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基本上都经过相对无序的工业化的分散发展后,才达到集中发展的城市化。应该说,工业化是城市化必经之路,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条件下,更是必须经过工业化发展阶段后,才能进入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化。但是,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与以往不同的跳跃式、跨越式快速发展的新特点,呈现出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三化”并举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使我们可以超越先有工业化后有城市化的发展模式,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此外,从我国的情况看,一些地方走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结果出现工业化发展迅速而城市化相对滞后的等问题。这种状况常常导致非城市化的工业化,即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呈现出与一般国家工业化“大城市倾向”相反的“村镇倾向”,不仅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也造成城镇建设投资分散、资源利用效率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城市中心功能不突出等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导致非城市化的非农化,即虽然农村工业已很发达,但是农民仍然“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大量人口聚居在农村地区,城市规模不足,既制约了产业升级,也影响城市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的发挥。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先搞工业化,后搞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结果。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借鉴国内一些地方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觉得三水市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尽管经济相对落后,但也有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扎实,具备跨越式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所以,我们强调要创造性地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规划建设中突出超前意识,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一是在城市化发展战略上,跨越城乡一体化模式,走城市集中发展的路子。传统的城乡一体化思想,过分强调小城镇同步建设,齐头并进;农村工业遍地开花,常常造成财力、物力、人力分散,导致重复建设严重和资源浪费。跨越式发展模式强调突出城市中心地位,强化中心功能,形成以中心辐射区域,区域为中心服务的互动态势。我们重新确立了城市的中心和次中心,把市委、市政府驻地的西南镇作为城市的中心,把具有一定规模、旅游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为省小城镇综合试点的芦苞镇和工业比较发达、规划中的珠三角交通要道出入口的乐平镇作为次中心,其他镇(区、街道)作为为中心发展服务配套的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基地。集中财力、物力用于中心城区的市政、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其聚集力和辐射力,加快其他村镇人口向两个中心聚集,迅速扩大城市规模。
二是在城乡工业发展模式上,跨越遍地开花、村村冒烟的模式,走工业园区连片开发的路子。“八五”时期,我市曾进行了沿江、沿路开发,造成“马路经济”遍地开花,规模不足,效益低下,导致资源浪费和城市管理困难。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把农村工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产业发展的全市统一布局,大力推行工业园区连片开发,每个镇(区、街道)建立一个或几个园区,作为城镇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提高工业发展和村镇建设水平。目前,我市工业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农村工业产值的60%以上。(www.xing528.com)
三是在城市建设资金筹措上,跨越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传统观念,走“以地建城,以城养城”的“经营城市”的路子。我们学习借鉴大连、莱州的经验,把城市作为最宝贵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将经营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城市资产经营,增加城市的建设资金,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我们成立了市土地储备中心,统一管理中心城区规划的商住用地。对开发用地根据市城建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报市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统一实行招标拍卖出让,收回资金用于城市建设。通过出让冠名权等无形资产建设城市道路、城市广场等基础设施。通过招投标,把城市园林绿化、环卫推向市场,吸收社会资金进行城市管道煤气等公共事业建设。从1993年撤县设市以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共投入近6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从而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提高了城市发展水平。
四是在城市发展动力上,跨越单纯依靠经济带动城市发展的传统思维,确立依靠经济、文化两轮并驱的城市发展路子。传统的城市发展观片面强调依靠经济增长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教育、体育、物流、饮食等业已成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城市发展动力。所以,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十分注意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推动城市化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对外影响力。1999年在北江建设起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观龙楼,举办了'99中国三水“健力宝杯”国际龙舟争霸赛,2000年又举办了中国三水“健力宝杯”第一届国际龙狮锦标赛。两大国际赛事,现场观众都达2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广东省电视台也进行直播,开创了小市办大赛的先河,大大提高了三水市在世界的知名度。我们还积极推行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把教育作为一大产业来发展,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办学,兴建了一批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加强学校的联合,提高办学质量,今年又把西南中心小学、三水中学初中部改为公办民助学校,大大提高了教育水平。全市有3所学校被评为省一级学校,高考入线率连续三年名列佛山市前茅。去年,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建成开学,2005年在校学生将达到10000人,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随着城市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水的人居环境越来越舒适,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形成了巨大的聚集效应,吸引了大批广州、佛山、南海的城市人到三水居住、生活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