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后,不仅医药研发的模式变了,行业格局也随之巨变。
在化学药主导的阶段,医药行业的格局特点是“集中化”。化学药的开发离不开传统化工的范畴,研发路径相对单一,企业只需掌握一套成熟的化工技术,配合专门的化合物数据库,就能逐步完成筛选、优化、测试、生产的药品开发全过程。因此,在化学药一统天下的阶段,诺华、拜耳、辉瑞等从化工厂转型而来的大药企,优势巨大。大药企可以开展覆盖众多靶点的“集中式研发”,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据IMS Health统计,在化学药井喷的1980—2005年,全球TOP15药企,其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63%[9]。
进入生物药主导的阶段后,医药研发呈现出“分散化”的态势。生物药的成分通常是蛋白质、脂类、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人类对其知之甚少。它的基因表达过程是怎样的?它如何与靶点产生特异性反应?它对不同个体的药效是否有差异?对于任何一种生物药而言,要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专门的科研团队进行长期研究。这样,医药研发就出现了无数条研究分支,大药企无力同时覆盖所有,也就无法维持垄断。当这些科研团队“下海”创业之时,医疗产业的格局就变了,中小企业逐步取代大药企成为创新主力。到2018年,只拥有两个以下研发项目的中小药企数量已增至2 284家,占药企总数的55.2%[10],而全球TOP15大药企的市场占有率则降至49%[11]。(www.xing528.com)
在这种分散化的产业格局中,牵头创办中小药企的,往往是那些掌握核心研究成果又渴望将产品落地的领军科学家。他们已经取代厂房和生产线,成为精准医疗发展核心的要素。那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如何吸引他们前来?每座致力于精准医疗的城市都必须回答这两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