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在构成要素、运行机制、作用过程等方面都具有生态属性,其与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似性对比参见表1-1。因此,与传统生态学概念类似,创新生态中的各组成部分也可大致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类,它们分别指代创新生态中的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
表1-1 创新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对比
(续表)
(一)创新主体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这定义显然过于狭窄。事实上,凡是具有创新能力并实际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或组织都可作为创新主体。创新主体作为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最基本要素,主要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www.xing528.com)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天然的逐利性使其对创新有着更强的积极性。从历史角度来看,许多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创新几乎都是从企业中产生的,比如汽车界的福特、计算机界的微软等等。在利益需求的驱动下,企业重视研究技术发展动态和收集科技创新信息,重视与高校和研发机构的合作创新,重视对前沿技术的研发与模仿,成为最富活力和生命力的创新组织。企业是创新、技术扩散和技术变迁的中心,它通过创新、生产和推广,使新技术得以发明和应用,创新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对利润的追求成为企业创新的源动力,而科技成果市场实现带来的超额利润成为其进行新一轮创新的驱动力。
与企业既参与创新生产也进行创新产品消费不同,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创新活动中是单纯的生产者。高校与科研机构汇聚了多学科创新人才,具有综合、宽松的研究环境,主要从事基础性、前瞻性、公共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是一个国家进行基础研究的主要阵地,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知识来源。
(二)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对整个创新生态的良性运转起到支撑作用,是促进创新效率改善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凡是与创新活动有关联的要素都可以包括在区域创新环境中,这其中既包括了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作用网络,也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环境条件。从为创新主体服务的角度来看,创新环境可分为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及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资料、数据库、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和基础条件,这些基础设施在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基本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通过使创新主体以及各类知识和实物能够高效传递和快速流动促进创新交互,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创新基础设施是整个创新环境的“脸面”,创新人才、投资者等在进行决策时最先考虑的就是创新基础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先进。
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专利、信息等,是创新活动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创新基础设施不同,创新资源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激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导致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创新资源不仅可以在区域创新生态中流动,还可以跨生态系统流动。要保持区域创新生态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就必须保持创新环境吸引力,将创新资源留在区域创新生态中。
创新激励机制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与服务等激励约束体系的统称,主要由政府与中介提供。这一机制是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运转的保障,可细分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和服务机制。调控机制决定了创新生态发展的总方向。协同创新系统中的调控机制可看作一个不断循环的负反馈回路调控。创新主体首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运用已有资源和必要的活动策略去努力实现目标,在朝着目标努力过程中,不间断地监控协同系统运作情况,如果发现了运作异常或者目标偏离,马上及时进行矫正。调控机制的正常运行可使协同创新系统更具灵活性,在面对资源环境变化时也能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关系和有效竞争推动创新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主体的最终诉求与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企业要维持市场地位就必须不断革新技术,这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自身的技术创新,也要重视对其他创新主体成果的采用。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和消费者共同组成了成果转让市场体系,在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市场竞争。服务机制是指创新中介机构在促进创新成果扩散方面为供求双方提供传播、咨询等服务。对中小企业而言,服务机制一方面提供了创新转移信息渠道,一方面也解决了其在实施技术创新时需要配套技术和人才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