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绍兴工农业发展概况

绍兴工农业发展概况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工业概况清末民初的绍兴,工业极其薄弱。实业部对绍兴30年代某年的进出口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直到30年代,绍兴的进出口格局仍然是进口工业品,出口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二)农业概况绍兴依山带海,境内既有丘陵山地,也有水网平原,还有沿海沙田。[39]这些生丝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绍兴丝、绸两业的存续。

绍兴工农业发展概况

(一)工业概况

清末民初的绍兴,工业极其薄弱。绍兴孱弱的工业格局,可以从当时绍兴的进出口状况中概见。编写于1924年的《绍兴商业调查录》显示,当时绍兴的进口货物,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货物则主要是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绍兴的进口货,“以点铜、洋布为大宗,美孚煤油亚细亚煤油、英美公司纸烟、南洋兄弟公司纸烟及洋广杂货等次之”;出口货“以锡箔、绍酒为大宗,茧子输出年约数百万担”,茶叶出口年约数十万箱,“丝及棉花近年收成尚好,输出颇巨”。[15]

由于工业极其落后,作为浙江产棉大县的绍兴,居然直到1919年都没有能够对棉花进行深加工的纱厂,“本邑境内并无纱厂及棉业试验场”。[16]而绍兴周边的县份,比如萧山余姚,在晚清就已经创办了机器纺纱厂。[17]

绍兴落后的工业状况,直至20世纪30年代都没有改变。实业部对绍兴30年代某年的进出口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直到30年代,绍兴的进出口格局仍然是进口工业品,出口农产品与手工业品。表1.1是绍兴县在20世纪30年代初某年的进出口统计。

表1.1 20世纪30年代初绍兴县进出口贸易商品[18]

从表1.1中可以看出,绍兴进口的物品要么是煤油、布、纱这样的工业品,要么是米、糖这样的绍兴当地生产乏力的产品;绍兴的出口货物则主要是锡箔、茶叶、鲜茧、绍酒、纺绸这样的农业品或手工业品。

(二)农业概况

绍兴依山带海,境内既有丘陵山地,也有水网平原,还有沿海沙田。基于这种地理条件,绍兴农作物丰富,大体上丘陵山田适合种茶,平原水田适合植稻,海滨沙田适宜栽棉。

1.粮食

表1.1显示,绍兴每年要从外地进口大量的粮食。绍兴是一个人地关系比较紧张的县。“绍兴人口众多,五谷出产虽丰,尚不能自给,即在十足丰年时,亦仅及全年需要额之半,若遇荒年,则二三折不等。”[19]不足之米,不得不向外采购,或是从本省的金华、衢州购米,或是自外省的芜湖无锡等大米市采运,或是向上海宁波购进西贡米和暹罗米。

绍兴属于稻作区域,在谷物种植方面,以水稻为主。水稻之外,绍兴还种植一些豆麦作为杂粮。绍兴啸唫乡的海滨沙地,“除棉花外,首推豆麦为大宗”。这些豆麦,历年以来都由米行收买贩运。[20]当绍兴本地粮价较低时,豆麦这样的杂粮便会被贩到宁波销售,如果当年米价上涨,豆麦价格亦随之上涨,便不会有外销宁波之事。[21]

绍兴所产其他各类粮食作物甚多,其种类可以从表1.2中概见。

表1.2 1911年会稽县谷米杂粮菜蔬瓜果产额一览[22]

续表

2.棉花

绍兴地区的棉花种植开始于宋元时期,当时绍兴是浙江木棉提举司驻地,[23]想必棉花产量定不在少数。伴随钱塘江水道之变迁而出现的绍兴北境沿海之沙地,由于其土质适宜植棉,不宜种稻,遂成为棉花产地。“浙江负山带海,沿海沙地皆宜植物。棉每岁出产甚富,其色纯白。”[24]民国时期,绍兴县与其邻县余姚是浙江主要的棉花产区,“现今浙省产棉最丰之区,仅有绍兴及余姚。浙省有名之花,仅绍花及姚花,其他各县皆所产无多”。[25]

