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听说您之前和吴英总监是同事?”崔小白请教部门里的绩效经理李云。
“是的,你问这个是有什么事吗?”
“我下周一要访谈吴总监,想从你这里了解一下她的情况,好有一些准备。”
“哦,”李云明白了原因,“我们之前都在销售管理部门的,她工作很卖力很认真,领导交办的每件事情都完成得特别好,每年绩效评价都是A,是我们部门里的美女精英……”
“她这么厉害啊!”崔小白感叹道。
“那是,领导原来让她带团队,但她觉得自己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所以第一年就没答应。后来,团队发展得很快,领导几次三番说服,她才答应了做了主管。”
“哦,后来呢?”崔小白继续追问道。
“后来,工作越做越出色,被领导调去大客户经营部做部门总监了……”
“哦,这样啊。”崔小白边听边记录。
访谈前萃取师需要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定的调研和了解,以便创造访谈时的良好关系。比如访谈对象的个人信息、工作信息、官方评价、官方期望、最佳实践等方面,如果这五点都不知道就应该停止访谈计划,等做好准备后再去。通过调研访谈对象的同事、领导、打过交道的人、公司内刊内网上信息、报道等途径了解访谈对象。
在访谈时一定不能搞错访谈对象的姓名和工作岗位,这是不可原谅的低级错误,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极不受重视,如果后面没有引导回来,没有及时道歉,是不会得到更多真实经验的。当然,一时的口误,比如姓名里的多音字、生僻字等,说错了赶紧承认道歉,一般人也会理解不计较了。
个人信息是访谈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爱好等基础信息。通过调取内部员工档案、直接领导提供等方式是可以获取到的。
姓名的叫法要确认准确,遇到不认识、不确定的字一定要问访谈对象的领导或同事,或者问项目发起方的负责人,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叫。
根据访谈对象的年龄,确认一下适合的称呼,一些企业流行叫同事“哥、姐”,在聊天热烈的时候别把比自己大的人称呼叫错了。当然,没有特定的文化时,称呼对方的职位信息是没错的,比如王主任、李总监。
明确访谈对象的性别,可以注意性别的禁忌话题和不当用语,比如跟女性谈话别聊身材,跟男性谈话别聊收入。有些人的姓名是男性化的,但本人却是女的,这样的情况在事前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明确的。
了解访谈对象的爱好,可以在访谈链接时找到切入的话题,在访谈中间沉默、跑题、激励时都可以回到爱好上,所以萃取师一定要千方百计问清访谈对象的爱好,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话题的准备,上网了解一下相关信息,做到有备而聊。(www.xing528.com)
工作信息是指访谈对象的岗位名称、工作职级、司龄、工龄、公司历任部门和岗位等,萃取师通过调取员工信息是可以得知的。因为访谈的是工作经验,萃取师多了解一些访谈对象的工作经历,是十分有必要的,很多工作技巧的获得,都可以追溯到之前的工作经历。换句话说,“牛招”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访谈对象的岗位名称一定要明确清楚,尤其是一个“牛事”中涉及的几个岗位,或许是访谈对象在做事过程中岗位有调整,取得访谈对象的当前名片是确认岗位名称的一个好方法。有的访谈对象在公司里工作十几年,会在很多部门做事,这时要特别留意相近的岗位名称,不确定的要询问,混淆了要澄清,说错了要道歉。
了解访谈对象的职级,可以得知其在公司里的位置,有的业务专家抬头不带什么经理、主管等明显级别,但其职级可能很高,甚至与分公司总经理一个级别,尤其是一些新任萃取师有时会看位置定语气,这时更要注意每个访谈对象的职级。当然,萃取师更应该做到的是对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是一样的尊重,用一样的语气,这样更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也就能更好地萃取到经验。
了解访谈对象的工龄与司龄,有助于理解一些工作行为的不同做法、特殊做法,有的做法可能是在之前的工作岗位上尝试过的,有的可能是在公司里原来岗位历练的,在探寻个性化做法、量化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萃取师就只是记录关键行为,却不知这个行为是怎么得到的。
访谈对象往往是组织自上而下选择的,一般都是组织认可的“牛人”。在访谈前要了解一下组织对其的官方评价,包括取得的奖励和上司的评价。
访谈对象在公司里取得了哪些成绩,获得了哪些表彰和奖励,最近三年的工作绩效怎么样,在与同岗位同事相比处于什么位置,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门对其的评价是什么,这些信息非必须了解,但如果萃取师了解,就会站在组织的高度去看主题,用不同的格局去访谈,是萃取师的加分项。
还要了解访谈对象的上司对其的评价,有助于明确访谈对象的能力、业绩和配合度,这样萃取师在访谈中就会心中有数,知道访谈对象的历史水平和当下表现,便于深度沟通。公司的创始人、高层对其的评价也可以一并了解搜集。同时,可以询问访谈对象的上司,访谈对象除了当下的最佳实践,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也很好,全面了解访谈对象的工作表现。
官方期望是指萃取师明确组织或上司对这次访谈的期望,这决定了访谈的经验和呈现的结果是否会得到满意的评价,没有方向,怎么做都有差距。简单地说,就是这次访谈要萃取访谈对象的哪个经验,到什么程度,根据期望萃取师才能用对劲,否则掌握萃取技术的萃取师付出了辛苦,但却不符合官方期望,就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了。
官方期望,可以基于萃取主题进行整体的界定,萃取师还可以把主题下的经验类型、数量、质量、呈现方式等以书面方式打印出来,让验收方签字确认,避免以后扯皮。具体到每个访谈对象,萃取师也可以做一张表把具体期望写下来,后期整理成果时比对确认,提高访谈式萃取的满意度。
萃取师要说明的是,经验都是访谈对象的,萃取师不过是“助产士”,基于访谈萃取出本来就属于访谈对象的经验,不会脱离访谈对象既有的经验,去自行撰写或搜集其他资料进行替代。换句话说,访谈对象没有“赞美员工”的经验,就不要访谈他,不能与之交流了一次,就把他人“赞美员工”的经验整理过来,这就是造假,不但失去了萃取经验的初心,也违背了萃取师的职业道德。
萃取“牛人”的最佳实践——“牛事”,萃取师也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最起码在访谈见面时别说错了话,比如“牛人”是A公司销售五百万元,你错说成B公司三百万元,就显得准备不足。
最佳实践的公司名或项目名、成绩、起始时间这三项是必须要知道的,其他“牛事”细节可以在访谈时具体沟通,但这三项都是结果性信息,是完全可以提前知晓的。
在标杆选择时就可以把这些信息做到调研表里,也可以询问知情者比如同事、上司,如果有保密要求,确实难以提前了解,也要在现场访谈时具体交流。
提前了解访谈对象,不过是提升访谈萃取的成功率,了解到的信息越多越详细,在访谈现场就可以更深入地挖掘“牛事”背后的“牛招”、思维,就可以有更多时间用来萃取经验和经验优化。萃取师可以参考访谈对象调研表(如表3-1所示),在每一次访谈时注意搜集相应信息。
表3-1 访谈对象调研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