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是参加企业生产经营周转的,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合理安排和有效运用流动资产对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学地安排流动资产投资,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增加企业收益。
(一)流动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流动资产的管理除要做好日常安全性、完整性的管理以外,还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决定流动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以及这些流动资产的筹资方式。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其收益性就越差;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易变现资产所占比例越大,现金短缺风险就越小,但收益率就越低;同样,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企业各项债务的偿还期越长,没有现金偿债的风险越小,企业的利润可能越少。流动资产管理要求如下:
(1)认真分析,正确预测流动资产的需用量。
(2)合理筹集,及时供应所需的流动资产。
(3)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尽量控制流动资产的占用数量。
(4)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速流动资产的周转。
(二)货币资产的管理
货币资产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产,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拥有足够的货币资产对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金之于企业,犹如润滑油之于机器,如果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它可能会面临周转不灵的威胁,甚至会宣告破产。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资产的流动性与获利能力之间做出选择,既能保证正常的现金支付需要,又不闲置较多的现金,以获得最大的长期利润。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将一定的现金投资于“类现金”资产。“类现金”主要指在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定期存款和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价证券。这些资产既能产生一定的收益又易于转换为现金。
现金余额水平的确定是现金管理的关键。影响现金余额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预期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可能偏离、重要的临时性支出、企业未清偿债务的到期情况、企业应付紧急情况的借款能力、管理人员对现金短缺的基本态度、企业控制现金的效率等。
(三)债权资产的管理
债权资产是企业在销售过程或其他业务中投放出去的应收款,主要是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任何资金效益,但应收账款具有增加销售和减少存货的功能。
企业在应收账款上占用资金,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应收账款的成本主要有: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等。提供信用条件,增加应收账款,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从而增加利润,但同时又会增加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成本,增加管理费用和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是在提供信用所增加的利润和成本之间权衡,只要利润大于成本,就可放宽信用条件,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是制定一个适合本企业的商业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等部分。
1.信用标准及其确定
信用标准指客户获得企业的商业信用应具备的条件。企业信用标准决定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如果企业信用标准较严,只对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的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则企业应收账款质量高,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小,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低。但另一方面,又将丧失一部分信用较差的客户的销售收入和从这部分收入中带来的利润。如果企业信用标准较松,对信誉卓著、一般、较差的客户都提供信用,则销售收入增加,利润也增加;但应收账款质量降低,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增大,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也增加。所以信用标准的制定,应在信用标准所能带来的利润及成本之间权衡利弊得失后进行决策。
制定信用标准,目的在于作为指导企业商业信用业务的参考依据。而在具体的业务过程中,对某一特定的顾客究竟是否提供商业信用,关键还在于对该顾客的信用状况做全面的评价。对于老顾客,如果已有了基本的信用评价,那么日常的工作就是根据掌握的最新资料来观察其信用状况的变化趋势;而对于新顾客,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办法给予全面的信用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新顾客是否会有坏账风险或延迟支付货款的可能。一般说来,对有坏账风险的顾客不应该给予任何商业信用,而对可能延迟付款的顾客,则可提出较苛刻的信用条件,并给予较少的商业信用。
信用评价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这五个方面是: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条件(Condition),称为“五C”系统。
(1)品质。品质是指客户愿意如期履行其付款义务的可能性,是评估客户信用品质的首要因素。因为客户是否愿意在货款到期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偿付货款,直接决定着应付账款的收回速度和数量。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客户过去付款的一贯做法,以及客户与其他企业关系是否良好,来评价客户的品质。
(2)能力。能力是客户偿付货款的能力,即客户流动资产的数量、质量以及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高低。企业可以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并对客户进行实地调查、观察等,分析客户资产流动性,对客户能力做出判断。
(3)资本。资本是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分析判断。
(4)抵押。抵押是指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如对客户的信用状况有争议,或是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不了解,但客户能够提供足够的抵押品时,企业也可以向其提供信用。当货款到期,客户不能付款时,便可以变卖抵押品抵补货款。
(5)条件。条件是指经济环境对客户付款能力的影响。企业可通过了解客户在过去类似条件下的付款表现做出判断。
