万一哪个有私心就会出事。所以,廉洁意识很重要,而这种意识最主要是依靠制度来约束,制度确定下来了、制度实施了,大家的意识慢慢就形成了;反过来说,意识形成了,说明我们的制度也就升华了。”

[1]托马斯·唐纳森、托马斯·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647页。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9698页。

[3]迈克尔·G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343页。

[4]托马斯·唐纳森、托马斯·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6页。

[5]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1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