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司文化交融:AGP人的身份认同

公司文化交融:AGP人的身份认同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刚进站,年轻、帅气的向志雄站长就让摄像记者给他工装上的公司标识AGP一个大大的特写:“在公司大家从不说哈方员工、中方员工,最习惯的说法是‘我们都是AGP人’,大家早已把中哈双方各占50%股份的公司当作一个整体了。”不分彼此,相互融合,AGP这一企业文化已融入员工血液。2012年进入AGP的鲁斯兰参与了6号压气站的建设工作,现在是调度室操作员。像鲁斯兰这样的哈萨克斯坦员工,AGP有1000多人,外围服务人员则更多。

从阿拉木图市驱车两个半小时,进入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区奥塔镇以东约35公里处,中哈天然气管道A、B线6号压气站就坐落于此。在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负责运营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近4000公里管线上,6号压气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站点。

刚进站,年轻、帅气的向志雄站长就让摄像记者给他工装上的公司标识AGP一个大大的特写:“在公司大家从不说哈方员工、中方员工,最习惯的说法是‘我们都是AGP人’,大家早已把中哈双方各占50%股份的公司当作一个整体了。”

深入厂区,两国员工统一着装,混编办公室,共同参与所有检修作业,团结协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向志雄告诉记者,由于企业文化不同,大家一开始还会因加班、休假等问题互不理解,但通过沟通,大家统一了认识,只要保证油气输送的通畅,就符合大家的利益。如今,工作中大家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节假日还一起组织聚餐、文体活动,相当默契。

不分彼此,相互融合,AGP这一企业文化已融入员工血液。文控翻译部翻译组长柳德米拉·马卡洛娃创作了一部自传散文集——《我来自AGP》,记录了她与中方同事建立的深厚友谊。在首篇《我对中国人民的爱——我们的今天与明天》中,她写道:“短短几年,中国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每次来到北京或廊坊,漫步在熟悉的小径,感觉像回到了家,而离开中国时,我总会留下一丝思念和牵挂。”(www.xing528.com)

刘定武说,10余年来,仅中石油中亚管道公司在哈的4个合资油气管道项目公司,在当地的公益投入就达几百万美元。帮扶孤儿院、养老院,为二战老兵捐赠住房,资助贫困家庭,参与修缮驻地基础设施等,善行不胜枚举。企业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当站内车辆一时调拨不开时,附近村民的车辆随叫随到,而且分文不取。”向志雄谈起与驻地百姓的融洽关系满脸笑容。现在的他已经是附近村民的贵客,遇到节日或者婚礼等喜庆日子,当地人一定会邀请他和中方同事来做客,并常用一整个羊头招待他们,“因为羊头是献给最尊贵的客人的”。

2012年进入AGP的鲁斯兰参与了6号压气站的建设工作,现在是调度室操作员。他告诉记者:“压气站的核心设备压缩机,绝对是世界顶级水平。为了更好地掌握设备使用方法,公司安排我和一些同事到美国、中国、欧洲参加培训,既学到了本领,又增长了见识。”

像鲁斯兰这样的哈萨克斯坦员工,AGP有1000多人,外围服务人员则更多。“更重要的是,项目将长期稳定运行,这意味着他们的下一代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工作。”刘定武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