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动力。我省未来一个时期,农机化政策支持有两个关键,一是加大农机技术创新投入,二是加强农机补贴导向。
在农机技术创新投入方面,我省近几年财政支持力度有所突破、机制有所创新,专项农业装备研发创新经费已经达到每年8000万元,省科技、农业、牧渔业也有相当数量的支持机械装备研发创新项目。如果将这些支持资金集中统筹使用,固定下来,再适当增加,可形成多于1亿元规模的省级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专项,如果由一口管理、相关部门协调,定能持续有力地推动农业装备技术创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
当前,农机补贴主要是“补机”,有少量的“补作业”,效果主要体现在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上。建议实行企业科技投入导向性补贴,对企业科技投入提出明确要求,规定达到要求的企业,新产品才有资格上补贴目录,以保证企业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导向。
近期,财政资金应重点支持高效智能精准农机装备、特种作业装备、节能环保农机装备、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基础部件与理论等的研究与开发,以推动形成适应山东农业生产要求、辐射全球的农机装备产业体系和零部件配套体系。
2.加强规模化生产示范,引领全程机械化加速发展。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一要抓好新型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增强示范效应;二要提升装备档次和突破薄弱环节的“瓶颈”;三要建立适应新发展理念的生态可持续机械化生产模式。
在耕整地环节上,继续坚持保护性耕作,以作物秸秆还田精细化处理技术与装备为主要突破口,耕、松、旋适度配合,建立轻简耕作、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用化肥和节约能耗的生态沃土型土壤耕作制度。在播种环节上,加强免耕精量播种、水稻直播、控释肥深施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植保环节上,加强高效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收获环节上,加强高效低损小麦收获、玉米籽粒收获、青饲收获、花生联合收获、棉花收获、秸秆处理收集运输等装备研发。在粮食储藏供给环节上,继续加强节能干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与分级相关技术与装备的研究,逐步实现农产品可溯源安全供给。
以规模化生产经营组织为主体,推行高效、规范的机械化生产种植模式。根据作物种植制度和区域布局,建立生态可持续型生产模式和相应的高水平机械化规模生产示范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可分为小麦玉米轮作生态沃土机械化示范区、小麦水稻轮作直播生态沃土机械化示范区、小麦花生轮作生态沃土机械化示范区、棉花生产与盐碱地有机改良机械化示范区、有机土豆机械化生产示范区等。(www.xing528.com)
3.树立绿色可持续农机化发展新理念,引领农机化转型升级。我省农机化在发展理念上要由“替代劳动”向“绿色可持续”转变,把生态、沃土、节能、环保等农机化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贯彻新理念,要紧密结合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发展目标。一是要建立秸秆精细还田与科学耕作有机结合的机械化土壤耕作制度、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农艺体系,以逐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层结构和土壤生态、培育高产优质农田。二是加强机械化精准施肥、施药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使用效能,显著减少用量,保护环境。三是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研究畜禽粪便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与装备,高效生产生物质有机肥,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四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新技术,以卷盘式移动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为主,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积极应用深松蓄水、覆膜保水等机械化节水技术。五是重视地膜覆盖污染问题,加强地膜生产、科学使用、残膜回收或降解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根除土壤地膜污染环境隐患。六是构建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体系,纳入生态、沃土、环境、节约指标,推进农机化标准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4.建立农机化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管理与服务。未来农业是智慧农业,以信息网络传感、智能装备、精准作业、精准服务与管理为标志。适应智慧农业的农机化管理,必然是在大数据支持下的高效精准管理,因此我省必须率先建立农机化大数据平台。
平台可由以下子系统组成:全省农机化综合指挥调度子系统,它是一个互联网+农机化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依托该系统可以形成全省协同、区域联动、精准调度、高效运转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做到农机化作业质量精准控制、生产调度高效灵敏、补贴精准到机到人;全省农机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子系统,建立起农机产品准入、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监管信息库,形成分区监控、上下联动的农机质量安全精准追溯体系;全省农机作业安全监管子系统,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机监管能力和水平。
可设立农机信息化科研创新专项,制定山东农业机械信息化创新与农机物联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基础数据和离散数据信息汇集的主体作用,建立以互联网+企业+农机的多维度信息化模块。设立农机信息化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倾斜支持一批重点科技型农机企业实施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使其逐步成为农机信息化发挥作用的主体。
5.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资源,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材料化和基料化的“五化”利用,不仅可有效培肥地力,发展畜牧业、工业和食用菌生产,还可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提是高效机械化收集与处理。要大力加强各种作物秸秆的机械化收集技术研究与装备应用,以实现秸秆高效收集、快捷运输、方便储存和利用。秸秆科学还田是资源化利用的基本途径,只有保证一定量秸秆还田,才能持续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用量,从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研发更加先进实用的秸秆还田机械,提高秸秆田间精细化处理水平,为免耕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力发展机械化秸秆青贮、黄储、压块等,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饲料,进而建立种、养、沼气循环生产生态链,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土地肥力,发展有机农业。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防止过度工业化秸秆利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