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书文
徐书文
徐书文 原上海第六丝织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徐书文,1952年毕业于河南省蚕丝技术学校,分配到上海第一试验绸厂。1964年担任上海第六丝织厂(上丝六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主持军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降落伞、伞背包、708大型客机的固架材料和浮桥材料等。1966年年底主持开发我国第一代尼丝纺涂层阳伞。1970年任生产技术科科长,主抓民用产品。主要生产人丝立绒,出口欧洲有关国家以及中东地区。20世纪70年代后期,尼龙绸替代了御寒用棉衣的面料,滑雪衫风靡全国。1972—1985年,先后参加由纺织工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纺织品总公司、上海外贸公司组织的与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专业技术交流活动。1978年,组织开发生产全涤绡产品,成为销往美国的拳头产品,生产了近20年。1980年担任生产副厂长,1985年担任总工程师,主抓基础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1984年获上海市“三三一工程”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协作配套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获纺织工业部“军工纺织品协作配套管理先进个人”称号。曾为上海市静安区政协第七届至第九届委员。在《浙江丝绸》《丝绸》发表多篇技术性论文。1987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8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我1934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49年考入河南省蚕丝技术学校镇平织染部,1952年7月毕业,10月到开封教育厅等候一个星期,由当时的纺织工业部统一分配到华东纺织管理局报到。10月底进入中蚕公司下属的上海第一实验绸厂。
从1953年开始,实验一厂、实验二厂、勤丰缫丝厂三厂合并为国营上海丝绸厂。1966年年底,改成国营上海第六丝织厂,因为这个厂在新中国成立前有一部分是公营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它就成为上海第一家国营丝织厂。当时一部分为缫丝,一部分生产丝织品。织造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民用产品,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创汇;另一部分为少量军工试制产品。所以这个厂的生产是“军品”“民品”相结合,均属于计划经济产品。生产量的比例大致是15%~20%属于军工产品,大部分属于民用产品。该厂40多年了,总共生产了约2亿4000多万米绸,只有4000多万米属于军工用品,另有各类军工用品丝线约250吨。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规模还属于恢复时期,从两三百个职工开始开单班制,后改为三班制,职工为2000人左右,丝织机从200多台到70年代末增至近700台。厂址在上海康定路1007号。
我进厂后,短期在各车间实习劳动,1954年即参与织造车间的生产管理。为尽快掌握更多管理知识,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业余学校及企业管理培训班,学习相关文化、技术和管理知识。在“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思想指导下,在1954年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军品生产的启示下,不断学习、建立完善产品工艺、原料、设备、操作、试化验、质量标准等技术基础管理工作。30多年来持续参与、组织厂内外开展“一条龙”质量攻关活动。20世纪80年代又组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使我厂尼丝纺、人丝立绒获国家银质奖,全涤绡获国家金质奖,军工产品544锦丝格字绸(翼伞材料)获国家银质奖,18个产品获国家优质奖,28个产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左二)在第六丝织厂从事军工产品生产20年职工座谈会上发言,1991年,上海
