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普”,很多人还停留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科学小试验,参观城市中的科学馆;研究机构只在一年中的某几天内向公众开放,让孩子们走马观花地看看研究装置。这些都对,但是绝不是科普的全部。科学家要成为科普的主力。
在《你好,未来人类》这部纪录片中,你会非常惊诧于以色列的儿童科普教育。在幼儿园中教孩子们科学的不是幼教老师,而是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在片中展示了一个场景:给幼儿园孩子上课的物理老师,是耶路撒冷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并有40多年的教学经验,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在每次上物理课的时候,老师都会问孩子一遍:“你们是谁?”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回答:“物理学的科学家和研究员。”让科学家做幼儿的科普教育,孩子们绝对是赢在起跑线上了。也正是这种“从娃娃抓起”的科普氛围,为以色列成为科技强国提供了长远的人才保障。
当然,要想让更广泛的受众得到科普教育,真心爱上科学,就必须让科学家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自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开始,“明星科学家”就已经被制造出来。阿波罗计划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且最昂贵的登月计划——历时13年、花费高达254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工程,要想得到更多纳税人,尤其是资本的支持,除了科研攻关准备之外,还需要一整套的宣传和推广计划。“包装科学家明星”便成为宣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该计划所推出的众多明星科学家中,又以冯·布劳恩为典型代表。
与人们印象中埋头做实验的科学家形象不同,冯·布劳恩是一位非常有“明星潜质”的科学家——外貌英俊,气质知性,并且乐于接近普通民众。这样一位科学家,正是阿波罗计划所需要的理想科学偶像。20世纪50年代起,冯·布劳恩就和当时非常有名的美国《科利尔》杂志(Collier’s)合作,撰写关于未来人类航天技术的展望文章,最多的时候吸引了超过400万美国人的关注,一时间引发轰动。冯·布劳恩还亲自出镜,承担科学解说工作。因其出众的外表、渊博的学识和在摄像机前的从容表现,迅速征服了电视观众,成为备受瞩目的“科学家明星”和早期航天登月的“代言人”。
此外,冯·布劳恩还与迪士尼公司开展合作,推出了科学与娱乐跨界合作的三部科普动画系列电影——Man in Space,Man and the Moon,Mars and Beyond。据统计,1955年3月9日晚,将近4 200万观众观看迪士尼推出的Man in Space科普动画电影[20]。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看完之后的第二天致电迪士尼公司,借出节目拷贝两周在五角大楼播放。1957年,三部动画完结;1960年,阿波罗计划获批。
在NASA、合同商、媒体的合力推动和民众的热情配合下,阿波罗计划被高度“明星化”,无论以冯·布劳恩为代表的“明星科学家”个人,还是计划本身,都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美国人心底的国家传奇,也由此成功激发了美国民众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科技人员明星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例如,曼彻斯特大学粒子物理教授布赖恩·考克斯(Brian Cox)曾是摇滚明星。其在成为科学家之后延续了娱乐精神,在BBC团队的鼎力支持下,他主持的奇迹三部曲——《生命的奇迹》《太阳系的奇迹》和《宇宙的奇迹》,让他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科学化身。2013年,曼彻斯特大学宣布其物理系入学成绩大幅度提高,超过剑桥、牛津、帝国理工等著名大学,成为英国大学入学要求最高的物理学科,学校承认,考克斯的光环对此不无帮助。(www.xing528.com)
在传统媒体时代,科学家成为明星需要“千挑万选”,是打造出来被万众仰慕的“神”。但在当下,更多的普通人在网络中成就自我,公众所需要的不再是高高在上,为民传道的“科学之神”,而是可说可笑的“科学网红”,由此才能得到当下年轻人的关注。
例如,中科大的副研究员袁岚峰,14岁进入中科大化学物理系,23岁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8岁回到中科大任教。现在他一边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一边开展科普工作。其主讲的网络视频科普节目《科技袁人》自2018年诞生至今在全网播放量已超过1.5亿次,成为中国互联网科普类内容领域前1%的头部IP[21]。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生毕啸天,网名毕导,专注于用科学的视角解读生活。他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创造了无数的阅读量“10万+”的网红文章。其中的魔性文章“秋衣外穿理论”“微信抢红包攻略”“光头强洗袜子”等刷爆了朋友圈。如今,毕导已经入驻年轻人社区B站,迅速网罗了近300万粉丝。
如果说找到一个像“冯·布劳恩”或“布赖恩·考克斯”这种自带明星气质的科学家需要机缘巧合,那么包装普通人也能成就的“网红”则要容易得多。“科学城”中其实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科学家。“科学城”应该借鉴制造“网红”的专业机构——“MCN”机构[22]的运作模式,或者直接与这些“MCN”机构合作,打造更多的网红科学家。
在许多发达国家,虽然没有成立专门培养“科学网络”的MCN机构,但是建立了提高科学家科普技能的配套培训机制。比如在英国,英国皇家学会要求所有科学家都必须学会如何有效地向公众传播科学,如何把专业术语和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如何应用类比和比喻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英国科学促进会就设有培训科学家如何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的培训项目。
因此,作为一座科普之城,“科学城”不仅需要在城市做好科普展示设施,如科普馆、科普展板、科学仪器的开放,还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在“科学城”中培养更多的“科学网红”,成为科学媒体之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