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繁育柞蚕原种和原原种?

如何繁育柞蚕原种和原原种?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在烟台地区行署林业局、烟台地区崑嵛山林校、山东省方山蚕校、山东省方山蚕业研究所、山东省方山柞蚕原种场从事蚕业技术推广、教学、柞蚕选种、柞蚕良种繁育工作。我们山东省方山柞蚕原种场是山东省唯一的柞蚕原种场,主要生产柞蚕原原种、原种和少量的普通种。柞蚕原原种是蚕种的老祖宗,柞蚕种在繁育过程中同一个品种分设2~3个品系,同一个品系又分设2~3个亲系。

如何繁育柞蚕原种和原原种?

潘传荣

潘传荣

潘传荣 山东省烟台桑蚕原种场生产科原副科长,副总农艺师

潘传荣,1959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蚕桑系。1991年任山东省烟台桑蚕原种场生产科副科长。曾在烟台地区行署林业局、烟台地区崑嵛山林校、山东省方山蚕校、山东省方山蚕业研究所、山东省方山柞蚕原种场从事蚕业技术推广、教学、柞蚕选种、柞蚕良种繁育工作。“柞蚕优质原种配套技术规范的研究”获山东省199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首位),“柞树修剪管理新技术的研究”获1998年度烟台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首位),“柞蚕卵感光与出现滞育蛹的研究”获山东省1989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二位),“柞蚕卵期控光解除滞育蛹的方法”在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二位),“柞蚕多丝量新品种‘方山黄’的选育研究”获山东省199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首位)。撰写论文35篇,在国际野蚕学会上以及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其中7篇获省级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柞蚕多丝量品种‘方山黄’选育研究》被国外权威期刊《农业索引》1992年第1期摘录。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们山东省方山柞蚕原种场是山东省唯一的柞蚕原种场,主要生产柞蚕原原种、原种和少量的普通种

我于1936年1月出生在四川平昌县。我小时候家庭比较富裕,6岁就上了学,小学是在本镇上的。初中是在达县石桥乡宝善中学上的,高中是在四川省巴中中学上的。

1955年,我考上西南农学院蚕桑系。我们西南农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几所院校调整组建的,有8个科系。我读的是蚕桑系蚕桑专业,学习内容以桑蚕为主,柞蚕只是一门辅助的课程。我小时候家里养过蚕,但没有实际操作过。桑蚕要经过好几次实习,第一次是在学校进行养蚕制种的教学实习,1958—1959年又到农村去进行生产实习。

我们学校主要收的是西南地区的学生。那一年我们入学的时候,班上共有31名学生,毕业了28个,被分配到12个省市,而我被分配到山东。到山东省人事厅报到后,我被分到烟台地区行署林业局。工作后不久,我就被调到崑嵛山林校任教师,主要教蚕生物学、蚕病学。1962年林校撤销后,我被调到了山东省方山蚕业研究所,1963年被调到山东省方山柞蚕原种场。我们山东省方山柞蚕原种场是山东省唯一的柞蚕原种场,主要生产柞蚕原原种、原种和少量的普通种。不同时期也生产部分桑蚕原种和桑蚕普通种。我初来任技术员,经过工作锻炼,个人的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1983年任柞蚕室副主任。1985年被提为方山柞蚕原种场副总农艺师,享受副场级待遇,负责全场桑蚕、柞蚕生产技术。

方山柞蚕场繁育出来的柞蚕原种不光本省说好,连东北也都夸说方山出的原种好

蚕种生产分为三级繁育制度,即原原种、原种和普通种(供蚕民养缫丝茧)春秋两代为一级。

柞蚕原原种是蚕种的老祖宗,柞蚕种在繁育过程中同一个品种分设2~3个品系,同一个品系又分设2~3个亲系。原原种制种根据生命力的强弱和其他因素采取不同的交配形式。当生命力强时为纯化某些性状可采用同亲系异蛾区交配,当生命力较弱时采用异亲系异蛾区交配。有时为了复壮可异品系的异蛾区交配单蛾采种,幼虫期单蛾饲育,各个发育阶段严格选优去劣。分群体淘汰——系统观察性状表现和生命力强弱,在卵、蚕、茧(蛹)期整区淘汰。个体淘汰——把体质弱、个体小的卵、蚕、茧、蛾在各期随时进行淘汰并记载清楚。一人放养春30蛾左右,秋60蛾左右。

柞蚕原种以小组为单位采种,春制种采用同品系内异亲系交配,秋制种采用同品种异品系交配。春蚕饲养20~30蛾为一组,秋蚕以100蛾为一组饲养,淘汰不如原原种严格。一人放养春60~80蛾,秋250蛾左右。我场生产的原原种除少量留着继续繁育原原种外,大部分供本场繁育原种用,繁育出的原种茧供本省普通种场和农村育种点繁育普通种用。

蚕的微粒子病是蚕茧生产的大敌,危害极其严重,也是个全国性的问题。桑蚕的微粒子病在20世纪60年代基本控制住了,柞蚕的微粒子病有部分地区至今仍未解决。方山柞蚕原种场20世纪50年代柞蚕微粒子病相当重,60年代中期控制住了,到70年代彻底解决了。防治微粒子病最重要的是蚕种母蛾检查,杜绝母体传染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再一个就是在放养当中要注意严格消毒防病,避免互相传染,及时淘汰病弱小蚕。只有这几个方面做好了,才能奏效。

(右)进行单粒称茧操作,1989年,烟台(www.xing528.com)

