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如
吴融如
吴融如 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吴融如,1955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苏州丝绸工学院任教,承担教学工作40余年,直到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与苏州大学合并。曾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副院长。主讲“采暖通风给湿”“绢纺学”“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课程。曾翻译苏联教材《丝的工艺学》中的“丝织准备”部分,编写《采暖通风给湿》教材和《丝绸厂设计》教材第八章“空气调节设计”。主编的《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获纺织工业部1988年度全国高等纺织院校优秀教材奖;先后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区20多个大中型缫丝、丝织、印染厂设计湿式空调系统,并在多地缫丝厂改用下送上回空调系统。曾兼任苏州市丝绸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苏州市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苏州市制冷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和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60年,学校从江苏省划到纺织工业部去了,由纺织工业部领导,成立了苏州丝绸工学院
我生于1932年11月,老家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父亲在上海铁路局工作,母亲是家庭妇女。小学、初中都在金山老家读,高中在上海吴淞中学读。1951年考到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纺专业。华纺的专业分得很细,整个纺织是一个系,下面再分专业,学纺的要学点织的,学织的也要学点纺的。1955年毕业之后,我就到了浒墅关蚕丝学校,种桑养蚕和缫丝都有的。
当时,种桑养蚕是属于农林厅的,缫丝则属于工业厅。两个系统有矛盾,矛盾主要在于对学校的投资。工业系统钱多,农业系统钱少。有了矛盾之后,由省政府决定,一分为二,种桑养蚕一个学校——浒墅关蚕桑学校,缫丝一个学校——浒墅关丝绸工业学校。
1956年又增加了丝织专业,有丝,有织,就变成了江苏省丝绸工业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成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变成大专了,但是这个中专部分还是保留下来的。到了1960年,学校从江苏省划到纺织工业部去了,由纺织工业部领导,成立了苏州丝绸工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学校就从浒墅关搬到苏州相门外了,买了一些地,建了这个学校。后来,把华东纺织工学院里面的缫丝专业和无锡轻工业学院的纺织专业全部并过来,又把名称改为苏州纺织工学院。
1966年“文革”开始,无锡不并过来了,但把华东纺织工学院的缫丝专业并过来了。“文革”期间,苏州纺织工学院是很有名的。“文革”结束后,纺织工业部又把权放到苏州,由中国丝绸公司来领导,学校又改回苏州丝绸工学院。我从教研室主任到系副主任,再到系主任。1986年,我开始担任副院长。
江苏省丝绸工业学校刚成立时,增加了一个丝织专业,需要一个教织的老师。学校向省里申报,省里向部里打报告,说这个学校要有教师。部里下达通知,下到纺织工学院,要浒墅关派人去。我是学棉纺的,不知道为什么把我派去了,去之后,我就替丝织专业的一个老师翻译俄语教材。那个时候只有苏联的书,西方的书没有。这是一本关于丝的工艺学教材,我翻译了丝织的准备部分(棉织我也学过),翻译成讲义提供给老师。后来,浙江调过来一个搞丝织的教师。
国家规定所有教材必须采用国际单位制,英制的根本不能用,公制的也要取消
第一届丝织专业(中专)升上去了。按照教学计划,纺织需要有空调课程,空气调节、温湿度对产品质量好坏很重要。领导看我读书时学过空调,就动员我担任“采暖通风给湿”这一门课的教师。我那个时候就开始转到空调系统方面了。我又到同济大学进修,学一点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在这个学校里面学的主课,就是“采暖通风给湿”。后来到学校里教空气调节,自备讲义,自刻讲义,自己上课,这期间我还教绢纺。
