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和竞争作用所支配的复杂系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人与自然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的互动协调过程,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与人地关系的协调稳定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甘肃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之一,长期以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贫困—人口—环境”的PPE恶性循环怪圈的制约与影响。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甘肃生态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抉择。一方面,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在逐步增大;另一方面,强劲的区外需求又给甘肃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依托资源特别是新能源开发,培育战略性生态产业,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现区域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观念、机制、贫困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经济弱势与边缘地位等诸多原因,甘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呈现明显相关关系,相对于生态环境承载力而言,多数地区已是人口和经济超载,不同区域普遍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财政资金严重短缺、扶贫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医疗条件差、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
面对我省欠发达、欠发展的现实,甘肃如何在保证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打破PPE恶性循环造成的贫困陷阱,如何促进传统经济社会向良性循环的生态化经济社会转变,如何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等诸多系统和各要素之间协同并进的整体可持续发展,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难点问题与关键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省特别是资源型区域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优化资源开发空间结构,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尽快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这不仅是关系到我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能否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发展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的建设、边疆安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战略问题。(www.xing528.com)
由此不难发现,笔者提出的“生态立省”战略,其本质就是在明确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强调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多层次复合特征,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其自身所包含的子系统间的协同放大作用、催化作用和弛预变量的役使作用,凭借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甘肃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这一基本主张能够指导我们在建构不同经济系统时,确保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衔接,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态资源,使经济社会与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持最大兼容性。同时,作为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区域,甘肃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应该看到,甘肃区域性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的被扭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约束矛盾突出等等现实,主要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重视对西部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强物种多样性保护,实现特色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甘肃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在甘肃这样一个改革发展当前正处于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区域来说,通过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重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过程中明确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甘肃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