绍兴县棉花每年四月下种,八月成熟,一年采二三次至三四次,其丰歉取决于天,“旱固为灾,入秋风雨则受害更巨”,“丰年每亩可得百数十斤至二百斤,歉岁每亩只三四十斤或十数斤不等”,而毫无收成之年亦有之。[26]根据商会对绍兴县产棉大镇安昌镇的调查,该镇有棉田四十万亩,“丰年(十二分收成)每亩出花一包,计重一百二十斤”,1924年为棉花歉收之年,只收得“十成之二三”。[27]

棉花产量受自然气候影响甚大,各年丰歉悬殊,“沙民遇乐岁则含哺鼓腹,一遇天灾未有不立形冻馁者”。[28]故而气候恶劣之年,沙民便有可能群聚闹荒。1911年绍兴地区灾害严重,山阴西塘外之沙地棉农便群聚于当地巨富大绅之家,索米取洋,要求地主出立免租票。[29]

随着晚清到民国的演进,绍兴农民种植、收获棉花的方法也在改进。到20世纪10年代末,绍兴的棉田开始采用菜饼作肥料,收取棉花不再使用木车,改用铁车,轧棉之法改用火车轧棉。[30]绍兴的棉种以南翔、大浦两种为多,这两种棉花的纤维不如美棉的细长,因此曾有人建议在绍兴引进美棉。[31]

3.蚕桑

绍兴县亦产茧,而且产额不在少数,“蚕茧为绍产之大宗”[32],按照表1.1,绍兴县一年出口鲜茧65000斤。不过,若将绍兴产额与邻近的新昌、嵊县之产额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33]

蚕桑事业的基础是桑树的种植。按照宣统三年(1911)《会稽县劝业所报告册》,会稽县植桑区域为东南部山区,此地与嵊县、诸暨相邻,宜于种桑,面积二千四百余平方里,有蚕户七千三百三十七户,约一万五千余口。每年出产桑叶一百八十五万二千五百斤,产蚕茧约十五万三千七百斤。[34]

山区具体的植桑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桑树并非种植于急斜之山地,而是种于平地,当地有俗谚“平地桑,高山茶”。[35]第二,此间桑树培植有与他种经济作物混植之情况,“茶园中每隔三四丈栽乌柏一株,乌柏之下栽桑,桑之下栽茶,茶株下复栽玉蜀黍、小麦、甘薯”。[36]

绍兴南部山区植桑自是实情,不过绍兴县北部滨海沙地之中,也有桑蚕事业的发生,南沙“绵延数十里,遍植桑树,盛产蚕丝”。[37]“绍萧南沙一带地方,出产以丝棉为大宗。”[38]

与邻近的新昌、嵊县、余姚、上虞等县相比,绍兴的茧业还有一不同,即新、嵊、余、上等处茧农习惯于在蚕茧结成以后,直接售卖鲜茧,而绍兴县的茧农直到1919年尚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缫丝习惯。[39]这些生丝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绍兴丝、绸两业的存续。

4.植茶

绍兴在中古时代便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中古绍兴日铸岭所产的日铸茶,为当时著名茶叶,被后人称为“开千古饮茶之宗”,被欧阳修誉为“两浙第一”。当时绍兴城内卧龙山所产的瑞龙茶(亦称卧龙茶),也是名震一时的名茶。

清末民初绍兴最负盛名的茶叶是平水茶。平水茶是一种专门销往海外的茶叶,其产生背景是鸦片战争后的国门大开。五口通商之后,在国外市场大量需求的刺激下,绍兴及其附近诸县所产毛茶,集中到会稽县平水镇精加工,制成圆形珠茶,远销海外,这便是平水茶的由来。

平水茶的产地在绍兴、嵊县、新昌、上虞、诸暨等县的丘陵地带,其中以绍兴县植茶区域最广,亦以绍兴县的茶叶产量为最多。此区域全年平均温度适宜,降雨量适度,空气潮湿多雾,适合茶树生长。[40]不过,当地茶民植茶粗放,不施肥,不除草,更不剪枝防害,多在茶园内间作玉蜀黍、大豆、粟麦、高粱等杂粮,借资自给,[41]所以茶树的长势往往不佳。如表1.3所示。

表1.3 平水茶区产茶情况一览[42]

