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熊
蔡雪熊
蔡雪熊曾先后在吴江华生纺织机械厂、吴江新民丝织厂、吴江印染总厂、吴江纺织工业公司、吴江丝绸工业公司工作。1984年3月任吴江纺织工业公司经理,10月组建吴江丝绸工业公司,并任经理。其间,提出了“抓两头,提高中间”“实施三轮技术改造”的发展策略,使吴江丝绸工业的经济总量占全县三分之一,丝绸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技术改造成为全国丝绸行业的典型,丝绸产品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1986年组建了吴江丝绸实业公司,为吴江丝绸行业组织和供应有关物资。组建了吴江丝绸质量检验所,专门负责全行业的丝绸产品质量和出口丝绸的检验。1987年担任吴江丝绸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工贸公司更名为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后成为2000年组建上市的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1994年5月至2015年担任吴江市丝绸协会副会长、会长,曾组织人员撰写行业调查报告40多篇及《吴江丝绸志》《吴江丝绸五十年》《中国丝绸年鉴·吴江篇》。1994年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2007年被授予江苏省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得中国丝绸协会颁发的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
新民丝织厂是由盛泽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合并在一起的,有一千多名工人
我是浙江绍兴人,生于1934年,今年81岁了。我出生于绍兴禹陵乡岸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3岁时就到江苏盛泽了,因为我外祖母和舅舅在盛泽经商,再加上日本侵华,局势动荡,所以我父母就带着我们从浙江绍兴来到江苏盛泽。我从小在盛泽读书,小学毕业之后便在一家水果地货批发店里当学徒,学做生意。
1958年“大炼钢铁”时,我从商业转到工业。当时这里有东西两个钢铁厂,我在西边的红旗钢铁厂里担任书记。“大炼钢铁”结束以后,在原址办了电动机制造厂,我就在那里担任书记。1959年电动机制造厂与盛泽的华生农机厂合并起来,我便在两个厂里担任副书记。
1960年9月,我被吴江县委组织部选送到南京省委中级党校学习,当时编在理论干部班,学习了两年半。其间,有半年到徐州市丰县农村参加“反五风”工作,也就是反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共产风、浮夸风。1963年回来之后,县委将我分配至整党工作队,一直在吴江太仓、常熟的有关乡镇参加“四清”运动。“文革”开始后的1967年2月,我返回原单位,直到1969年,我再从吴江被调到盛泽新民丝织厂,担任了4年的革委会主任。
新民丝织厂是由盛泽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合并在一起的,有一千多名工人。新民丝织厂主要生产丝绸、棉布,生产效益可观。
在“文革”中,生产不正常,厂内两派斗争激烈。也就是在这时候,我被调来当革委会主任,整顿工厂。为此,我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做两派人员的工作。其中,一个工作就是要解放干部;另一个工作是处理群众中的一些冤假错案。
在盛泽先蚕祠宣读祭文
1974年,我被调到盛泽镇委当革委会副主任、镇委副书记,主要分管盛泽镇的工业生产。盛泽的工业主要是丝绸。三大改造之后都是国营企业、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没有私营企业了,盛泽的这些国营厂都是县办县管。
当时镇上有几家能和杭州、湖州的大厂并列的大厂,分别是新生丝织厂、新华丝织厂、新联丝织厂和新民丝织厂,还有三个国营印染厂和一个乡办印染厂及多个服装厂。1993年是我们吴江丝绸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年生产5300万米真丝绸,占全国1/6,其中1600万米是乡镇企业生产的。
费孝通说的“日出万绸,衣被天下”,指的就是盛泽;明朝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面有个章节也写到盛泽丝绸兴旺发展的景象;盛泽镇西边明朝建造的石桥上,有一副描述丝绸兴旺景象的对联:“风送万机声,晴翻千尺浪。”所以,盛泽是一个丝绸之乡,吴江与杭州、苏州、湖州并称四大绸都。吴江的丝绸生产主要在盛泽,盛泽的丝绸发展一直以来都很兴旺。
1978年,我被调到吴江化肥厂担任了三年的党委书记。1980年,我又从化肥厂调回盛泽镇吴江国营印染厂工作了两年,1982年重回盛泽镇担任书记。盛泽镇的工业产值全吴江县第一,印染厂产值最高。1982年之后,我除了担任盛泽镇党委书记外,又兼任盛泽印染厂书记。这期间我经常到绸厂去了解生产运行情况,也拜师参加一些劳动,参与织绸。虽然主要做行政管理,但是我对织绸的工序也是有所了解的。
1984年3月,我被调到吴江纺织工业公司,它的前身是吴江纺织工业局。1984年体制改革,有些行政单位就变成公司了,比如吴江有五大公司:机械公司、化工公司、丝绸公司、纺织公司、轻工公司。纺织工业公司管辖全县的纺织丝绸行业。它的编制是事业编制,但是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因为体制改革,公务员的编制要收缩一部分,纺织工业公司的收入主要靠对下面国营企业、集体企业收管理费。公司下面建立了一个供销公司,组织原料、煤炭、钢材等供应企业,所获利润上交公司。
吴江的技术改造速度最快,设备型号最好、最先进,在全国具有典范意义
1984年,全国性的中国丝绸公司成立,江苏省丝绸公司的老总到吴江来,说省里建立丝绸公司了,吴江最好也建立一个丝绸公司。县委研究以后,当年10月,吴江纺织工业公司一分为二,建立了一个丝绸工业公司、一个纺织工业公司。所有的丝绸行业全部由丝绸工业公司管理,而纺织工业公司管纺织方面的一些工厂。由于吴江纺织主要是丝绸工业,所以纺织工业只是一块很小的部分。(www.xing528.com)