我国过去长期按照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运作,基本是上面布置任务,企业遵照执行。后来也逐步开始摸索,搞一些批量的品种开发。1958年,外贸公司提供了两个人丝立绒的小样品。经过几年努力,我们攻克了倒绒、经柳等许多质量难关,使该产品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也扩大到200多台织机,年产量约200万米左右,一直持续了30年。坯绒经过精练、染色、定型、剪毛、上树脂、整理加工以后,有两种用途:可以制作各种色彩、印花的妇女服装,也可以做窗帘装饰。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国家及中东地区(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产品开始叫利亚绒,是从叙利亚引进的名称。人丝立绒产品当时只有我厂开发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外贸销量逐步扩大,上海第一丝织厂也开始生产。
一个产品的开发,带动了好多设备更新、服装更新
1966年年底,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提供了一把进口黑色尼龙阳伞,要求用尼龙丝开发这个产品。当时国内只有油布伞(体积大、分量重)及绸质伞、油纸伞。为了尽快开发此产品,由工艺进出口公司3人、合纤研究所3人、本厂1人(由我负责)成立协作小组。我们在军工产品生产的基础上,与上海化纤九厂(上海合纤研究所)共同商定,由外贸引进锦纶单体及部分纺丝零部件。刚开始时,各协作单位都缺乏生产尼龙产品的经验,纺制75D尼龙丝,用加捻工艺生产尼丝纺,经练染、涂层、定型、制伞后,质量一等品率很低,造成了不少的浪费。1970年,在“一打三反”运动中,我们这批人都受到了牵连。工艺品进出口公司3人为此被隔离审查,经过调查核实,后都被释放。调查组也找过我好多次,我跟他们明确地讲,新产品研发大家都没经验,新材料、新技术都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的,成功的也有,不成功、失败的也很多。所以这个产品经过长期的研发,终于形成21165尼丝纺和21175尼丝纺两大品牌,后改为无捻上浆工艺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我们厂有一两百台织机在生产,后来上海好多家厂都生产了。尼龙阳伞很快替代了国内的油布纸伞,并且批量地出口到东南亚。尼龙绸逐步地替代了御寒用棉大衣的面料和毛料。20世纪70年代后期又催生滑雪衫、羽绒服走进千家万户,进而为各地大批引进锦纶丝原料、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发挥了一定的引领、导向作用。后来国产喷气织机、喷水织机也研发出来了。所以一个产品的开发,带动了好多设备更新、服装更新。(www.xing528.com)
1978年,上海抽纱进出口公司从意大利拿来一个小样品,后来取名叫全涤绡。双方协作开发,用68D涤纶长丝加捻生产一种绡类产品,开始全部是从联邦德国进口涤纶丝,后来少量从日本进口。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用上海金山石化涤纶厂、嘉定联华合纤厂生产的国产原料生产,我厂逐步扩大到近100台织机,生产了近20年。后来湖州又搞了有200台机器的厂,是抽纱进出口公司的定点厂,生产了十多年。我们厂里和湖州厂里生产的产品全部供应上海抽纱进出口公司,由他们委托其他单位加工,通过精练、定型、印花、染色、绣花(大的绣花机器,都是引进的,自动化技术比较高),制成大型窗帘产品,质量比较高,为当时出口美国创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企业争抢出口、抢外汇的状况开始出现。外地有个外贸公司在当地也搞了一个厂,仿制全涤绡。我退休以后,这家工厂曾经请我去。我到现场了解了其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情况,发现其价格也偏低。这种急功近利、不思创新、只求仿冒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我没有留下,也不愿意留下。
20世纪80年代,我厂试制了不少仿真丝产品,效果不是最理想,形成规模生产的很少。这个有多种原因,当时主要是国内原料生产供不应求,质量水平低,很少把品种开发放到议事日程上。另外,品种开发,像暗盒绒,就是原来为照相机遮挡光线的一块小绒布,过去都是靠进口的,价钱昂贵。保定有一个暗盒厂一度与我们厂合作,也逐步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来福州有一家暗盒厂又来求助我厂支持。唉,又是相互打架抢市场,打到最后,因为新的照相设备出来了,老的照相机就自然淘汰了。其他如申立绒、华达呢等搞了好多产品。总而言之,形成大量生产的不多,后期可能情况就变了,因为事物会逐步得到发展,品种质量会得到改善。
上丝六厂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第一家国营厂,军工产品全国只有本厂生产