在空气调节方面,我出了一本书。“文革”结束后,大学根据发展需要由纺织工业部统编教材,比如制丝的教材、纹织的教材、丝织的教材,包括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我的这本教材《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是在那个时候用的。接下来又同浙江丝绸工学院合编,我是主编,三个教师一起编了一本《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教材写好以后,我再统稿,弄好之后送到纺织出版社,后来纺织工业部给了我一个奖。
从某一年(具体哪一年记不得了)开始,国家规定所有教材必须采用国际单位制,英制的根本不能用,公制的也要取消,全部改用国际单位制。空气调节方面、供热方面、热力管道方面,以前都是公制的,那么这些公制的公式、参数、表格,全部要换算成国际单位制。比如说,热量以前叫大卡,现在不能叫大卡,要叫焦耳。电方面还好,没有多大改动,欧姆、瓦特、伏特等这些都没有改。热的方面改得最多。另外重量单位也要改,以前重量单位是用斤或公斤表示,比如买一斤或者两公斤。现在公斤只能代表物件的质量单位。而重量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重力,所以要用力的单位,用“牛顿”。两者有差别,重力加速度值为9.80米/秒2,即1公斤力=9.80牛顿,所以改得蛮多。我们就花了不少精力,把《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这一本书里边,有关供热的、锅炉的、热力管道的、空调的,以及所有公式、表格、参数,等等,全部改成了国际单位制。这本书是1982年统编的教材,1988年获得纺织工业部优秀教材奖。
我是1986年当副院长的,大概是1989年或者1990年我校被批准开设空调专业
(后排右二)郑辟疆先生铜像迁址落成仪式
项目方面,我主要还是搞设计,设计的地方蛮多的。就是丝厂、绸厂的空调系统,湿式空调系统有喷淋,不像现在的医院、商场、宾馆这些地方就是送送风(送冷风、热风的)。江苏省很多厂家都是我去搞的,其他省的还有如浙江德清的缫丝厂,安徽的黄山绩溪丝织厂、当涂丝织厂,还有一个将军县金寨县丝绸厂的空调系统,都是我去搞的。湖北一个少数民族,来凤土家族,有一个来凤丝织厂,我去给他们帮忙。厂已经有了,就是增加一个空调系统,重新造起来,为他们设计图纸。这个丝绸厂的空调系统跟其他工厂的空调系统不同,纺织系统都差不多的,不同的就是这个温湿度,因为它是丝织厂,同棉纺厂的要求不一样,这个我们都做了好多测定的。(www.xing528.com)
对于丝厂、绢纺厂、丝织厂的温湿度标准,包括夏天的标准和冬天的标准,我们都是根据调查,在厂里弄出来、总结出来的一个标准。纺织厂只要空调,丝绸厂、缫丝厂除了空调以外,都要有蒸汽的,所以我们这本书除了研究空气调节之外,还包含供热的内容。供热就牵涉到锅炉,牵涉到热力管道铺设的设计,所以这本书就叫作《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还有一个关于工厂设计的内容,好多地方有的厂已经造好了,要根据现场搞一套系统。有的学校里边就会出于工艺、电力、空调三个方面的考虑,组成一个设计组,先去考察地形,出可行性报告,再提出方案,然后再出图纸,根据这个图纸,再去请建筑设计院设计房子。空调由我来设计,主要是空调。
各个地方都要发展丝绸了,都要造丝绸厂了,学校便考虑成立一个班子,班子扩大了,又有了搞印染的设计。有丝厂、绸厂、印染厂,这里面的空调都是我一个人来弄的。后来,我们空调那边的老师增加了,增加了一个搞空调的张老师,我们就有两个人设计空调了。规模比较大了,大家分工,我搞这个车间,他搞那个车间。原来学校没有空调专业,就向教育部申请增加空调专业。我是1986年当副院长的,大概是1989年或者1990年我校被批准开设空调专业。这个专业不仅针对纺织厂、丝绸厂,还扩大为各行各业设计空调,比如商场的中央空调,以及医院、宾馆、商住楼的这些空调。我校这个空调专业基本上和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的这个专业是一样的。
现在,这个专业还在,并到苏大去了,放在物理学院。实际上空调是工科,物理是理科的呀,工科放在理科不是很合理。理科,比如物理专业,它培养老师,培养研究人员;工科则侧重于搞设计,要实习的。那怎么会并到物理学院呢?因为物理学院有一个热能专业,热能、锅炉什么的,空调作为冷的,热能作为热的,两个并成一个系,没有把空调专业放到工学院去。这个工科专业比较好,毕业分配比较好,本来应该放到工学院去才对,归口。
