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毛纺到纺织科技:跨越历史的研究探索

从毛纺到纺织科技:跨越历史的研究探索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6—1984年统稿完成了《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的编纂工作。2000年主持国家“863”项目“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该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植物燃料研发及其在高档毛制品中的产业化应用”获江苏省201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出版《纺织科技史导论》。专业分工是这样的:毛纺在西北、棉纺在上海、针织在天津。

从毛纺到纺织科技:跨越历史的研究探索

周启澄

周启澄

周启澄 纺织教育家,纺织科技史学家

周启澄,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纺织系,1951—1954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陈维稷秘书。1954年留学莫斯科纺织学院。1959年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毛纺教研室任副主任。20世纪70年代参与创新设计了我国第一台毛纺细纱机器并投入应用,同时出版了《纺织变换齿轮优化设计》一书。1976—1984年统稿完成了《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的编纂工作。1987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织物会议上做“关于中国提花织机的历史与现状”报告。1997年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纺织史》。1994年离休后一直从事植物染料的现代应用。2000年主持国家“863”项目“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该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植物燃料研发及其在高档毛制品中的产业化应用”获江苏省201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863”课题组取得了14项发明专利。2003年出版《纺织科技史导论》。

1947年第二次进交大的时候,我就进入了纺织系

我是1923年出生的,老家浙江宁波,我的父亲是个公司职员。从我记事起,父亲都是在外地工作的。我从小长在宁波,20岁才来到上海。中学是在宁波的效实中学读的。毕业以后,想考大学,最高的目标是上海交通大学,结果就进了交大。那个时候交大还没有纺织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纺织工业都不发达,没有自己的纺织工业,私人有一些。我当时考虑到将来的出路,就选了交大的土木系

我是1941年9月份入校的,12月7日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就是12月7日晚上日本人珍珠港发动袭击,不久日本的部队占领了上海租界。交大在我进校时还是国立交通大学,日本人来了以后,改名私立南洋大学。我第二学期还是继续读土木工程。虽然交大改名为私立南洋大学了,但是,它还是继承以前的,什么课程都没变。暑假以后,南洋大学又改成国立交通大学了,当时好多同学都离开上海到西南去了,去上其他的大学。我家里没有钱,不好走也没钱走,所以我就回到老家浙江宁波。那年虚岁20岁,通过同学的关系去当小学老师,一直当到1946年。

因为我是交大的学生,还是向往交大的。于是我就写了封信给交大的教务长,教务长给我回信,说欢迎你回来,但是你已经休学五年了,所以希望你能参加入学考试,能录取的话愿意接收。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参加入学考试。我这一届报名的有七千人,录取五百,我考了第二名,被录取了。

我考虑是不是继续念土木系,那个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了,日本在上海等地有两百万锭的纺织厂都交给中国了。当时中国成立了一个很大的纺织企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纺公司)。我了解到中纺公司在上海非常发达,最吸引我的是中纺公司的职员待遇很好。那个时候觉悟也不是很高,就觉得纺织比土木吃香。我想我就转到纺织系吧,所以1947年第二次进交大的时候,我就进入了纺织系。开始是编到纺织系一年级,后来我拿了成绩单再去找教务长,教务长一看这个成绩不错,录取考试成绩也是挺好的,就同意我进二年级。所以我1947年读二年级,1950年毕业。

我毕业的时候还没有统一分配,而是国家介绍工作。我们纺织系毕业的有20个同学,当时由上海的纺织管理局负责。10个人留在上海,还有10个人到青岛。当时我想家在上海的同学都希望留在上海,反正我家不在上海,我从上海到宁波跟从青岛到宁波没有本质差别,所以我就报名去青岛,由青岛纺织局分配。我们去10个人,我被分配到第八(棉纺织)厂。