平水茶使用的是立夏前后摘取的鲜叶。平水茶的鲜叶,每年分两次采摘,第一次在立夏之前,第二次在首次采摘之后四十日进行,“故平水茶采期较他处为迟,茶叶亦销较劣”。[43]平水茶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外,在管辖平水镇的会稽县并不通销,“平水皆圆茶,不制长茶,不通销本地”。每年会稽县还要向外地购买大量茶叶,《会稽县劝业所报告册》载会稽县每年运入绿茶58000斤、红茶26500斤。[44]

(三)手工业概况

手工业品与农业品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绍兴当时的技术水准而言,是时绍兴的大部分手工业品,不过是对农业产品进行一些加工而已。如茶业是对东南山区茶树所产茶树叶的加工,酒业是对糯米的加工,丝绸业是对生丝的加工。清末民初绍兴手工业到底有多少门类,我们可以从20世纪30年代的统计资料(表1.4)中略见一斑。(www.xing528.com)

表1.4 绍兴手工业一览[45]

续表

1.茶业

茶业是对茶叶的加工。这种加工由绍兴的山户(茶农)与茶栈共同完成。茶农采摘的鲜叶,需要经过初制,才能卖予茶栈进行精制。初制主要是指茶农用茶灶把鲜叶炒干,并制出一定茶形。茶农(俗称山户)在初制过程中,为了改善茶叶的外形,获得较高的售价,会向茶叶中添加蓝靛、石青、抃煤等物。民国年间更有茶农采集木质枝叶,晒干“制成粗茶式样,掺入茶内,不但无茶之处,真伪莫辨,即产茶之地,习见茶叶者,亦难认识”。[46]

表1.5 20世纪30年代平水茶栈分布[47]

茶农制成的毛茶,被茶栈收购后,要再加工精制,方可运往上海出售给洋商。茶栈分为洋庄茶栈与土庄茶栈。所谓洋庄茶栈,顾名思义即是与上海的洋商有较多经济联系者,这种茶栈往往有上海经营茶业的大资本家的股份,资金雄厚,信息灵通,规模较大,生产能力强,一个茶季,能精制成品茶五六百担。土庄茶栈,“一则资本薄弱,二则又无政治上的靠山”[48],他们在茶叶采摘季节,无力以付现的方式购买大批毛茶,需向茶农赊购,他们加工能力远小于洋庄茶栈,一季只能精制二三百担。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土庄茶栈“在制造过程中,以粗茶轧碎,和以糯米糊制成珠形,再加着色,以次充好,售价较洋庄便宜”。[49]在土庄茶栈的“示范”下,其他商人纷纷效尤,严重损害了平水绿茶的品质形象,使平水绿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口低迷。

由于茶农和茶商向茶叶中添加染料、杂质,导致平水茶叶的外销贸易屡受挫折。出于各自的目的,国家官员和部分茶商多次要求禁止茶叶着色,这一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将会在后文展开。

2.绍酒

绍酒是“我国最著名的,产酒量之巨,行销之广,任何酒类都够不上他”,在国货酒类中,名列第一。[50]绍酒“为我国百酒之冠,自古有酒王之尊”。[51]绍兴黄酒如此有名,绍兴酒业的规模自然也大。根据1918年的商会调查资料,该年绍兴府全部黄酒缸数为76153缸,其中绍兴县的黄酒产量为60710缸。

1918年绍酒缸数调查[52]

绍兴:六万七百十缸,出运约半数;

萧山:二千四百八十七缸;

诸暨:一千三百六十二缸;

余姚:一千三百九十三缸;

上虞:一千七百六十缸;

嵊县:四千五百二十九缸;

新昌:一千八百九十三缸;

共计:七万六千一百五十三缸。公卖费,共收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九十八元,每缸八元三角六分出运。

在绍兴县域内,生产黄酒较为集中之地有三,分别是东浦、阮社和湖塘,其中以东浦最盛,“该村有三千多住户,三分之一是酿酒的”。[53]这几处之所以能成为酿酒名区,一是因为它们离鉴湖较近,二是因为它们附近产糯米较多,不必远求原料。[54]绍兴有一些酿酒业发达的市镇,柯桥镇即属此类,该镇以酒类为生产大宗,盛产黄酒和烧酒。[55]自清初,柯桥镇的酿酒业便驰名全国。[56]

