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牧草产业,必须增加研发投入,重点研发新型牧草产品,提高附加值。针对牧草收获、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大的问题,研究牧草干燥新技术。针对当前存在的干草在雨季不易调制的问题,要大力研究苜蓿青贮等新型草产品。针对牧草生产缺乏质量标准,牧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应加强牧草质量标准的研究,同时应用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实现牧草营养价值的快速评定以及牧草产品的快速现场交易。最后还需要加强牧草在草食家畜日粮中应用的研究,研发平衡日粮配方技术,实现草食家畜的饲养模式由“秸秆+精料”向“牧草+精料”的革命性转变。只有不断地进行研发,牧草产业才会有较高的利润,才能保证牧草产业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整个牧草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稳定发展的原则。根据内蒙古自然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的特点,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种、良种良法。在气候恶劣、退化沙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树立长期禁牧的观念,实施严格的禁牧制度,以自然恢复为主,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在退化、沙化草原可采取封育、切根、补播等多种改良技术措施,加快退化沙化草地治理,恢复草场植被;在立地条件和降雨条件较差的干旱半干旱草原,严格执行畜草平衡制度、划区轮牧制度、春季休牧制度,制定合理的载畜量,减轻放牧强度,以轻度放牧利用方式为主;在草原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土地和降雨条件较好的地区,培育打草场,实行“三年一休”或“二年一休”轮刈轮割制度;在利用立地条件相对优越,水资源丰富的已开垦地块,建立人工饲草地,采取小绿洲开发大,大生态保护的方法,起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作用;在水资源、土地、光热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农区,重点开展高产、优质、高效人工草地建设,形成牧草产业优势产区。积极利用退耕地、坡耕地、农闲地、和农田发展节水灌溉高产优质牧草基地。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优化种植结构,注重效益的原则。针对内蒙古人工草地面积小,人工牧草比例低、良种少、产量低的状况,要加快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鼓励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大力推广高产优质牧草新草品种,加强良种良法适用生产推广力度,优化草群结构,做到科学种植。切实加强测土配方、土地整理、节水灌溉、田间管理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水平。以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羊草、冰草等优势牧草为重点,稳定牧草种植面积。通过发展牧草产业,有效缓解内蒙古优质牧草短缺的困难局面。引导和帮助农牧民建立种草养畜的观念。要着眼牧草产业长远发展,统筹规划,加强引导,积极促进牧草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区牧草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是要坚持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通过发展牧草产业合作社、牧草种植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方式,加快推进牧草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牧草种植规模小而散问题。按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充分发挥成熟企业潜力,关注专业生产要点,全面推行牧草专业化生产管理,加强创新技术应用,促进牧草生产方式的转变,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高牧草产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强农牧民种植优质牧草的发展能力,鼓励企业与农牧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牧草产业链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农企一家、互利共赢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为牧草产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www.xing528.com)
四是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多元投入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合力作用,既要引导广大农牧民和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又要通过政策扶持,增强农牧民抗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牧草产业实现增长方式平稳转型。建立和扩宽牧草销售渠道,开拓牧草产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市场主体作用,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挖掘生产潜力,通过国家政策引导,鼓励配套整合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格局。
五是坚持促进生产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和谐共赢的原则。以国家、自治区牧草良种补贴和苜蓿发展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优质人工草地,做大做强牧草产业,有效解决草畜矛盾,减轻天然草原压力,改善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保障畜产品和生态安全,构建“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共赢局面,推进牧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