专业分工是这样的:毛纺在西北、棉纺在上海、针织在天津

我在青岛沧口镇第八棉纺织厂实习一年,没有具体的岗位。我首先参加的是扫车组,因为纺织厂机器运转了以后,短纤维、灰尘都会到机器里面去,机器一天运转下来就比较脏了,所以每天都要扫一次,把最重要的零件拆下来换新的。我先参加了这个扫车组,三个月以后去了平车组。怎么平车呢?就是纺织机器运转了三年以后,要把这个机器上面的东西统统拆掉,拆成光的架子,连机架子都要重新校正过,校正过以后把所有的零件一件一件再装上去重新开车。每三年一次,一台一台机器轮流的,这个叫平车。平车组就要讲技术了,比如我当时在细纱车间,一台机器有四百个锭子,每一边就有两百个锭子,必须要完全在同一个水平,垂直完全是垂直,水平完全是水平,都要人工调节,这个是比较高的技术。

第二年,实习期满了要安排工作。当时纺织工业部的副部长陈维稷(以前是交大纺织系的主任)是我的老师,他缺秘书,就把我调去了。1951年的冬天,我从青岛调到北京,一直干到1954年。那个时候国务院给了纺织工业部4个去苏联学习的名额,8个青年参加留苏考试。陈部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就推荐我去参加考试,我最后被录取了,就到苏联莫斯科纺织学院学毛纺。

我虽然已经学了7个月的俄语,但还是不行,我只能边讲边打手势跟苏联人交流。第一次见导师,他带我到车间里兜一圈,问,这个机器知道吧?不知道。那个机器知道吧?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去过毛纺厂,所以老师问我什么,我都不知道。导师说像我这个情况,最起码得读五年。最后我是三年零八个月结束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每天除了7小时用来睡觉、吃饭之外,全部的时间都在学习上面,特别是要狠补俄语。

1959年5月,我从莫斯科回来以后,就进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华纺)。华纺是全国重点大学,所以部里特别照顾。1958年开始学校新建了一系列的教研室,其中一个教研室就是毛纺,所以我就进去搞毛纺了。当时全国有三所搞纺织的学校,分别在天津、西安和上海。专业分工是这样的:毛纺在西北、棉纺在上海、针织在天津。所以我经常出差到西安跟西北纺院进行毛纺交流。华纺只有教研室主任一个人是毛纺出身的,其余教师都是棉纺改的。(www.xing528.com)

在B583毛纺细纱机上面搞了一个手摇式的细纱牵伸变换结构,就是说要更换产品了,只要手摇一摇就可以了

我进了毛纺教研室后首先要把在苏联学到的这套东西在国内推广,当时感觉到西方的纺织教育没有一本正规的纺织教材。西方的纺织教材(英文),翻开来里边只是机器说明书,还有每一台机器的结构以及怎么用,书很厚,但在我看来没有实质性内容。苏联不一样,他们着重讲理论,所以我就把在苏联所学到的有关纺织的理论,尽量简明扼要地向老师们宣传,不单是在我们自己教研室里边普及,同时到西安开会的时候也向其他兄弟学校普及推广。我进华纺以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我就提出一个口号:让青年老师上第一线,尽量让年轻的老师出去上课。苏联的有关理论我先在教研室里边讲,让青年老师都掌握了,再去给大学生讲。“文革”开始时停课了,1970年开始恢复上课,毛纺班是1973年开始上课。

20世纪70年代上课有个特色,招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的,文化比较浅,所以我们讲的课程尽量通俗易懂,因此就要重新编教材。当时我们还有这样一个精神,开门办学要结合典型任务进行教学,于是带了学生到厂里去,我们结合厂里面的任务来进行教学。

“植物染料研发及其在高档毛制品中的产业化应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

那个时候正好我们国家要自己设计毛纺机器,以前毛纺机器都是进口的。当时的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有一个工程师是设计毛纺机器的,他要搞一台中国式的毛纺机器,他知道我是学毛纺的,很希望跟我合作。当时我一方面在第一纺机厂给他们技术人员讲课,一方面在第五毛纺厂给技术人员讲毛纺机器。后来在青年教师王光华的启发下,再根据我从苏联学的一套,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之后整理出一套东西,就是如何设计毛纺机器。跟第五毛纺织厂、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合作时,就应用到这个细纱机上面去了,那就是变换齿轮优化设计。

