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水污染将进一步加剧。同时,湖北省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也因人为因素持续遭受侵害,对水循环的破坏已延伸到前沿环节,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0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2.7%,导致环境涵养水土能力逐步降低,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建立强有力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是实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水利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湖北省基本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跻身全国水利大省的行列,为国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防洪除涝保障体系。全省已累计加筑江河堤防11899千米,其中长江干堤1557千米,汉江干堤727千米。加之与之相配套的排涝闸站、分蓄洪区等工程措施,以及防汛通信、调度指挥系统等已初成体系。特别是湖北长江堤防经过连续几年大规模整治,普遍加高1.5~2米,加宽4米左右,堤基也变得更结实,达到了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标准。二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全省灌溉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蓄、引、提合计711.15亿立方米,现状供水能力547.64亿立方米。其中修建水库5838座,总库容489亿立方米,年均提供灌溉用水80亿立方米、发电用水120亿立方米、生活及工业用水10亿立方米,为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镇生活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水源保障。三是水土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8万平方千米。在河流、湖泊、水库上建立水质监测站59处,共建环境监测室10处,常年对江河湖库、取水口、省界河段、城市供水水源地等212个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并发布公报。全面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全省共发放取水许可证16000多个,审批水量570亿立方米,强化了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

但是由于湖北省区位、地貌、气候的特殊性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等客观原因,湖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的问题:一是水多为患。由于湖北省每年要承纳长江、汉江上游及洞庭湖、湘、资、沅、澧共130多万平方千米的客水,年平均过境客水多达6338亿立方米。虽然近几年湖北省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其他堤防的防洪能力仍然不高,全省防洪能力比较脆弱。同时,全省水库防洪安全隐患还相当突出,有1800多座水库存在病险问题,亟待整险加固。总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决定了湖北省仍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最重的省份,防洪保安仍是湖北天大的事。二是水少堪忧。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但人口的增加,导致湖北省人均水资源量减少,如湖北省开展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的1982年,人均水资源量为2053立方米,现在人均水资源量为1731立方米,减少了322立方米。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1980年全省工业、生活、农业用水总量只有33.2亿立方米,到2000年全省总用水量就骤增到270.5亿立方米,20年间增长了近8倍。这“一增”“一减”,使湖北省水资源供需难以平衡,水短缺之忧日益显现,全省现有重点缺水城市达20多个。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干旱,全省农田受旱面积分别达288万公顷、304.7万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88%、92%,干旱缺水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三是水脏、水浑成灾。1980年,湖北省污水排放总量仅为19亿立方米,2000年全省污水排放总量就达到67.8亿立方米,20年间增长了4倍。目前,全省中小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在4966千米的评价河长中,超标(超Ⅲ类)河段长度占评价河长的25.6%,涢水、蛮河、竹皮河、神定河等污染严重。长江、汉江沿岸城市存在岸边污染带。水污染已呈现出点状向线状、线状向面状、平面向立体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水污染将进一步加剧。同时,湖北省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也因人为因素持续遭受侵害,对水循环的破坏已延伸到前沿环节,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0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2.7%,导致环境涵养水土能力逐步降低,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具体分析湖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除湖北省特殊的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之外,更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陈旧。比如过去人们只注意到水的循环性,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才认识到水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认识到水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再比如,过去人们认为采取工程措施,修堤防、建水库,能根治水害、人定胜天,人水相争,造成了人水两害,现在才逐渐认识到自然规律不可改变,根治洪灾不现实,必须与洪水和谐共处,学会利用洪水,化害为利;还比如,过去由于工业和农业用水较少,供水不紧缺,人们对节水不重视,现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水增加,才认识到要建立节水型社会,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再比如过去排污量少,人们未意识到水资源保护问题,现在排污增多了,人们认识到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但从总体上讲,种种新的思想认识还未牢固确立,形成高度共识,在对待水的问题上,各种短视行为,予取予弃相当普遍、根深蒂固。(www.xing528.com)

2.管理体制不顺。多龙管水,人为割裂水循环环节,是水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2000年,湖北省随州原有两家水厂分属城建和水利部门,水利部门水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却只能用于工业生产;城建部门所属水厂水源缺乏、水质较差,却供给居民生活之用。2000年5月底,随州市总降雨量虽达480毫米,但城区30万居民用水两次告急,市委、市政府只能从几十千米外的水库调水进城,以解燃眉之急。2001年,随州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管理,两厂合并,虽然当年随州全年降水量也仅有532毫米,但通过合理调度,城区30万人用水无忧。两种体制、两种效果,充分说明了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的巨大弊端。这次新《水法》对原《水法》第九条作了修改,变水资源的分部门管理为统一管理,这一条相当重要。建立强有力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是实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3.运行机制不活。主要是水价问题。新《水法》第55条对确定水价的原则作了规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也明确了农业用水按补偿供水成本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的基础上确定。目前,湖北省水价普遍偏低,据统计,全省水库的农业、工业、发电用水水价只分别占成本的60%、70%和71%,加之水费征管渠道不畅,征收到位率低,致使供水单位长期亏损运行,成本都难以收回,水利工程良性循环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利用水价杠杆促进节水。总体上看,目前水价仍然是政府管制性价格,而管制性价格是扭曲的、不准确的,不能对水资源利用作出准确的导向和评价。一旦政府逐步放开水价,水资源马上就会“流动”起来,从而实现水资源新的供需平衡。因此,湖北省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缺水,只是由于目前水资源不能正常流转,加之管制性的水价,造成了水资源的短缺。

4.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总体上看,目前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以水污染为例,现在大家都看到了水污染加剧的现象,但实质上目前的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水污染防治法》明确环保部门为执法主体,负责排污口审批和排污费及超标排污费征收,水利部门负责江河水体保护,负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水量水质管理脱节,以致出现排污控制不力,治污难以进行的局面。建立健全湖北省节水、水资源管理保护方面的水法规已是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