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企业和消费者是微观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消费者的行为准则是在收入和价格的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则是在技术和市场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决定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有四个因素:产出量、产出品价格、投入量、投入品价格。如果企业通过改变以上四个因素能够提高利润的话,企业便会通过改变它们来提高其利润。这种改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个是通过原有企业新增投资来实现,另一种是通过兼并收购来实现。新古典经济学当中主要是运用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和垄断与市场势力等观点来分析和讨论兼并重组的动机和绩效的。
新古典经济学主要从成本的角度解释并购动机—规模经济。公司并购可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扩大而引起企业投资和经营成本降低,从而获得较多利润的现象。换句话说,规模经济就是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企业规模即生产能力的扩大而逐渐降低。在经济学中,这种现象又称作“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经济通常可分为工厂规模经济(又称工厂模型)和企业规模经济(又称公司模型)。其中工厂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工厂产量规模的扩大引起生产成本的降低。工厂模型是从设备、技术、生产工艺过程等角度提出的,因此可以称为生产技术规模经济,其形成原因是技术经济规律。企业规模经济不仅表现在产量的增加上,还表现在因经营范围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公司模型是从经营管理角度提出的,因此又可以称为经营管理型规模经济,其形成原因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成本的节约。我们经常把两者混淆起来:谈到规模经济,通常是以工厂规模为依据来评价企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甚至出现把完全竟争企业短期分析作为工厂模型、长期分析作为企业模型的现象。公司与工厂的区别在于,工厂是一个生产中心,核算的是实物性消耗与产出品数量;公司是一个利润中心,核算的是成本和利润,投入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产品是否全部实现,对工厂模型来讲是无关的。企业规模经济是一个以价值为尺度的模型,要解释这个模型,必须引入资本、利润、利润率、价格和成本等概念。
1.工厂规模经济。工厂是企业的组成单位,一个企业由一个或多个工厂组成。企业经济规模的确定取决于多大的规模能使包括各工厂成本的企业总成本最小。新古典经济学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这条U型曲线有两层含义。
首先,对一个工厂而言,存在一个最优生产规模q,对应最小的平均生产成本。理论上,工厂以q为生产规模才能使生产成本最小。当工厂生产规模小于q,可以通过横向并购使生产规模迅速达到或接近q,这是通过工厂间资产及相应生产能力的补充和调整实现的。
其次,对于拥有多个工厂的一个企业而言,若每个工厂都已达到q0的生产规模,则存在一个合理的工厂数量Q0,对应的企业平均成本最小。理论上,企业应选择这一数量的工厂数以使企业总成本最小。当企业拥有的工厂数小于Q0时,可以通过横向并购使工厂数目迅速达到或接近Q0。
2.企业规模经济。公司不同于工厂,公司是价值型的主体,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利润率,而不是公司使用多少、投入生产了多少实物产品。因为股东关心的是投资利润率,比较两个提供完全相同产品的公司,如果资本规模相同,利润不同,则自然是利润高的公司更有效率。这就是说,讨论公司的规模经济模型时,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总额作为标准,而应当以利润率为指标加以度量。
对于公司模型而言,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四项,其中生产成本只是利润的一个因素。这里的分析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因为它对于下文分析没有影响。
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资本之比,即:
&’=&/K (1)
其中,利润等于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即:
&=TR-TC (2)
又,总收益即销售额,为销售量与销售价格之乘积,即:
TR=QхP (3)
总成本为生产成本(pc)与管理费用(m)、销售费用(s)、财务费用(f)之和,即:
TC=pc+m+s+f (4)
公式(3)表明,公司销售收入决定于销售量和价格,而销售量和价格都与市场相关,与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公式(4)表明,公司的成本除了生产成本以外,还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以上分别说明了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和专业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对规模经济(包括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的追求是企业横向并购的主要动机之一。企业的投入产出有一个适度的规模问题,在适度的规模以内实现企业的利润或效益最大化。这就是所谓“企业最佳规模”。在最佳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兼并收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家企业还达不到最佳规模,它可以兼并另一家企业来实现企业最佳规模;同样,如果一家企业的规模过于庞大,超过了最佳规模,它可以通过剥离一部分资产或生产能力达到最佳规模,因此可以说,企业并购是企业最佳规模形成的重要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和管理方法的改善,企业的最佳规模正在上升。而企业的最佳规模的变动又进一步带动了新一轮的兼并收购热潮。
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正是通过不断兼并收购扩大了规模,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比如康佳、TCL、青岛啤酒等企业利用上市公司便利的融资地位,不断收购产业内企业,从而迅速扩大了经营规模,其中康佳的兼并重组是非常典型的。康佳从1993年到1998年间,通过兼并重组分别成立了“牡丹江康佳”“陕西康佳”“安徽康佳”和“重庆康佳”,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单位成本。
