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一份对1 000多名科学会议参与者的调查中发现,60%的人认为,他们出席的会议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66%的受访者表示在会议中学习了一些改变他们研究方向的新成果[1]。对于科学家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大学和研究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参与科学会议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科学会议成为他们建立合作网络的关键途径,更是他们展现新成果、碰撞新思想的最佳平台,科学创新的火苗就是从这里燃起以成燎原之势。
科学会议到底如何催化和促进科学创新?这需要我们审视一下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科学会议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是得益于科学家之间的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流关系。
不同的关系模型下,科学会议对推动科学发展进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神仙打架”型会议利用顶尖科学家之间的“强关系”促进科学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仙人指路”型会议则是运用“弱关系”促进科学“大咖”与“小白”实现跨学科交流。以下我们就两种科学会议进行说明:
(1)“强关系”主导下的“神仙打架”型科学会议。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曾提出一个“150定律”,又称“邓巴数”,即每个人能够维持持久关系的熟人,数量通常只有150人左右。所谓熟人,不仅是指你认识这个人,还是指你记住了和他的交往历史,以及他和你认识的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熟人关系”就可以理解为“强关系”。当然,科学家之间的“强关系”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内涵:科学家之间有着频繁的合作,并且这种合作也直接推动了科学成果的产出。
举世闻名的索尔维会议(Solvay Conferences)就是由科学家之间的这种“强关系”促成的。
20世纪初,以量子论为代表的物理学新发现不断涌出。但是,这些发现尚未有定论,整个物理学界仍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对此,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提出者——德国化学家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认为,有必要将大家组织起来进行一次思想的交流。正在他考虑如何组织的时候,有个人就“送上门来”,这个人就是当时腰缠万贯的比利时科学家兼化工实业大亨——欧内斯特·索尔维(Ernest Solvay)。他不仅仅是一个化工专家,更有着自己的理论物理梦。此时,索尔维老先生极度渴望自己的成果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机缘巧合,能斯特和索尔维两人见面后,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组织了第一次索尔维会议。能斯特倚仗索尔维的经济支持,将欧洲乃至世界上的物理学大腕儿请来,探讨物理学新发现。索尔维则有了一个面对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发表物理学见解的机会。
两人达成一致,并开始了分工行动:在科学界小有名气的能斯特,利用自己的专业学识与学界熟络的人际关系拟订会议日程、确定讨论主题、审查参会资格,以及发出了一封封邀请函,召集了一批当时物理学界的大腕儿;乐善好施的索尔维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与雄厚财力疏通上下关节、安排经费预算、调度活动资金[2]。最终,会议邀请了18位科学家,其中,德国科学家7位,包括普朗克、维恩等人,爱因斯坦则作为最年轻的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法国科学家有5位;英国来了2位。
不难看出,本次会议的核心阵容来自德国。这主要是因为,会议的召集者能斯特本人就是德国人,有着更多的德国科学界的熟人。这只是此次会议中的“强关系”的一部分。不仅是能斯特认识大部分参会科学家,所有与会者几乎都彼此熟识。他们彼此之间或是有着深入交流,或是有着师承关系。例如,普朗克就是爱因斯坦的伯乐、知音、导师兼铁哥们儿。
索尔维会议的召开,直接将量子力学强势带到学术舞台中央。其实早在1900年,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与经典理论的矛盾,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就已经提出物体的能量状态并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但在20世纪的头十年里,物理学界明确接受量子论的人并不多。所幸的是,会议的组织者能斯特就是少数接受量子论中的一位。第一届索尔维会议于1911年秋天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能斯特为会议定下了“辐射与量子论”的主题。就此,当时物理学界最前沿的科学家们围绕量子论展开了连续五天“厮杀”。硝烟散去,“量子论”从此冲出德语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席卷世界的物理学风暴。
索尔维会议定期3年举办一届。由于“一战”的影响,会议的举办一度被打断,不过在1921年再次恢复。1927年,以“电子与光子”为主题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成为世界级物理大师思想碰撞的平台,参加这次会议的29人中有17人后来获得诺贝尔奖。(www.xing528.com)
这次会议更是引发了一场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力学问题的世纪辩论。爱因斯坦明确反对以海森堡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并声称“上帝不会掷骰子”。对此,玻尔回应道:“爱因斯坦,不要再告诉上帝应该怎么做[3]!”关于物理定律的两种不同解释是他两人之间分歧的最大来源,这场深刻的辩论对人类认知量子力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这一次的激辩之后,“不确定性原理”被广泛讨论,并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影响至今。
(2)“弱关系”主导下的“仙人指路”型科学会议。
不同于“强关系”,那些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结交的“新朋友”组成了人的“弱关系”。正如格兰诺维特指出的:“强关系是群体内的纽带,而弱关系则是群体间的纽带,所以弱关系才是异质性信息有效传递的桥梁,只有不相熟的人才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理论和实践表明,跨越不同圈层、不同领域的弱关系有着更为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因此,“弱关系”是助推科学创新的另一种重要力量。
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s)(下文简称林道会议)就是巧妙利用人际“弱关系”的典型科学会议。1953年,林道会议确定了“教育、启发、联结”的使命——让大学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等研究人员加入林道会议的交流和对话中。从这一年开始,欧洲其他邻国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会议讨论中。当然,为了保证能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良好交流,与会的青年科学家都必须通过严格的筛选:一是必须通过专业机构推荐;二是必须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以保证参与者对科学有过严肃思考;三是必须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以保证交流的顺畅。从此,林道会议变成科学大师指导年轻人的会议。
可以说,林道会议就是一个跨越国家、时代和科学领域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已经功成名就的“诺贝尔获奖者”与“未来的科学新秀”彼此接触交流,让知识能够传播得更远更广,并在不同圈层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可以说,没有林道会议,也就没有当今世界如此繁荣的跨界科学交流。
林道会议实现了科学的传承。每年举办方邀请30~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到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林道小镇开会,同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名本科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会面。会议的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时代、文化和学科的科学家之间的交流。青年学者们在这里接受到大师学术的点拨,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代的科学大师。
林道会议实现了跨界的创新。大会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共同交流网络。林道会议成为滋养跨界科学创新最肥沃的土壤。虽然会议仅持续一周的时间,但对于跨界创新的作用是非凡的。会上科学界的前浪与后浪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浪花,甚至搭建合作关系。会后主办方更通过“林道校友网络”这一信息共享的线上社区,将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年轻科学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线上平台,年轻科学家可以围绕创新想法组织线下校友活动以实现跨界思想交流。“林道校友网络”也将定期更新高质量的科研职位信息并征集论文,让这里成为一个优质的跨界求职平台。
在林道会议的积极影响下,另一科学交流会议——海德堡获奖者论坛也在2013年诞生,其目的是促进阿贝尔奖、菲尔兹奖章和图灵奖获得者与年轻科学家在数学与计算机领域的深入交流和跨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