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决策是指按照既定的目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估算和判断,比较各种备选方案并从中选优的过程。
成本决策不仅是成本管理的重要职能,还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成本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的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的余额,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降低成本就成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成本越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成本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差。成本决策不仅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企业适应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必然要求。成本决策不仅是企业短期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长期经济决策的重要内容,如厂址的选择、新建与扩建,国内自制与国外引进等项目的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在降低企业产品成本上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设计阶段对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二是合理组织生产;三是采取节约费用的措施。设计阶段的成本决策是十分重要的,有关资料表明:产品成本的70%左右是设计研制阶段确定的,产品投产后再要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就比较困难,除非更改设计。产品设计出来后,如何合理组织生产,对于降低产品成本同样有着很大的关系。如生产批量的大小,原材料的综合利用,零部件的加工顺序,厂内运输线路的合理安排等,对产品成本的高低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节约各种费用,尤其是一些数额较大的费用支出,如外购零部件的支出、利息支出、人工费用支出等,也是降低成本的一条途径。
成本决策的类型有:确定型、非确定型和随机型。成本决策的方法有定量决策方法和定性决策方法两种。成本决策的内容包括:产品成本决策、质量成本决策等。
(一)成本决策的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成本决策的目标就是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耗费水平达到最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大。这是成本决策的总体目标。在某一具体问题上,可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但总的原则必须是兼顾企业目前与长远的利益,并且要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实现。
2.广泛收集资料
确定成本决策目标后,应收集与进行该成本决策有关的所有成本资料以及其他资料。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是决策是否可靠的基础。因此,收集的资料要求全面、客观、准确,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有效性,避免错误决策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拟定可行性方案(www.xing528.com)
成本决策的可行性方案是指保证成本决策目标实现,具备实施条件的具体措施。进行成本决策,应充分拟定多个可行性方案,才能从比较中择优。因此,一个成功的决策应该有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可行性方案作为保证。在拟订方案时,要注意方案的全面完整性,也要关注方案之间的互斥性,全面准确地拟定出各种可行性方案。
4.做出最优决策
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各种可行性方案在分析比较后进行筛选,最后得到一个最优的方案。方案选定后即可实施,对实施的方案还要根据实际发展进程和行动方案的比较,评价决策的质量,以便改进后续决策。
以上四个阶段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不是一次顺序完成的,下一个阶段常需返回到上一个阶段。例如,拟定可行性方案时发现资料不充分,便要再收集资料;选择最优方案时发现原设计方案不够理想,还要再修改、补充方案。
(二)成本决策的方法
1.确定型成本决策
所谓确定型成本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决策的成本问题的未来发展有十分清楚的了解,其有关条件都能准确地列举,每种决策只可能有一种后果。因此这类决策过程并不复杂,只需从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关确定型成本决策常常被运用,如设备的更新决策、零部件的自制或外购决策、生产规模的决策以及产品设计和组织生产方面的成本决策等。
2.风险型成本决策
所谓风险型成本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未来的成本情况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可判明其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这类决策一般运用概率统计的原理进行分析,以最低期望成本作为决策准则。在风险型决策中,决策树技术被广泛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