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国璋教授在提出软投入理论时,首次提出通过增量投入产出表来计算软投入贡献率,对索洛余值进行重新解释,其中增量产出表是用目标年与基年的投入产出表按照可比价格相减得到的。李国璋、陈南旭提出了增量投入产出表的具体编制方法。现有文献中,一些学者已经编制了不同年份全国和省级的增量投入产出表。陈南旭编制了甘肃省2002—2007年我国16个部门增量投入产出表,并探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李国璋教授(1995)在提出软投入理论时,首次提出通过增量投入产出表来计算软投入贡献率,对索洛余值进行重新解释,其中增量产出表是用目标年与基年的投入产出表按照可比价格相减得到的。李国璋教授根据软投入的内涵及组成要素将软投入组合总的贡献分解为科技型贡献与非科技型贡献。
李国璋、陈南旭(2016)提出了增量投入产出表的具体编制方法。现有文献中,一些学者已经编制了不同年份全国和省级的增量投入产出表。武玉洁(2008)编制了1997—2002年我国16个部门的增量投入产出表。闫来旗(2011)编制了1997—2002年、2002—2007年我国13个部门的增量投入产出表,并计算软投入贡献。戚磊(2012)编制了1982—2007年工业的增量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在此期间的软投入贡献率均为负值。陈南旭(2012)编制了甘肃省2002—2007年我国16个部门增量投入产出表,并探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李国璋、林舜聪(2010)编制了2002—2007年我国的增量投入产出表。陈飞航(2015)编制了福建省2002—2007年、2007—2012年的增量投入产出表。李媛(2011)编制了1998—2007年的增量投入产出表,并计算软投入、科技型软投入与非科技型软投入三者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软投入的作用主要来源于非科技型软投入,经济呈现非科技型增长特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