为了解释多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性,潘热(John C.Panzar)和威利格(Robert D.Willig)等提出了范围经济的概念。他们指出,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它们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时,就存在范围经济,即若C(Y1,Y2)<C(Y1)+C(Y2),则存在范围经济,在这里Y1,Y2指两种产品,C指成本。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可用于多种输出的共用要素的充分利用,由于共用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把多种输出集中在一个企业生产就更为节约。因此,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变动投入生产率的提高,存货、营销经济性,购买经济性,研究与开发的联合投入等均是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
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不一定都能带来范围经济。如果企业的联合产出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因此,两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生产或流通环节上的关联性时,两家企业通过合并可以得到范围经济带来的降低成本的好处。反过来讲,如果一家企业生产的两种产品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那么它应考虑分离企业或剥离出其中的一种产品的生产。
范围经济的程度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来确定。如果单个企业使用一定的投入组合生产比两个企业各自独立生产可获得更多的产出,那么单个企业的成本将低于两个独自生产的企业的成本。为了计量范围经济的大小,引入了范围经济程度(SC)这一概念。
式中,C(Q1)表示生产Q1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C(Q2)表示生产Q2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C(Q1,Q2)是生产两种产出所耗费的成本。
我们认为其存在范围经济性,即当SC的值越大,范围经济的程度越高。有学者对美国的运输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运输业存在范围不经济。他对105家运输企业197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范围经济程度(SC)为1.576,然而,当企业变得十分大时,范围经济的程度就降至0.1041,说明企业逐渐变大时,范围经济程度便下降了。其原因可能是管理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大型企业相对来说成本更高,因此,管理上的困难造成范围经济程度的下降。当一个企业一味地追求范围经济,不断兼并扩大生产规模时,有可能反而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正确而适度的合并才能带来范围经济,如果一个企业出现范围不经济,那么它应考虑剥离企业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在我国上市公司当中,不少企业充分利用了范围经济带来的降低成本效应,也有一些企业资产重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资产重组行为在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类重组当中比较多见。其中鲁北化工集团所创造的模式就是利用范围经济效应来降低企业成本的典范。如何取得范围经济效益,对于这一问题,鲁北化工采用了兼并重组方式。1984年鲁北化工的前身——无棣县硫酸厂兼并无棣县磷肥厂,其后又在1987年、1988年、1990年连续兼并了无棣县水泥厂、无棣县印刷厂、无棣县运输公司、埋口窑厂4家企业。鲁北化工在实行兼并后对这些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技术改造,使其范围经济效应很快就显现出来。
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中也出现了不少盲目追求范围经济效应的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多元化经营热潮,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不少企业把多元化和范围经济混淆起来,而多元化却不一定能带来范围经济效应。
首先,在多元化经营中出现了管理强度增大,管理费用增加的现象,多元化会造成下属公司增多,这样,必然会增加高层经理的管理跨度,影响决策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必然带来管理成本的增加。
其次,企业多元化战略面临进入障碍。多元化兼并意味着企业要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往往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同时,企业以往的管理经验不一定能够顺利嫁接到新的产业当中。
第三,最重要的是,在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当中,有些企业没有考虑新进入产业与原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盲目跟风现象非常突出。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进入与自己原有产业毫无关联的网络或生物高科技产业,最终大部分公司的投资收效甚微,不但没有出现范围经济效应,反而拖累了原来的主营业务。
综上所述,多元化战略的范围经济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宜过分强调或夸大多元化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企业多元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决策者们在选择多元化成长模式时,必须对其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有足够的了解,必须充分分析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并购后,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价格,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规模扩大以后,由于企业对市场控制的加强,致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决定或左右该类产品的价格。垄断是产生市场势力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企业知名度的增加等也会给企业带来市场势力。
