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力地促进一体化出行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
“互联网+汽车+交通”已经在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化学效应”,以信息和位置服务为支撑,极大地促进航空、铁路、水运、轨道交通、出租车、商务租车、商务专车、分时租赁和公共交通为一体的综合化运输体系的形成,开启了智能交通出行的新时代。
网上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长途客运车票等相关电子服务应用的迅速发展,使得公众出行的便利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导航电子地图可以实时地为使用者提供基于位置的各类智能出行信息服务,如交通拥堵、交通时间、交通预测、停车预约等,使用者通过综合对比各种交通方式、实时路况等信息选用最适宜的出行方式,真正实现交通运输多方式配合的一体化出行模式;专车、拼车、分时租赁等全新的出行服务商业生态有效地满足了城市居民个性化出行需求的问题,减少了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出行的效率;汽车共享理念和服务的兴起与发展,对未来我国机动车的保有方式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当租车服务与车辆共享服务完善到与私人拥有车辆的方便程度相近时,车辆所有结构与私家车出行模式也将相应地产生重大的结构优化与调整,进而对城市交通拥堵现状有很大程度的缓解。
但是,随着这些新应用、新商业生态、新服务的兴起,必将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组织方式、业务流程、监管法规以及利益分配产生巨大的冲击,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平衡好各方诉求,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改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传统形态
在“互联网+汽车+交通”的融合发展模式下,面对汽车与移动终端智能化发展的进程及对于道路基础设施的需求,作为其载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也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阶段适应全新的车路协同模式,以智能化为核心思路对现有的道路基础设施网络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造,例如智能公路、智慧停车场等。(www.xing528.com)
借助“互联网+汽车+交通”融合发展的契机,交通运输行业将有可能充分利用多种无线通信方式,构建一个全国性的、多模式的、全新的地面交通系统,其道路基础设施环境将在已成网的土木基础设施之上无缝覆盖一个由全新的无线通信设备与网联化智能传感设备构成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人员或货物之间相互连接,甚至可进行互操作与主动控制的新一代交通运输环境,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的新一代交通运输体系。
新一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投入无疑是巨大的,此外,在很长的时间进程中,我们还将面对不同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交通工具在同一交通运输环境下运行,如何设计、规范、监管如此复杂的道路运输体系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3)推动交通运行数据的价值开发与利用
“互联网+汽车+交通”的核心是大数据及基于这些大数据产生的应用。在“互联网+汽车+交通”融合发展的模式下,各种新商业生态、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完成,而在每一个环节的运行过程中,互联网终端均可记录下各参与单元的详细信息,如每辆车的数据、车的位置信息、驾驶人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等,通过对大数据的采集可以对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状态、道路实时运行状态、居民出行特征、交通事故时空分布、交通排放信息等进行监控与管理,而这些数据不但是交通智能化的财富,更是未来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科研探索及产业孵化的基石,为打造更好的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有效地手段与支撑。
同时,如此庞大而多源的数据资源,能否被有效地管理,其数据安全是否能得到充分的保护,数据分析能否为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反馈都将是我们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