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E-Learning是指运用电子技术进行的学习行为,包括通过所有电子媒介(如因特网、内部网、外部网、卫星广播、视听录像带、互动电视、CD-ROM)发送教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E-Learning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目前的E-Learning解释主要是指狭义的E-Learning,狭义的E-Learning概念大约是在1998年提出来的,正如Henry在2001年的文章中表达的那样“大约18个月前该术语还没有被创造出来”①。根据Fryer的观点,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有三种类型:桌面指导(Desktop Tutor),在线课堂(Online Class)和超交互模式(Ultra Interactive Model)。该观点将狭义的E-Learning与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对等。而Roffe却认为这种分类和术语没有被普遍采纳,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仅是第一种类型。Whitlock(2000)指出只有“ELearning”才能涵盖所有3个分类的术语。从该角度来说狭义的E-Learning与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并不完全相同。(www.xing528.com)
E-Learning的理论内涵突出地表现在这几方面:①E-Learning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传送,分配信息、知识给学习者;②在E-Learning条件下信息、知识能得以及时更新,学习者的自主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的随时、随地和随意性都得以增强,是现代条件下的自我学习方式与网络技术结合的典范;③在E-Learning条件下,技术条件很重要,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所能改变的只是知识交换的渠道和储存系统。若是人们不重视对新技术的运用,则技术本身既无法创造知识,也不能保证或促进知识的形成或共享;④E-Learning的真谛在于学习本身以及通过学习产生的巨大变革。正如Alexander(2003)的研究发现,仅仅依靠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并不改善学习,新技术的应用通常被认为是技术改革,但是真正的改革在于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活动以及培训教育组织的理念的变革;⑤这给我们理解E-Learning时指明了方向,即E-Learning时需要相应的技术,但最重要的并不是E-技术,而是学习观念和思想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