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分析介绍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为此,“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任务之一,未来将指导我国制造业在继续巩固、完善已开展的工业质量品牌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行业质量品牌建设。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分析介绍

978-7-111-51048-2-Chapter03-5.jpg

图3-5 任务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任务4】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www.xing528.com)

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意义解读】

质量是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质量为先”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具有深刻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从追求速度规模开始重点转向以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的总体思路。推广“质量为先”的方针与促进制造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目标也是高度一致的,从特定的含义上讲,“质量为先”就是要加强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增强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同时,扎实做好构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打造区域品牌、建立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消费理念、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加大品牌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使质量品牌建设落到实处。

为此,“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任务之一,未来将指导我国制造业在继续巩固、完善已开展的工业质量品牌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行业质量品牌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沙南生副司长是这方面的专家,他指出:“我们必须突破中国制造业质量瓶颈。比如在基础领域,我们的一些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系统等,质量及可靠性都不太高,只能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而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在高端的产品设计、制造方面,同样存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想要改变这种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

沙南生副司长认为,提质、增效、转型是中国制造业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是提升需求、刺激消费,还是扩大供需,保持我国产品的竞争力,都必须高度重视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因为这是支撑我国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工业、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高度交叉渗透,这种渗透是基于产品的高质量和可靠性,基于产品新的用途和功能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未来,我们也要提供基于产品的优质服务、或者以产品附加值的形式提供的独一无二的服务。换句话说,德国‘工业4.0’,它的支撑就是质量和品牌。品牌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差异化和溢价效应。如果没有质量和品牌,不要说中国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不能实现,就连制造大国的地位,由于一些国家的追赶,都可能会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