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连平现有的基础条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围绕我县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是通过抓生态工程、生态产业、生态品牌来发展生态经济。
1.建设生态工程。
(1)农业生态工程:要在农业综合开发中,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化,使现代农业与生态形农业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使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实施10项工程:①以推广良种良法为主的生态粮食工程。2005年全县优质稻面积达22.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0%以上。②以种植桃、李、梅为主的生态水果工程。到2005年新种植优质水果5万亩,全县水果总量达10万吨。③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生态菜篮工程。到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生产蔬菜13万吨。④以种植厚朴、杜仲、银杏、板蓝根为主的生态药材工程。要巩固和发展现有的8个连片上百亩的厚朴、杜仲生产基地,新发展万亩银杏、千亩板蓝根生产基地,争取在2005年将我县建成南药生产基地。⑤以改良养殖品种为主的生态养殖工程。主要是推广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南德文”杂交肉牛、河鲣等优质品种。到2005年全县生猪出栏量达16.5万头,肉牛出栏量1.4万头,三鸟出栏量160万只,水产品5.8万吨。⑥以提高森林三大效益为主的生态林业工程。到2005年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5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⑦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生态特产工程。⑧以抗旱防洪为主的生态水电工程。主要是抓好现有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及续建配套;积极发展具有抗旱护洪功能的综合生态水电工程;新增农田灌溉面积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6万亩,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⑨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治理工程。通过综合整治开发,使县内河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面水Ⅱ类标准以上,每一小河流域山、水、田、林、路的治理率达50%以上,体现固土保水效益和生态效益。⑩以农房改造为主的生态新村工程,建设文明、富裕、美好的生态新农村。
(2)工业生态工程:要着重实施生物制药、生物基因等高科技工程,如利用中草药资源发展中药制剂业,利用土特产资源发展食品加工业等等,要鼓励发展无污染工业,禁止污染环境的企业上马。要积极推广耗能耗物小、污染排放量少的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并提高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0%,工业废气处理率达8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达75%。
(3)城镇生态工程:要应用生态学的理论进行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并使城镇结构合理,市政功能协调。要高标准建设好城镇绿化带,使县城及忠信等镇成为各具特色的园林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要抓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城镇环境分区目标管理,抓紧建设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场,彻底消除脏、乱、差,真正实现净、绿、美,“三废”处理率达95%以上。要加强城镇监测,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优势标准,空气质量状况优质。同时,培育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载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自然生态工程:要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保护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尤其加强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保护。要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对公路、河渠、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计划建设3个县级、2个省级、申报1个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并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节约型运转机制,有效地开发多种再生资源。
2.兴办生态产业。
(1)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开发农业。要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应用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结合农业生态各项工程,着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跳出常规农业圈子,切实搞好农业综合开发。要调整农经比例,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大蒜、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要利用山地多重点发展林、果、竹和药材生产,发展以山地养鸡和养猪为主的禽畜业,并利用水面发展养鳗鱼、河铿为主的水产养殖业。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水产业在农业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同时推广立体式种养、温室养殖、无土栽培等新技术,使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利用、重复利用,体现农业高质、高产、高效,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2)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兴办工业。要以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环境破坏为前提,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企业改组和技术改造,改变过量消耗资源的工业产业结构,节能降耗,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要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发展以资源开发的水电业、矿产行业和森工行业、建材行业、制药(中草药)工业及纯净水系列、钙系列保健品,着力发展以农产加工为主的水果、大蒜、花生等土特产品加工业,兴建年吞吐量1万吨的优质米加工基地,延长绿色产业链条。大力引进外资,兴办环保型、无污染的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全县工业整体素质,逐步形成连平县优质、低耗、高效的工业体系。(www.xing528.com)
(3)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要充分利用连平县山清水秀美如画的自然景观和客家人的民情风俗,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抓紧开发东莞葡萄园等生态旅游景点,计划建设集生态休闲娱乐及生态资源保护于一体的75000亩的森林公园,尽快把2万亩的马鞍塘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建设成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园,并把105国道连平段建成“立体绿色长廊”。同时建设一些人文景观,逐步形成多元化生态旅游产业。
3.创立生态品牌。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产业日趋盛行,因此,连平县必须打“绿色”牌,走“绿色”路,着力发展具有自然无污染、天然无公害特点的绿色食品,逐步形成九连山绿色品牌。
首先是建立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农村是绿色食品生产的第一车间,农民是绿色食品第一生产者,农民的积极参与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因素。要大力宣传、动员、引导千家万户种养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使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变为发展绿色食品的实际行动,从而为绿色食品的加工业兴起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
其次是办好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一方面,利用现有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如广东盖世宝有限公司的钙系列产品,九连山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的系列产品,绿华公司“绿福达”绿色食品,广顺发凉果厂的系列产品,忠信食品厂的蒜、葱加工系列产品,等等,都可以进一步加以开发。另一方面,适应市场需求组建新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如九连山优质大米加工企业,忠信火蒜、忠信花生等土特产品加工企业,还可以发展一些小型的酒类、饮料、蜂产品、豆制品等加工企业。
第三是搞活绿色食品流通渠道。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和农户。因而,要改变官办经营模式,妥善处理好市场、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关系,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唱主角,政府职能部门当好配角。如,可以让企业与基地、农户实行资产联结,成为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经济组织,使农户、基地在获得第一产业收益时,再参与企业的收益分红。如此,就能使连平的绿色品牌开源畅流,占有市场份额,产生经济效益。
4.发展生态经济。
在实际工作中,发展生态经济要力求做到“三结合”:一是发展生态经济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不断增大生态经济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品率、转化率及市场占有率,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使绿色产品成为连平县的特色品牌,使绿色产业成为我县的主要行业,逐步使生态经济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二是发展生态经济与脱贫奔康工作相结合。我县脱贫奔康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脱贫奔康目标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只有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才能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必须把发展生态经济贯穿于脱贫奔康的全部工作,使之相互促进,体现生态效益,以加快脱贫奔康进程。三是发展生态经济与实现“十五”计划相结合。连平县在“十五”期间要保持年递增13.2%的增长速度,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6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2.2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72亿元,年递增17%,农业总产值11.51亿元,年递增7.5%,农村年人均收入4800元,也只有把生态县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经济建设的工作重点,才能推动连平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业全面进步,如期实现我县“十五”计划经济和社会进步各项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