1984年10月起,我在丝绸工业公司担任经理,直到1996年退休。在丝绸公司工作期间,我做了几项工作,其中主要的是筹建吴江丝绸工业公司,建立各个科室。公司成立以后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丝绸行业的技术改造。因为丝绸行业是我们吴江的支柱产业,其经济总量占我们吴江经济总量的1/3,所以县委十分重视。
当时丝绸行业使用的设备是脚踏机、铁木机,第一轮技术改造是把脚踏机、铁木机改为全铁机。第二轮技术改造是窄改阔,就是把窄的门幅改为阔幅的;小卷装改为大卷装,也就是说K071、K091原来的筒子是很小的,改为大卷装,即从意大利进口PRP。第二轮技术改造提高了工效,优化了产品结构。第三轮技术改造即有梭改无梭,就是使用剑杆织机、喷水织机、片梭织机。通过三轮改造,工效提高了,劳动力减少了,产品质量提高了。
由于吴江的技术改造速度最快,设备型号最好、最先进,在全国具有典范意义,所以中国丝绸公司在吴江召开过两次全国技术改造大会,第一次在盛泽舜湖饭店举行,第二次在吴江的山湖饭店举行。
(右一)考察华佳集团广西生产基地缫丝厂
考察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丝织车间
新生丝织厂的40台片梭织机都是瑞士进口的,和服绸的织机是从日本引进的;新联丝织厂引进了200多台两种402意大利型号的剑杆织机;新华丝织厂引进了苏联的片梭织机和日本的喷水织机;新民丝织厂是全国第一家引进160台喷水织机的企业,后来又引进了500台喷气织机;新达丝织厂引进的是日本与德国的电脑绣花机。
除了技术引进方面,我们产品质量也很不错。1983年,杭州进行丝绸实物评比,吴江有9个品种参与评比,其中4个得了全国第一,震惊了全国丝绸业,特别是浙江这个丝绸大省。《浙江日报》连续发表了3篇文章,即“三学吴江”的评论员文章,并且组织浙江的丝绸厂家到盛泽来参观学习。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的丝绸质量又获得了“三金”“四银”和25个部优质产品奖的好成绩。
除了技术改造以外,我们还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即抓产品质量、数量以及企业管理。1994年,吴江丝绸的年产量达到5300万米,实现了每年增加500万米的可观产量。在企业管理方面,我们要接受一类、二类企业的评审,并保证中国丝绸公司以及国家各个部门的检查质量合格。
我在丝绸行业还做了几项工作
我在丝绸行业还做了几项工作。一项是我们跟江苏省丝绸公司成立了一个吴江丝绸工贸集团公司,吴江县副县长担任董事长,省公司的总经理担任副董事长,我担任总经理。经营期间生意比较好,但是后来中央有通知,行政干部不能兼职,所以副县长辞职了。省公司经过商量后决定由我兼任吴江丝绸工贸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个公司建立以后,为我们吴江丝绸行业上市打下了基础。1995年,工贸公司更名为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后成为2000年组建上市的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
另一项工作是建立吴江丝绸实业公司,这个公司是我们跟中国丝绸公司合资创办的。合资双方都很有诚信,所以公司建立以后经营得很好。当时建立的这个公司与我们国家在价格上有一定的双轨制关系,所以吴江丝绸实业公司的经济收入是很丰厚的。我们公司没有财政补贴,完全靠自己,所以建设好内部经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还有一项工作是建造盛泽舜湖饭店。1984年,我任盛泽镇党委书记的时候,就意识到盛泽镇的经济发展状态很好,来往客人很多,领导也常来,行业内的参观人员也很多,但就是没有一个好的宾馆。到了丝绸公司以后,我也没有放弃想要建一家宾馆的愿望,所以就跟盛泽镇的新领导商量建造舜湖饭店。土地使用的是盛泽镇郊区的一个蔬菜大队,舜湖饭店门前有幢招待所的大楼由盛泽镇政府作为投资,而其他的资金都是由丝绸公司来投入。舜湖饭店建起来以后,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如召开技术改造会议、同行联谊会等。
丝绸协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它的宗旨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服务于政府
我退休以后就到丝绸协会工作。这个协会是在1994年5月成立的,第一届的会长是我们县政协的主席,我担任副会长。丝绸协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它的宗旨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服务于政府。具体的服务是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申报项目、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行业人员的培训、对丝绸行业的调查研究等。丝绸协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完成了30多篇调查报告,每年有1~2篇的调查报告提供给政府、行业、企业参考。
我在1989年10月被评为高级经济师,1994年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2007年获江苏省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得中国丝绸协会颁发的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
我从事丝绸行业工作40多年,做了一些工作,与丝绸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丝绸行业是我一生的依托。
获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2016年,北京
采访时间:2015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