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明确了面对挑战和突破困境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路径。突围之路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全面、辩证和长远思维和眼光,坚信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坚持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作用以及制度优势,坚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突围之路的目标宗旨,就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突围之路的路径和重点,就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育新机开新局,在“稳”“保”基础上积极进取中育新机开新局,在国内外双循环和强化产业链中育新机开新局,在发展新基建和战略新兴产业中育新机开新局,在满足国内需求加快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中育新机开新局。
(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育新机开新局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对策
——信息通报预警常态化。医疗、传媒、公安部门,在完善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和预警机制,强化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和先期控制措施落实,探索建立疫情核实结果通报与报告同步、疫情发布与应急响应请示同步的机制上常态化。推行健康码亮码通行制度。按不同季节地区特点提出防控要求,教育引导群众科学防护。
——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措施。汲取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地区的教训,对本地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强化外防输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工作,加强边境地区、口岸城市卫生检疫和隔离观察救治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建立和完善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规模、结构,创新储备方式,优化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机制,确保重要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建立绿色通道的医疗物资供应制度。医疗物资保障是重要基础支撑。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多措并举,紧急组织企业迅速复工达产、多种方式扩大产能和增加产量,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建立新冠肺炎诊疗救治费用制度。继续完善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预付部分资金的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坚持完善法治、依法监管,坚持惩戒失信、激励诚信,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20]
(二)在“稳”“保”基础上积极进取中育新机开新局
1.强化“稳”“保”基础的对策
——对策要点是就业优先、生存为要、突出民生。一切要保证就业、保证企业生存,关键在市场主体——企业,特别是关注弱小的中小微企业。稳企业就是保就业,稳企业保就业,就是稳经济、稳民生和稳社会。否则,这个“蝴蝶效应”引发的银行坏账、合同违约和经济循环不畅乃至梗阻就是个大概率事件。更严重的是,衍生为民生保障危机甚至社会政治领域的风险。
——继续坚持和完善各项保障“六稳”的应急对策:搞基建、拉消费、加大救助力度、出口转内销、转型升级和财政金融政策等。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财政增加赤字率、增发15000亿的特别国债。金融降息、降准和再贷款。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全面强化就业优先和穏企业政策。继续帮助中小企业减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缴费和公积金等、延缓偿还并增加贷款以及减免租金。保家庭就业,对农村低保户、返乡农民工等应提高低保标准,给现金或发放失业救济,对城市人口则适合发放消费券。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但是要关注,一些政策效应预期与企业实际感受还有不小落差。很多企业反映政策看得见、走得慢、够不着,尚未精准滴灌到企业身上。甚至存在一些政策“空转”、“悬置”的现象。一边是中小微企业嗷嗷待哺望眼欲穿,另一边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许了甜头不发糖的情况,绝对不能。
“一个新的以人为中心的全球化,一定会逐渐取代一个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全球化;一个新的重视民生、重视绿色发展、重视人的幸福和健康的新的全球化,会更快到来。”[21]
(三)在发展“两新一重”和新兴产业中育新机开新局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这“两新一重”重大部署,为提升未来我国发展的优势必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新基建是本书的主题,为避免重复,这里对发展新基建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原则和内容就不展开论述。
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存在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提升空间,发展新型城镇化可推进人口城镇化,实现投资补短板,并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撑,在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在新时代,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推动“三农”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二者并非各自独立运行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二者融合起来,将实现二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中小城市和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和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公共服务不均等是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短板”。从投资潜力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高质量方向推进,亟待补上此前城镇化在住房、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短板”。初步估算,补齐这些短板至少能释放出超过2万亿元的投资潜力。通过加大这些领域的投资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
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工程投资可稳住有效投资规模,驱动相关产业复苏,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老基建仍存在大的投资空间,短期内新基建还不能从规模上取代传统基建。从各地发布的重大项目规划来看,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绝对规模优势,目前老基建仍起到扩内需、稳增长的作用,而新基建更多起到调结构和做增量的作用。从二者关系来看,新基建为传统基建赋能,推动其转型升级,而传统基建的转型升级又为新基建创造出更多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新基建发展。所以,未来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必将深度融合、再度创新、形成合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www.xing528.com)
发展“两新一重”和新兴产业,显然具有育新机开新局的巨大前景。
(四) 在加强产业链建设和实行国内外双循环中育新机开新局
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是中央针对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和冲击所提出的应对策略之一。中央提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514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根据疫情对目前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体系产生的冲击和挑战和我国企业嵌入GVC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后全球产业链虽然不可能出现“去中国化”趋势,可能出现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的可能。