方山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它是个孤山,山上养的蚕或山下养的蚕,两个是绝对分开的。蚕种场用山上的柞岚,有3200多亩,柞树都是人工种植的,十亩地一方,方与方之间有大道或有小道分开。柞树横看起来成行,竖看起来也成行,种植是挺规矩的,应该说那是前人规划得好,是搞生产或搞科研的好地方。柞树株行距适当,树枝互不连接,光线充足,柞修剪得比较好,柞叶的品质也好,适于养蚕。这里的柞树都是养柞蚕最好的品种——俗称麻栎,这个品种叶质比较好,育出来的蚕种也比较好。

饲料的调节上,柞叶本身就比较好,柞树修剪质量也比较好,适合蚕生长发育的要求。柞的喂食控制得当,蚕就长得壮而不胖,体质好。蚕种质量好,哪里都想要。老话说,蚕种是从北方往南方走,结果方山柞蚕场繁育出来的柞蚕原种不光本省说好,连东北也都夸说方山出的原种好。我场春制的原种卵大概接近一半都卖到东北,打破了柞蚕种由北向南流动的惯例——过去是山东从东北去引种,后来改变方向,山东种销往东北去了。方山蚕种质量提高,蚕民就欢迎,虽然相对来讲定价较高,但是蚕民都愿意要。

柞蚕品种的选育当中搞得比较好的就是“方山黄”,后来成为我们山东柞蚕的当家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茧层率比较高

我1975年在蚕场结合生产搞了部分研究,主要研究柞蚕品种选育。柞蚕品种的选育当中搞得比较好的就是“方山黄”,后来成为我们山东柞蚕的当家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茧层率比较高,新品种鉴定时专家检测的茧层率达到14.94%。不光茧层率高,而且生命力比较强,出丝率也比较高,所以说这个品种深受欢迎,不光是山东,甚至东北也引进不少。该品种1990年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还有方青302、305、309作为内部品种保留,被当作选种材料。对柞树的砍伐和修剪、老柞树蔬枝等也做了些实验研究,改良叶质,提高产量,消毒防病。对于药品种类的选择、工具改革也做了些实验,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效率

栖霞县属柞蚕二化性地区(一年春、秋两次放蚕),春蚕收茧后接着羽化出蛾制种,秋蚕大面积放养缫丝用的原料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条件的改善,20世纪70年代,春蚕收茧后蚕蛹不出蛾(不羽化),导致秋蚕缺种,致使秋蚕严重减产(丝厂缺缫丝的原料茧)。

那时栖霞县春秋两季召开蚕业生产动员大会,都会邀请我去讲生产技术课。关于大面积发生滞育蛹的问题,我们提出来讨论研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由同一个制种单位制出的同批蚕种,分到不同的生产队的蚕室暖种孵蚕后,同时又在同一个山坡放蚕,结果邢家庄生产队秋制种时发生大批滞育蛹(不羽化),而前水夼生产队则无滞育蛹(全羽化了)。比较分析后,确认问题出在暖种期。调查比较这两个生产队的暖种处理,发现邢家庄生产队比较富裕,新建蚕房屋高大,玻璃门窗。天黑时生产队直接发电,直到夜里10点半停电,蚕室暖种用电方便,大灯泡很亮堂,光线充足。而前水夼生产队仍用原来的蚕室暖种,房屋矮小、纸糊窗,晚上照明仍是小油灯,光线很暗,其他技术处理温度、湿度等都一样。初步认为,发生滞育蛹的问题出现在暖期的光线上,为此根据卵期日光照长短设区做了重复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产生滞育蛹与否就是卵期光照长短决定的,日光照8~11小时就产生滞育蛹(不羽化),日光照少于8小时则产生发育蛹(羽化出蛾)。我们就采用卵期控光的方法来解决蚕蛹的滞育与发育的问题,实际上,为了获得稳定的滞育蛹卵期,日光照控在10小时以上,为了获得稳定的发育蛹卵期,日光照控制在7小时以内。以前认为柞蚕分一化与二化地区是由纬度决定的,实际纬度也与日照长短有关。

“柞蚕卵感光与出现滞育蛹的研究”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

199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

作为蚕业战线的老战士,我认为要继续努力,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复兴蚕业。

方山蚕场的柞蚕在全国是有名的,好些人都到那里学习过,吉林蚕业所的曹明荣、张德永到方山蚕场随我以师傅带徒弟形式跟班操作。还有山东农业大学的董兴纯,他是沈阳农学院毕业的,被分配到山东农业大学教书。后来学校派他到方山,叫我带他。再有一个是省蚕业干部,也是农学专业毕业的。为了很好地掌握熟悉山东的生产情况和柞蚕技术,也被派到方山来叫我带一带。还有烟台市蚕业干部开会的时候,也请我去讲一些柞蚕方面的生产情况和技术理论知识。1994年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有些学历不够或者中专毕业的同事也邀我去培训讲理论课。还有从外地专门来跟我学的。我场分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我作为老同志也对他们传、帮、带。外来学员也带来很多蚕业经验,互帮互学使我受益良多。

20世纪70至80年代,我国桑、柞蚕茧产量高,丝绸出口量大,创汇也多,对支援国家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技术水平提高,人造纤维用机械化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大增。蚕丝天然纤维虽然有品质优势,但需要经过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各个步骤,工序多,成本高,销售难,故蚕茧产量逐步下降。这也是世界蚕业的趋势,难以改变。

(中)与采访者合影,2015年,烟台

采访时间:2015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