对客户的信用分析和评价可以用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定量的方法。定量方法主要是将信用评价的内容细分为若干指标,并赋予每个指标分值,在分析客户资料的基础上对每个指标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反映客户的信用水平。
确定了客户的信用状况后,企业应该根据产品销售和资金情况,制定一个可以给予客户赊销的最低标准。例如,三级以上的客户可以提供赊销。或者在企业销售时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对第一级别客户给予优惠的信用条件,每年只需审查一次就可以了;第二级别客户可考虑赊销限额,每隔半年审查其信用状况;第三级别客户则需每隔三个月审查其信用状况,信用条件较为严格;第四级别客户须提供抵押,才给予信用;第五级别客户只能按照现金付款条件进行购货。
2.信用条件及其选择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规定顾客的最长付款期限;折扣期限是规定顾客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期限;现金折扣是顾客在折扣期内付款时给予的优惠。
(1)信用期限的制定。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信用期限长,可以扩大销售,增加收益,产生有利影响。但相应地,应收账款资金占用、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增加,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企业应通过分析改变现行期限对收入成本的影响,确定恰当的信用期限。(www.xing528.com)
确定信用期限时主要考虑延长或缩短信用期限的成本和效益,比较各种期限的得失,选出一个成本最小或效益最大的合理的信用期限。
首先计算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收益,然后计算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应收账款的成本,最后将收益和成本相比较,并做出判断。
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收益=销售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应收账款的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增加
其中: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有资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率
延长信用期限的净损益=延长期限增加的收益-延长期限增加的应收账款成本
延长信用期限的净损益大于零则选择信用期较长的信用条件;反之,选择信用期较短的信用条件。
(2)现金折扣的确定。现金折扣的优惠实际上是产品售价的扣减,企业是否愿意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考虑的是提供折扣后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以此作为选择依据。
需要指出,制定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必须联系存货管理和现金管理共同考虑。在生产进度既定的情况下,商业信用政策通过影响销售量而间接影响存货量。存货过多,超出了正常范围,就会增加存货成本;而若商业信用政策过宽,销售需求超过企业可供销售的存货量,出现脱销情况,就会丧失应该得到的利润。所以,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的制定,必须连同存货政策一并考虑。同样道理,商业信用政策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所以,也必须系统地考虑现金政策。此外,在非常情况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可以制定特殊的商业信用政策。例如,在新产品或滞销产品的推销过程中,可以给予更优惠的信用条件;在银根紧缩,客户资金周转困难,而本企业资金尚充裕的情况下,为了积极扩大销售,可以进一步延长信用期限;如果企业的生产是均衡的,但其产品的消费具有季节差异,为了扩大消费淡季的销售量,也可考虑在不同季节实行不同的信用政策;等等。
(四)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分为实物管理和存货资金管理两个方面。存货的实物管理是由生产部门及供销部门进行的。企业财务人员对存货的管理主要是从存货占用的资金的角度进行管理。
每个企业都必须储备足够的存货。存货的管理与现金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同。一般来说,存货的日常管理不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它属于生产部门和供销部门的职责范围。但企业的财务人员仍十分关心存货的管理工作,它们是从存货资金管理的角度对存货进行有效管理的。
首先,存货管理的好坏势必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为了合理、节约地使用流动资金和保证企业生产资金的供应,财务部门必须与生产部门和供销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合作,以加强存货的管理。
其次,业务部门关心的主要是存货能否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存货是否安全和完整;而财务部门关心的是如何为每一种存货确定一个储存量,这个储存量可以使投放在这部分资产上的资金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为此,财务人员必须权衡采购和储存存货的成本与收益,以便最有效地分配使用企业的资金。
最后,财务部门关心的是存货投资问题。财务人员要分析投放在存货资产上的资金(存货投资)的机会成本,确定最佳的订货批量和订货间隔期,安排好生产经营的资金流量。
1.企业储存存货的成本
企业储存存货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储存存货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1)取得成本。存货的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2)储存成本。存货的储存成本是指为储存某种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其中一部分是固定成本,与存货数量无关,如仓库折旧费、保管员工资等;另一部分属变动成本,与存货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如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搬运费、保险费、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
(3)缺货成本。存货的缺货成本是指因存货库存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库存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和紧急采购的额外费用,产成品库存中断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机会的损失等。
2.经济订货量的确定
决定存货量多少的关键是如何既能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又能使存货成本最低。企业可以运用经济订货量的概念,安排对存货的控制。经济订货量是使存货成本最小时的每次订货批量。
假设我们已经知道某一特定存货项目全年生产经营的需要量,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其消耗量是均衡的。另外,假设这种存货在市场上随时能够采购到,即不会发生短缺(这时就无短缺成本)。则经济订货量可以通过以下模型确定:
式中:Q为每次订货量;C为单位存货储存成本;S为全年存货的总消耗量;D为每次订货成本。
(1)确定全年需订货多少次。其计算公式为:
(2)确定每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3)确定每次订货需要准备的资金。其计算公式为:
每次订货需要准备的资金=经济订货量×存货单价+每次订货成本企业通过计算经济订货量和以上三个指标,就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存货控制和资金安排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