按照传统的观点,实现规模经济是横向兼并的主要原因,规模不经济又是限制兼并的主要因素。但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认为,规模经济和不经济并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只要没有显著的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兼并后形成的大公司的成本和兼并前各较小公司的成本相比,既不更低,也不更高,兼并仍会发生。因为兼并后形成的大公司具有市场势力,能获得垄断利润。如果一个大公司在成本上并无显著优势,一旦它制定高价、获得垄断利润,必定会导致大量新厂商进入该产业,使价格下跌,利润减少,该大公司甚至会因此而发生亏损,但只要它在新厂商大量进入前获得的垄断利润现值大于新厂商大量进入之后亏损的现值,兼并仍然是有利可图的。在下述模型中,施蒂格勒分析了竞争性厂商通过兼并而实现垄断利润的情况。假定,所有规模适当的厂商长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是相等的;新厂商自由进入,虽然进入该产业要花费的开支可能是相当可观的;该产业产出的需求是稳定的;该产业所使用的专门化资源(“固定要素”)不能转作他用。
设一产业满足上述条件,由处于长期竞争均衡中的无数相同厂商组成。每个厂商的短期成本线如图所示,AC是平均成本,MC是边际成本。现在,所有厂商联合起来形成垄断,成为一家厂商,原来的厂商成了这家垄断厂商的各个工厂,将总需求AR按比例分配给每个工厂。相应的边际收益是MR。这样,产出已变为,利润是OCED部分所表示的面积。于是新厂商开始进入,兼并者(这家由兼并形成的垄断厂商)的各工厂按比例分配的需求曲线便向左移动,价格下降,利润减少。既然兼并者和新进入者都不能从该产业退出,那么要到兼并者达到恒常亏损的长期均衡水平时,竞争对手的进入才会停止。
图2-1 施蒂格勒模型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却很重要的结论:从垄断利润和垄断亏损的现值之和为正的意义上说,旨在垄断的兼并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如果新厂商的进入不是太快,兼并者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获得垄断利润;虽然厂商进入以后兼并者将永远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现值不一定大于以前获得的垄断利润。所以,解释在上述条件下的兼并的关键在于达到长期均衡所需要的时间。旨在垄断的兼并,其前景将会更好,因为兼并后的环境有利于兼并者增加净收益。
如果可以延缓或阻止新厂商的进入和扩张,那么兼并者自然可以长期获得垄断利润。如果进入的速度是价格和利润的函数,那么兼并者可以通过低价策略减少或放慢新厂商的进入,也就是说,以较低的垄断利润来换取较长时期的垄断地位。如果该产业的需求在增长,兼并者只需撤出较少的资源,如果需求上升足够快,就无需撤出投资;兼并者可以维持其绝对规模,但相对规模会下降。
如果兼并者的专门化资源是可转移的,投资就可以从该产业中撤出。所以,在最初的赢利阶段和以后的亏损阶段所达到的长期均衡点,将是兼并者对该产业的投资获得的竞争报酬率。
兼并收购以后,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价格。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市场变得不完全,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如上所述)或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知名度提高,消费者更多地选择知名品牌,从而它有可能提高其产品的价格。而且大企业往往在信誉、质量、售后服务、产品的差别化等方面都优于小企业。
依据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资料,企业市场垄断程度的提高,主要是企业的兼并行为所致。表2―3中的三组研究数字表明,无论是企业兼并高潮期间还是高潮之后,企业规模越大,兼并行为对这些部门垄断程度影响就越大。
表2-3 1957-1973美国大公司兼并行为对垄断程度的影响*(%)
*垄断程度按最大公司集中率表示。
资料来源:
S.Aaronovitch and M.C.Sawyer:“Mergers Growth and Concentration”.Oxford Economics Paper,No.27,1975: 136.
L.Hannah:“The Rise of the Corporate Economy”.Methuen London.Second edition,I983: 23.
K.Cowling:”Merger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45.
随着垄断程度的加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为少数垄断企业所控制,垄断组织可能利用它们强大的垄断势力,通过垄断高价为手段,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根据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的研究结论,垄断程度越高的部门,垄断价格上涨得越快。在20世纪60年代兼并高潮之后的1969年12月到1970年12月这一年间,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的134种产品中有80%价格是上涨的;占有率在25 %―49%的140种产品有75%价格是上升的;占有率在25%以下的73种产品中只有65 %价格有所上扬(见表2-4)。
表2-4 1969年12月—1979年12月美国产品集中率与价格变动关系
资料来源:John Blair:“Economic Concentration,Structure Change and Policy”,New York.1972: 546-547.
尽管横向并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对企业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横向并购对竞争也有潜在的负作用,它受到政府的管制(《谢尔曼法》的通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此外,正如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所指出的那样,“横向联合并不是一种生意上常见而可行的长期策略。开始时以合并方式而变大的公司之所以能够维持利润,只是因为它们在合并之后接着又采取了纵向结合的策略。”
笔者根据理论观点的成熟性和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借鉴性,把新制度经济学的资产重组理论分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协同理论三部分,并分别在下面的2.2.3、2.2.4和2.2.5当中进行简单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