现在丝厂基本上都已经改成地下送风,这个还是符合规律的
原来的空调,包括丝厂、绸厂,都是上面风道,风送下来,下面回风,回进去,再到空调室里去处理。丝厂有一个特殊情况,煮茧子,都是蒸汽,缫丝时还要管子烘干,温度很高,散热量很大,工人都是比较辛苦的。冷风从上面一压下来,根据气流,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热空气再向上,这个冷风要吹下来,热空气一托,冷风吹不下来,这个反了,路线走反了。
后来,我把苏州第一丝厂改成在地下装风道,然后在每一个工人旁边,从地下伸出来,地下送风吹在人身上。吹出来之后冷风加一加热就上去了,上面回过去,下面送出来,这符合气流规律。这是第一丝厂搞成功的,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搞的,我是提出想法,给他们算好尺寸,全部在厂里面加工,效果很好。
全国缫丝厂的送风系统现在基本上都是这样,德清的技术科长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他叫我去德清缫丝厂改造。现在丝厂基本上都已经改成地下送风,这个还是符合规律的。
地下送风的成功,让我们开始思考丝织厂能不能改,因为丝织厂也是上面送风的,但没有缫丝厂蒸汽的热量,从上面送下来,这个距离很大,整个车间的空间,就是靠这些风来维持的。但是,空调主要是对人的,要舒适,织机上面只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就够了。上面的空间温度调节很好但没用,浪费了。后来考虑,丝织厂能不能够也改一下,挡车工旁边装一个送风口,织机下面也装一个风口,织机周围送出风,温湿度就达到了丝的要求。搞地下送风,可以节冷量、节风量、节投资、节运行费用,这些都可以节省。
那个时候我正好招了一个研究生,就是搞这个项目的。我和他一起出了一个方案,一起到苏州新苏丝织厂工作,他们划了几台织机给我。我们把原来上面风道的空气引到管道下面,引到工人旁边和织机下面,试下来效果也可以。我退休后,把做的过程、效果写了一篇文章登出来,介绍了一下如何节省冷量、风量、电量。正好,我们苏州市纺织工程学会开年会,我的这篇论文获得了一等奖,后来又得到苏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一等奖。
费达生,费孝通的姐姐,是丝绸界的元老,我们学校的副校长
费达生,费孝通的姐姐,是丝绸界的元老,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一个老太太,整个人身心扑在教育和丝绸发展上面。她认为,茧子烘得好,烘得坏,跟以后的缫丝和丝的解舒都有很大关系。她想,以前用热能来烘,现在好多地方都在用红外线加热,让我跟她一起弄,去测定。我们去买了一些红外线管,在实验室里按照烘茧的过程,用原来的温度烘好大批茧子,再去缫丝厂用,它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做了这一个试验,但是后来没有推广。
这个土法投资少,烘茧就造一个房子好了,用个炉子烧烧,烟道气把墙壁烘热,茧子放在里面。虽然用远红外线烘出来的效果是好一点,但是一套红外线的设备太贵了,要把这么多茧子烘干,投资比较大,费老先生也晓得用红外线可能推广起来有困难,那个时候科学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工作做了不少,文章也写了,但推广不开。
我1986年做行政工作,1992年退下来了。担任院长期间,我继续上课,科研工作没有去做。我爱人也是教师,在中学里边教数学的,也是我的好搭档,编这本《丝绸厂供热和空气调节》的时候,她把所有的数据全部换算成国际单位制,这个换算工作量很大的,那个时候没有计算机,只有一个计算器,是那种手摇的计算器,只有土办法,一个一个换算,热天也没有空调,她拿个扇子边扇边算,所以这本书她的贡献很大。
我1955年毕业,到1997年退休,教学工作没有停过,也没有跳槽过,从中专的教师,一直到大学的教师,最后再评上教授。培养的学生很多,现在学生经常来看看我,比如:钱小萍,就是浒墅关成立丝织专业之后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丝绸协会的会长杨永元,也是我的学生;给彭丽媛女士做衣服的设计师,是苏州丝绸工学院服装专业的学生。当然有成绩的人,都是后来在工作岗位上自己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作为老师,我们主要是在学校里传授了一些知识,为他们打了一些基础。
(右)在费达生家观看她的优秀作品得奖证书,1997年,杭州
采访时间:2014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