绍兴酒业所需糯米,主要购自外地,特别以无锡为最,“绍兴酿酒所用糯米,多半取之锡邑”。[57]酿户并非自己直接向外地米商购米,而是委托那些经营“长路粮食”的米行进行采购。[58]

3.锡箔业

锡箔即是有一层薄锡涂于表面的纸,旧时迷信鬼神之说者,将锡箔折成元宝状,于祭祀先人时焚烧。由于旧中国迷信盛行,故而社会对锡箔的需求量巨大。不过,据一名绍兴本地人回忆,绍兴产的不少锡箔是出口给东南亚佛教国家的。[59]

锡箔业是近代绍兴县的支柱产业,大量劳动力恃此为生。“绍兴僻处浙东,素无著名土产足以营销境外,吸收金额。贫民恃以生活者,仅箔酒两宗,而业箔者尤占多数。”[60]绍兴城内以此为生者众多,故而绍兴有“锡半城”的称号。

箔铺和箔坊是生产锡箔的机构。箔铺与箔坊,性质不同。箔铺介入锡箔生产的全部流程,从箔铺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是完整的锡箔,而箔坊只涉及将锡锭打制成箔页这一个环节。箔坊分为两类,一类箔坊是箔司自己设立的,另一类箔坊是箔铺设立的。箔铺设箔坊打造锡箔,这一事实可从1911年绍兴赵宝记的说帖中知晓,“窃商向开赵宝记箔铺为业。缘商等箔业打造箔锡,必须另设作坊,雇用作司,将锡付交该司打造。俟打就,由该司逐日来店掉换”。[61]

4.酱业

酱业是绍兴的重要产业,按邵力子的说法,绍兴“做酒靠酒缸,做酱油靠酱缸,染绸布靠染缸,只管在三只缸里兜圈子”[62],这一方面显示绍兴工业的落后,另一方面则表明酱业在绍兴地方经济中的重要性。

据统计,1927年绍萧两县共有酱坊19家,[63]次年两县酱坊数量略有减少,还剩17家。[64]显然,绍兴县酱坊的数量是很少的,但是由于酱坊往往家资丰钜,所以绍兴酱业的整体规模很大,“该业户数不多,规模很大,利润甚厚”。[65]

绍兴酱园的产品主要是酱油、腐乳和绍酒。绍兴酱油的生产与别处的生产方法并无不同,都是“以豆麦汁及盐三种原素之混合,经过若干时日,若干工艺”而制成酱油,不过绍兴的工艺较为精良,“远驾于各地酱坊之上,故销路日广”。[66]

5.丝绸业

与酒业、锡箔业等行业相比,绍兴的丝绸业的规模与产值要小得多,不过丝绸业对绍兴部分市镇而言,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绍兴生产丝绸较多的地方主要有下方桥和华舍,华舍附近的后马、蜀阜、板桥、张溇等几个村也生产一些丝绸。[67]

绍兴所产的丝绸,可分为“绸”与“缎”两种。绸是直接用生丝织造,织成后要经过煮熟、拷打、染色等加工程序才算最终完成。“缎”是用煮熟、染色后的生丝织成。“绸”被绍兴当地人称为“熟货”,“缎”被绍兴当地人称为“生货”。华舍镇织就的丝绸主要是“绸”,离华舍不远的齐贤乡以生产“缎”为主。[68]

丝绸自然是由机户生产。绍兴的机户,一般不大。小机户只有一张织机,大的也不过五六张。小机户是自己生产,大机户除了业主自己生产外,还要聘请若干伙计。机户织成丝绸后,为了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机户的产品区别开来,会在绸幅的末端写上一个字作为标志记号,如“圭”“泉”“夯”等字。[69]在绍兴丝绸业的全盛时期,全县共有机户3800余户,织机7400余台。[70]

丝绸的生产,对于绍兴禹会乡的华舍村具有重要意义。丝绸的生产吸引大量客商前来收购,绸庄为了生意兴隆,殷勤接待外地客商,烟赌奉陪,花天酒地。华舍镇因此“市肆林立烟花赌窟,应有尽有”,竟有“小上海”之称。[71]华舍绸商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仅组织了名为华舍观成堂[72]的绸业组织,还出钱供养了一支保卫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