我们这个设计小组根据我所介绍的这个理论进行研究,可以不拆卸齿轮直接手摇就能解决问题。在B583毛纺细纱机上面搞了一个手摇式的细纱牵伸变换结构,就是说要更换产品了,只要手摇一摇就可以了。这个特色在当时进口的毛纺细纱机上都是没有的,是我们创新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了推动作用。后来我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了一些理论分析,把后面更复杂、更深的东西整理出来了。我编了一本小册子,叫《纺织变换齿轮优化设计》。后来天津纺院有位老师,对我这个问题有兴趣,他想出书,就征求我的意见,跟我合作出版了这本书,靠这个成果我评上了副教授。

去了以后通过与日本组织交流,才知道他们就是看到了这本书,认为这本书跟《天工开物》有着同样的价值

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了编写“中国科技史丛书”的项目,其中想编一个有关纺织科技史的内容。纺织部管技术的就找到陈部长,然后陈部长又找到我们学校,希望我们学校负责把这个事情搞起来。我们当时就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编写小组,由北京纺织研究所、上海纺织研究院、社会科学院,还有我们学校,共四个单位合作来编写。陈部长决定主编单位为我们学校,因为我们学校参加的人最多,他要我负责。1976年开始调查研究,1981年该书基本完稿,1984年出版。这本书后来获得了很多荣誉。

1987年我收到了来自日本的一封信,说要开一次世界织物会议,希望我在世界织物会议上面做一个小时“关于中国提花织机的历史与现状”的报告。我收到这个信很奇怪,第一,因为我在日本没有朋友,日本人是怎么知道我的呢?第二,为什么我这个人可以讲这个课,讲这个题目?他们怎么知道我行?我感到很奇怪。但是他既然邀请了,我就去,也可扩大我们中国的影响。去了以后通过与日本组织交流,才知道他们就是看到了这本书,认为这本书跟《天工开物》有着同样的价值。这本书从1984年出版到1987年短短的三年,日本人已经看到了,不但看到了,而且给了比较高的评价。

10年以后,接替陈部长的何部长,觉得陈部长的这本书很可惜,只编到古代为止,他要编近代,就是编中国近代纺织史。所以他也是首先找到我们这里,然后再搭班子全国招人。当时我们找了上海纺织局里面好多专家以及全国各地一些专家编写,书于1997年出版。这本书没有古代部分影响大,没有跨出国界。因为近代的中国纺织没有什么,对于世界文化没有太大的贡献,就是中国机器纺织工业从无到有的成长这个阶段,还没有超过世界水平,所以这一部分历史外国人听起来一点兴趣都没有。

“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

1994年年底我离休了,这个书还没出版,所以我组织关系退了,工作照做,一直到1997年该书出版。离休以后就去江南的好多纺织企业里讲课,帮他们培训在职的技术人员,都是晚上上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把学校里搞的科研带到企业里边去做,就是我所做的植物染料的现代应用。因为在合成染料出现之前所有染料都是植物染料,合成染料出来以后,把植物染料打倒了。但是现在发现合成染料有很多缺点,反而植物染料有很多优点,当然也有缺点。我们就把植物染料的缺点尽量减少,而把它的优点发挥起来。我在学校里边一直带几个研究生做这个工作,后来研究生跟我到厂里去研究。就是江苏的海澜集团,我们去了以后就帮他们开发染色。到2000年我们就获得了国家“863”项目,2005年“863”项目以优秀结项,2006年我们就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到2012年为止,这个课题组已经取得了14项发明专利。2012年江苏省又发给我一个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因为我这个项目厂里面还在做,作为江苏省的攻关项目,这方面也有些收获。

在第27届全国毛纺年会上做报告,2007年,无锡

采访时间:2014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