我厂从1952年就开始贯彻“军民结合,军品优先”的生产方针,为支持国防现代化,走过了漫长的“学”“创”结合的道路,近40年共研发生产军品约360余个品种,列入国家定型标准的有60个品种。大部分产品除有严格外观质量标准要求外,还有强度、伸长度、厚度和透气量等物理指标。20世纪50年代以蚕丝为原料研制生产的411平纹绸、413格字绸等多个产品,为空军用降落伞、引导伞、投物伞、照明伞等填补了空白。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厂以合成纤维(锦纶丝)为原料研发生产空军、空降兵用伞衣材料,这种材料以其高强度、低伸长、重量轻为优势替代了蚕丝产品;并逐步为海军气垫船、陆军浮桥高长毛绒材料、防化兵用服、航天用伞、宇宙服、海水淡化用料、708飞机骨架材料、卫星配套材料、大型计算机消静电材料、橡胶制品骨架材料等多行业开发产品。这些产品被统一列为军工产品(特种产品)。70年代中期也为支援越南、古巴、柬埔寨等国家研制生产了一批锦纶丝吊床、降落伞、照明弹等配套材料。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研发军工产品的特点为:品种多,批量小,要求高,效率低。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厂也逐步具备了一定的应变能力,为各军兵种及科研单位甘当配角,做出了贡献。
(二排左三)优质先进表彰会
国产涤纶欠伸丝试用座谈会
1964年,我任技术科副科长,专职负责军品研发生产,在组织原503、508、509锦丝绸由试制逐步转为批量生产的同时,承担开发601、602锦丝格子绸和520锦丝帆绸(代替原棉布降落伞包)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军品生产另配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我主管技术科全面工作,主要负责民用品生产。军品中若遇重要突击研发生产任务,还是由我以技术科科长或生产厂长名义统一协调组织全厂各方力量来完成。例如,80年代为“八一跳伞队”、森林消防用研发高强度、小透气量的544锦丝格子绸(翼伞用料);又如1983年11月18日,市国防办下达国防部部长张爱萍指示,限时在20天内生产2000套(1万米绸)58021涤纶抗静电服,为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三三一工程”配套,我立即组织全厂相关技术力量,夜以继日地投入生产,提前2天完成坯绸生产任务。1980年年底,我任副厂长,全面主持全厂的生产管理工作;1985年年底,任总工程师,实际上还是负责抓基础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
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88年
我先后会同有关职工在织机上试成并推广停经片踏脚装置,在织机上试成并推广“龙带”缓冲止梭装置,在丝绒织机上试成并推广双幅撑刀割边装置,在络、并、拈、摇机上采用氧化铝导丝器,把当时国防尖端材料F 4(聚四氟乙烯)薄膜引入浆丝机包覆锡林,减少浆丝拈搭;引进宝塔式卷筒机替代原纸芯线团机(卷丝容量由20克/只增加为250克/只);会同中纺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开发1515X型锦丝帆布织机;会同苏州丝绸技术研究所有关人员研制开发S801合成纤维浆料等。1975年,针对人丝立绒车间厂房破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职工劳动强度的情况,由本人拟定危屋改造申请报告,计划建造4层共600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车间及相关配套设备,投资500万元,经上级批准后另由他人组成基建班子,1976年动工,1979年竣工投产,此为本厂第一期老厂改造项目;1986年,又会同有关人员组织拟订第三期老厂改造方案,拟再建造6000平方米生产车间,配套相关生产设备,计划投资750万元,此方案实施过半,因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而终止。所有这些工作,都为改善企业生产环境、减轻职工劳动强度、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上丝六厂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第一家国营厂,军工产品全国只有本厂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央提出了“备战备荒”方针,要支持三线建设。我厂抽调了100多个人员,包括管理干部、各个工种的生产骨干人员,到四川的阆中帮助筹建丝织厂,生产军工产品。这个厂在1990年前后,一部分搬到成都,叫成都海蓉丝织厂,现划归空军管理。
我1993年退休以后,到苏州的吴江丝织厂工作了3年,帮助他们搞涤纶窗帘产品及蚕丝双绉生产;再后面3年,又到浦东民德纺织品有限公司,协助技术管理工作。该厂一个车间引进的设备是大型经编机,2米宽,用涤纶长丝生产经编产品;另一个车间有50台丝织机,生产涤纶长丝与绢纺交织提花产品,经过深加工成窗帘,自产外销。
采访时间:2015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