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和21世纪相交,就像两把世纪宝剑的尖锋相交,激荡起剑光一样,这是一个充满着神奇的尖锋时刻。
1997~2001的跨世纪时期,国际和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热度高涨,我国加入WTO;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法制化、秩序化和规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加速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步伐;随着香港回归,必将推动港、珠、澳、赣区域经济合作;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和信息技术和广泛运用,开辟了农业科技革命的新纪元;农业产业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催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等。这些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外部环境因素极大影响和改变1997年以后的干部培训运作模式,进一步向后现代模式转变:即培训再不是培训方单方面的事情,而要与对人才或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方面的需求的接收方(社会行政、事业和企业)建立互动协调的均衡机制,把培训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开发区域所需求的项目合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质上,培训方只是培训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职业子系统,必须与农业经济运作子系统和农业政策宏观调控子系统建立互动协调的关系,才能在这三个子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中获得有效信息和物质能量的补充,也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1997年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聚焦到两点,是最能影响和改变干部培训运作模式因素的:第一,经济全球化。无疑,经济全球化带来流通、技术、资金、信息、思想、商品、服务、文化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使中国成为亚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卫星通讯了解世界事务,因特网、文化思想、价值观的传播,促进民主化进程。以技术为主导的白领经济的生产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中国人的总体素质和竞争力,重新安排工作岗位、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谋求权力向提高素质竞争能力方向转变,导致在经济资源分配机制上削弱和清除腐败的根源。数字全球化和网络的四通八达将促进中国更加开放,更加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办事。信息技术模糊产业界限(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将更加提高中国产业整体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素质和适应性为两根杠杆撬动竞争力为标志的新经济形态,编织在用信息技术和高新科技为两根垂直轴线的经济网络中,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以运用权力行政级数分配资源和收入的机制,动摇了中国传统经济社会遗留下来的权力异化所造成的不平等分配的社会基础,将会有利于沿着铲除和摧毁形成腐败源泉的基石的方向发展。这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或者叫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全球化推动富国与穷国的差距拉大,跨国公司的规模、市场、资金、技术、信息统治世界经济,而穷国却只能出卖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跨国经济网络突破了国界、市场,以其强大的垄断实力大举“入侵”本来属于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地。对当前及未来历史大变动、大发展、大转折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的国情、长短及走向要有充分的把握,要有宽大的胸怀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第二,新科学技术革命。跨世纪时期科学技术领域来了一场突变性的革命。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面世,这个生物技术突破性的成果伴随信息技术,类似于物理学主宰的20世纪一样,主宰着21世纪。有学者认为,人类基因组工程,有如19世纪末发现元素周期表为20世纪作好储备,使化学工业、量子力学理论等各个领域出现了大发展一样,人类基因组工程将为21世纪的发展作好准备。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类似黄页电话号码的东西,它能让我们知道每个基因发挥的作用:确定每个基因发挥作用的一种办法是把它的化学符号排列的顺序与诸如酵母菌等比较简单的微生物的基因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对比将能够表明某个基因构成神经化学接收器;确定某个基因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办法——找出它制造什么蛋白质以及这种蛋白质的形状像什么。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密切结合和广泛应用,21世纪的农业概念将会与20世纪的农业概念完全不同。(www.xing528.com)
因此,培训目标决策方向的选择,应该是使被培训者充分认清两个世纪之交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和科技革命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时,要站在国际市场和新科技革命前沿阵地的制高点上,发挥区域经济的禀赋优势,利用生产要素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效合作,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向成熟完善方向发展,创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享新科技革命成果,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的扩张力和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