一个是全球产业链朝内向化趋势发展,部分产业可能回撤国内或朝本国边界靠近或进行多元化配置。在纵向分工上趋于缩短,是在横向分工上趋于区域化集聚。我国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企业嵌入GVC是种“双重嵌入”模式,既嵌入GVC也嵌入地方性产业集群。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都存在这种大量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抱团嵌入GVC,与单体企业孤立嵌入GVC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容纳大量中小企业,有地方创新系统提供溢出效应的保障,依托公共机构提供各种生产性服务和进行集体行动等。
二是疫情后加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政策取向是“引资紧链、技术补链、市场强链、组织固链”。一以营造专业服务环境、加大产业链招商等手段,实现“引资紧链”。二以强化专利战略、密集的研发投入等手段,实现实施“技术补链”战略。三以改进收入分配、依托国内经济大循环等手段,来实现“市场强链”战略。四以鼓励并购重组、基于集体行动等手段,来实现“组织固链”战略。[23]
中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继续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二是不能仅仅依赖国际经济循环,还要利用内需优势构建国内经济循环;三是要把国内国际循环统筹起来,相互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办法是建设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模式。一是利用内需和国内市场循环的力量,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生产要素为我所用,来中国创业创新,发展中国创新经济;二是利用内需承接外包订单,或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尤其是人力知识资本,建立与国内交流关系;三是利用大市场容量优势降低成本鼓励创新,获取产业竞争优势,然后再打进国际市场。[23]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实质,是全球产业链(GVC)和国内产业链(NVC)的交融。转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继续保持全球化时代下供给全球的产业“推力”,另一方面利用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打造内需“引力”,一推一拉形成双循环的动力引擎。由内需发动的内循环,通过自主可控的国内产业链,在嵌入全球产业链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全球的高级生产资源向国内的积聚,从而充分利用外循环来逐步打造一个门类全、质量高、能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
(五) 在满足国内需求加快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中育新机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各类城市正由各管各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地区已开启了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其中红利将高达数十万亿级。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围绕一些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新形势下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进入中速增长期后,结构性潜能的内容将发生很大变化。从空间角度看,今后五到十年,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24]大都市圈在空间形态上,主要就是在一小时通勤圈或核心城市周边50—70公里左右范围内,发展起若干小城和一批小镇,形成新的城市网络体系。大都市圈的发展,在完善核心城市部分基础上重点是“圈”。通过“圈”与核心城区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提升城市发展的空间、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制造业在降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人口结构调整,大幅度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有利于职住平衡,减缓拥堵、污染和通勤压力;有利于进城农民工和其他外来人口改进居住条件,获取应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提高已有产能利用率,形成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带动创新和绿色发展,促进生产生活转向高质量、可持续、有韧性的新发展方式。
1.合理规划城市群都市圈空间架构
合理布局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区。任何大城市,都有居住、商务、产业、教科文卫、基础设施和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集聚区,在布局上应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和人文特色,按照“大联通、小分布”原则,实行“多中心、组团式”策略。每个组团内部,都配建上述功能设施,但要分类布局、相对集聚、互相配套;各个相对独立的组团之间,依靠自然山水体系和城市绿化带合理分隔,并通过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互联互通。这种板块特色鲜明、整体效益最优的现代化大都市,能够有效疏导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科学安排城市群内部功能结构。世界知名城市群一般都有如下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率在70%以上;大中小城市规模协调,相邻等级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内,这种比例不能过大,过大了如同齿轮模数不配无法啮合那样,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功能传递和要素流动就会受影响;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产业优势互补。对中国的很多超级大城市而言,其发展规划一定要考虑三个圈:即超级大城市本身2000—3000平方公里的核心圈、以超级大城市为中心100公里的半径形成都市圈、包含超级大城市在内的以200公里为半径的与范围内其他大、中、小城市共同形成的城市群。超级大城市有义务带动周边、照应周边,不仅要考虑自己市域范围的事情,还要考虑到整个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一方面,要将部分资源让渡给都市圈、城市群,以促进后者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后又会“众星拱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超级大城市实现更好的发展。
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都市圈、城市群要形成有机整体,综合交通网络是其血管系统。要重点建设以下四个“交通”:一是承载区域枢纽功能的大交通,包括铁路、机场、港口通道等,这是城镇群提升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要件。二是承载城市群各城市之间连通功能的交通,如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等,是城镇群的动脉血管。三是承载市民日常出行功能的城市内部交通,要通过城市道路、地铁轨道及公交站场建设,确保城市平均车速达到30公里每小时,高峰时段不低于15公里每小时。四是承载各种交通方式衔接过渡的换乘枢纽。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区域地位,对助推城镇化极其重要。
积极构建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疫情之下,我们更应该倒逼自己去补齐产业链集群的短板。具体方式上,要推动三种集群:制造业上游中游下游的集群;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形成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集群。
提升区域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效率:商品市场(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效率。区域性要素市场的三个“集聚”效率:交易量集聚、交易会员单位中介机构等各类企业和品牌的归集和集聚、物流通讯的枢纽集聚功能。
持续改善区域发展的营商环境,疫情之下,广大企业承受重压,近期需要各地及时出台措施亲商安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长远看,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仍是各地方工作的共同任务。
着力汇聚用好各类高层次人才。务实专业、讲党性、肯担当的党政人才。敢冒风险、敢打敢拼的优秀企业家人才。加强和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创业的体制机制。
五个方面构成区域经济有机体:城市群都市圈的空间架构是区域经济的脊梁和骨骼,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是区域发展的五脏六腑,要素市场是联系区域全局的神经系统,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体内微循环运行的重要依托,集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脑”和“中枢”。地方抓好五方面,强健区域经济的有机体,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之道。[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