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鼓励各区域构建特色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各类园区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一到两个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加快各类创新资源专业化集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二是建设跨区域协同创新组织和平台。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历史性契机,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研究,三地联合制定跨区域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共同建设国际化科技创新湾区。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基本范式。经过多年积累,珠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区域之间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市场化程度不一样,创新环境还存在明显“位势差”,创新交互方式仍然是处在较低层次的点对点方式,即单个企业、单个高校、单个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一对一合作,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水平低。在未来,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以建成“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为目标,自创区内各地市的所有创新主体都将被纳入该体系中,现存的区域间临时性、对话性、点对点科技合作将转变为制度性、系统性的多方协同交互式创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协同创新。

一是把握区域特色创新“小气候”。鼓励各区域构建特色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各类园区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一到两个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加快各类创新资源专业化集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如,广州作为中心城市要加强规划设计,发挥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争取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基础平台,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中山要利用产业资源深厚的优势,着力打造珠三角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心、珠江西岸创新创业高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带新引擎。佛山要将3D打印、机器人生产制造、“互联网+工业”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做为发展重点,加速建成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基地

二是建设跨区域协同创新组织和平台。在国家统一战略规划部署下,充分发挥珠三角区位优势,探索国际创新资源融合机制,建成包括各种线上线下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服务大市场、跨区域企业间建立的合作组织及各类市场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内的一体化、开放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历史性契机,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研究,三地联合制定跨区域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共同建设国际化科技创新湾区。(www.xing528.com)

三是构建一个开放式组织网络。以自创区、高新区建设为依托,加强要素整合和资源协调。在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的基础上,加快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探索创新要素一体化统筹新模式,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资源配置效能。在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路线选择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宏观政策上提供引导,使珠三角创新一体化空间格局由“组团式空间结构”往“网络化创新湾区”方向升级,使人流、物流、信息流以“湾区”为核心加速流动和重新配置,依托粤港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建设,以深圳南山区、深圳大沙河创新区、东莞松山湖、惠州潼湖、广州科学城、广州天河区、佛山金融高新区、中山翠亨区、江门珠西创城、珠海大学城为核心载体,构建纵贯珠三角东西两岸的“创新廊带”。

四是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营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通过创新主体间的合作研发、人员流动、技术转让等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知识的高效交互与集成共享,强化自创区9市内在经济联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一体化建设。按照打造世界级创新区的要求,加快提升自创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要科学确定城市边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和空间结构,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空间分布、陆海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内对外开放,引领自创区内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