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
“为了孩子,花多少钱都值得;为了教育发展,怎么花都不为过。”这是盐池县政府对发展教育的庄严承诺。
盐池县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根本性、持续性作用,不断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努力促进城乡教育水平不断升级,在宁南山区率先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寄宿制管理经验在全区推广,盐池县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区前列,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通过国家验收,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盐池县闯出了一条“穷县也能办好教育”的新路子。
近年来,盐池县义务教育经费实现了县财政对教育拨款、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三个增长”,本级财政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公用经费,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并逐年增长,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200元和220元,位居全区前列。成立了宁夏首家县级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投入320余万元,用于优秀校长、教师奖励,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就学。重点实施了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教育基础设施工程,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均衡发展。率先在全区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2017年,盐池县实施了学前到大学直至就业的16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按时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按时入学率为98.9%,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两后生”全部享受县内免费职业教育。全县教育事业步入了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轨道。
2017年9月25日,中国扶贫宣传形象大使刘媛媛公益音乐课走进盐池县大水坑毛泽民小学
盐池县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机制,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留守儿童就近安排在寄宿制学校就读,建立了乡镇、村干部联系责任制和教师“一对一”帮教制度,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建立了民办特殊教育中心,县政府免费提供教学场地、房舍,生均按6000元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并给予采暖费补助;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建设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使全县残疾少年儿童享受优质特殊教育服务,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全面落实学前二年教育资助、义务教育“三免一补”等政策,并通过盐池教育发展基金、燕宝慈善基金等各类资助项目,实现了学前到大学学生资助全覆盖。结合精准扶贫,免除了普通高中学生学费、书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并对全县中小学寄宿生给予交通补贴。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27所,对农村偏远学校的水、电、暖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有效保障了农村学生就餐安全。目前县本级配套营养改善计划经费生均达到440元,为全区最高。
2010年8月31日,盐池县实现了农村住校学生的营养早餐
都说变了样——刘媛媛
盐池县确立教育“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掉队”的信念,保障了每个适龄少年儿童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雨峡基金”“陈海助学金”“工会班”等助学方式的推行,以及政府和社会资助项目也帮助贫困家庭孩子避免了失学之忧。2006年至2016年,盐池县接受社会捐资助学211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8.4万人次。2018年,盐池县落实教育扶贫资金3517万元,为1332名大学生和510名困难学生发放燕宝慈善基金666万元和102万元,为2306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555万元,做到应贷尽贷。(www.xing528.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池县加大了文化场所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末,全县已建成宣传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35处,每年举办各类大型文艺和广场文化演出150余场次,观众超过100万余人次。
盐池县第三中学全貌
通过文化扶贫,盐池县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2016年,盐池县实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2017年,依托“中宣部百县万村”和宁夏文化扶贫工程,严格按照自治区“七个一”标准,高标准建设102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建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公共图书(电子)阅览室中,各类器材等功能设施完善,活动设备齐全。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智能广播“村村响”。“真情连万家、文化惠民生”送戏下乡,“文化旅游赶大集”等特色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深入开展,2017年全县各类文艺演出300余场次。刺绣等文化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17年共举办13期文化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800人,参加培训学员人均年增加收入逾万元,农村百姓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为认真贯彻落实吴忠市关于进一步开展“三先开路”,从精神领域开展“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脱贫先脱旧”专题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拔穷根”的工作要求,从2017年11月起,盐池县各乡镇推选61名脱贫典型、致富带头人深入乡、村、组开展“三先开路话脱贫”巡回宣讲活动,通过贫者说贫、典型引路,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破除了一些贫困群众“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依赖思想。2018年共开展119场宣讲活动,受教育群众达31万人次。
2018年,盐池县致力于以文化人,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县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对全县102个行政村文化站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进一步放大盐池元素,常态化开展盐州大集·民俗嘉年华、滩羊美食文化节等特色节会,创新“互送共享”文化惠民模式,打造广场文艺演出、农民文艺会演等六大文化惠民品牌,送戏下乡年均70余场次、举办广场文化活动60余场次,形成了城乡文艺互动、城乡居民同乐的良好局面。
2018年1月23—26日,盐池县举办了“感恩奋进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巡回宣讲活动
盐池县在古城墙脚下开展民俗展演文化活动
针对部分乡村群众盲目跟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礼金居高不下等旧风俗、旧陋习,盐池县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作用,出台盐池县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婚丧嫁娶随礼金额和菜品标准,引导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用好管好10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高沙窝镇民风教育基地,新建45个民风教育室,有效利用民风教育室、纪念馆等教育阵地,引导干部群众忆家史、学村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