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开始,由IP开发及运营带来的内容产业生产及运作模式,经不断发展、沉淀至今,已经为内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可以容纳海量内容的视频平台、可以聚拢无数流量的社交平台、无处不在的智能移动端、时刻不忘聚拢围观的明星粉、二次元粉、网文粉等,都成为内容产业中内容生产方式必须不断前行的动力,而围绕IP概念在短短几年中所产生的新的内容观、内容生产策略、内容运营观等,已经对当前的娱乐内容、营销传播内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2016年到2017年,“IP热已经过去了”“IP失效”的声音开始渐渐出现,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后,IP概念在媒体中的热度迅速回落,资本热度也明显回落,凡IP作品市场与预期有落差,则归咎于IP无用。在此现象之下,IP发展进入了调整期。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从内容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IP热度的回落,破灭的是“IP的神话”,是来自投资的盲目狂热,但是所沉淀下来的,则是那些更为宝贵的财富,是业界在内容生产上的执着精耕与探索前行。
在精耕式的IP开发、运营中,需要对内容产业的整体、真实状态拥有更多的了解,而中国传媒大学IP跨界传播研究中心站在内容行业发展的角度,面向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广泛收集影视、动漫、游戏、粉丝等数据,对2017—2018年国内IP展的状态做出了细致的梳理。(www.xing528.com)
报告显示,2017年IP产业发展仍呈现出了一轮精彩。IP剧与IP电影,为流量与票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内容的开发路径愈发清晰,IP源头趋向多元;IP的粉丝养成机制也处在初建状态,内容变现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进入2017年,IP产业在经历了热度回落和几年的探索期后,发展愈加趋于冷静和理性。在内容生产和运营上逐渐步入精耕细作阶段,落实“精品化”所需的专业性正在获得尊重,整个行业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和成熟的走向;而理性和精耕也开始作为IP产业发展中延续主题,面对着更加冷静的投资方。从追逐“流量爆款”到探索“IP精品化”;从简单粗暴的版权分割到全产业链的规划性运作;从单一的一次性开发到IP的精耕细作精细化运营,IP孵化运营正在逐渐步入正轨并在泛娱乐行业中广泛地积累经验。
本书上篇即本报告的主要内容,针对报告中的数据表格及问题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文字说明(文字说明中为保持与调查报告的一致性,直接延用了调查中的习惯用词,如“TOP”“国民艺人”等),全面呈现了2017—2018年国内IP发展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