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牧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势。首先,是土地资源丰富,仅内蒙古地区草原总面积就有8666.7万hm2,其中可利用的就高达6818万hm2,这其中还未包括相当数量的坡耕地和中低产田。其次,我国还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优质牧草的品种资源。牧草具有生长期短、耐旱、节水、高产、高效的生产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北方各个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北方地区的草原植物种类近2500种,有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植物,它们以不同的生活型和旱生植物生态类型完好地适应着不同的生态环境。世界上被称为优质牧草“四大天王”的青储玉米、苜蓿、燕麦、冰草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够较好地生长。加上羊草、披碱草、无芒雀麦、草木樨等分布较广的优势牧草和饲用灌木柠条,牧草品种资源非常丰富。最后,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牧草种子是牧草生长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牧草种子是人工草地建植、草地改良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个牧草种子繁育场,但由于大部分繁育场的位置选择不合理,所生产的种子在产量和质量上都难以得到保证,到目前为止,保留下来进行种子生产的繁育场已为数不多。2000年开始,国家先后投资9亿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区用于牧草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促进了牧草种子产业的发展。部分公司也投资兴建了牧草种子生产企业,加快了牧草种业的发展。我国牧草种子年总产量目前为6万~9万t,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部分省市主要生产多花黑麦草和部分热带牧草种子,基本形成了吉林生产羊草,内蒙古、河北坝上生产无芒雀麦、老芒麦、冰草、新麦草,新疆生产苏丹草、披碱草、无芒雀麦等,宁夏生产苏丹草,甘肃生产高羊茅、披碱草等,青海生产燕麦、披碱草、老芒麦的格局。但总体生产水平比较低,平均种子产量在100~300kg/hm2。因此,加强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提高牧草种子生产水平迫在眉睫。
我国目前生产的牧草种子产量远远不能满足草地建设的需求,人工草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和大面积天然草地的改良均需要大量优质牧草种子。因此,改变我国牧草种子生产广种薄收、疏于管理的传统方式,借鉴国外牧草种子生产的经验,建立适宜于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的集中生产区,提高牧草种子产量,将是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牧草种子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
近10年来,国内开展了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对牧草种子生产田间管理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全面。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主要对高羊茅、无芒雀麦、冰草、结缕草、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猫尾草、新麦草等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国产牧草种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牧草种子有选择的地域性生产实验中,对高羊茅、无芒雀麦不同地域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及种子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东到西分别在辽宁大连、北京海淀、宁夏银川、甘肃酒泉、新疆阿拉尔5个不同地域建植高羊茅种子生产田。相关实验结果证明,牧草种子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除个别草种(如羊草、结缕草)外,大部分禾本科牧草在光照充足、干旱、有灌溉条件的新疆南北疆、河西走廊和黄河河套地区即可获得种子高产,这些地区将成为国际上第2个“禾本科牧草种子之都”。高羊茅种子产量高的地区应是光照充足,在开花成熟期处于晴朗的天气,温度适宜,日温差大,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这样有利于种子淀粉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在河北省丰宁县和沽源牧场和内蒙古宁城县开展了无芒雀麦不同地域种子产量和种子产量组分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试验区中无芒雀麦种子产量最高,达2941.7kg/hm2。在河北坝上对新麦草、蓝茎冰草和猫尾草进行了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种子产量和产量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均提高了新麦草、蓝茎冰草和猫尾草的生殖枝数、小穗数、小花数、种子数、千粒重,其种子产量均有所提高。施氮肥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明显提高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春季、秋季分施氮肥比秋季或春季单施更有利于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小穗数和种子数的增加。在河北丰宁对无芒雀麦、老芒麦、猫尾草、新麦草、冰草,在北京对高羊茅、冰草,进行了施肥对禾本科牧草的生殖发育及种子产量组分和种子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季和春季科学地施氮肥提高了种子产量构成各组分,最终提高了种子产量。适时适量灌溉可以提高牧草有效种子产量,在较为干旱地区进行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必须满足牧草生殖生长对水分的要求,灌溉有利于种子产量的提高。应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溉,以获得最高的种子产量。而不同牧草或同一种牧草在不同地区种子生产管理技术不完全一样,这与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牧草种类有关。火烧牧草种子田的残茬可以除去田间杂草、病虫害、消除残茬,使生殖枝数量增加,种子产量提高。种子收获后进行放牧、刈割和火烧都可以提高下茬高羊茅、黑麦草的种子产量。部分禾本科牧草可通过疏枝和果后残茬管理提高牧草种子产量。(www.xing528.com)
生长成熟的牧草产品多用于做牲畜饲料,食草牲畜的饲草料主要由天然牧草、人工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少量的精饲料构成。天然牧草生产方面,由于内蒙古草原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草原,降雨量偏少和无霜期较短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天然草场生物群落相对较少,产草量较低和草原生态脆弱的特征。长期以来,草原畜牧业主要以利用天然草场为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变化,人口增加,传统草原畜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超载过牧等因素,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草原沙化、退化形势严峻。
人工牧草生产方面,目前内蒙古牧草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不能有效支撑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天然草原资源发展草原畜牧业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思想认识的限制,内蒙古人工草地建设、种植技术和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优质牧草种子匮乏,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草原畜牧业建设的时代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由于受到国内人口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中国在未来仍需要进口国外牧草,特别是优质的牧草。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发展振兴苜蓿牧草产业,但是我国出产的牧草质量还达不到高产奶牛的需要。国内牛奶产量增速较快,国内牧草产业短期内无法满足,这大大地刺激优质牧草进口需求。
自然环境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成为牧草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点,这使得草原畜牧业长期缺草,牧草产业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总体偏低,草原畜牧业对草原生态的巨大压力没有根本改变,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和建设草原,促进牧草产业发展,实现草原畜牧业加快转变生态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