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述这一层价值前,我们需要首先破除一个刻板印象——我国许多科研人员不愿回国,是因为薪资待遇不如国外。事实上,根据清华大学教授陈国强所述,“近年来,中国科学家的收入增长迅速,与美国科学家的收入基本持平,有时还高得多”[7]。因此,新阶段阻碍顶尖人才留在国内发展的核心痛点之一,不再是薪酬待遇而是科研环境!天才数学家徐晨阳曾以长江特聘教授的身份被北大聘请,却在工作六年后选择回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任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相对混乱的科研环境,已经影响了尖端科研人才的留存。
“科学城”想要“聚天下英才以用之”,不仅要在“引人”阶段下足功夫,还要用心构建“留人”的优质科研环境。在营造优质的科研环境中,必须意识到:独立的项目管理保障,透明公正的学术氛围,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这些都是科研人员所希望的优质科研环境,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科研辅助团队去营造维护。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阐述,不难看出“科研辅助工作”绝非科研的“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既然“科研辅助工作”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在国内又会被忽略——排除在“科学的聚光灯”之外呢?
根本问题在于,在国内过去的科研体系中,科研辅助人员在科研团队中的定位一直以来都十分尴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研辅助人员被认为是科研团队中“打杂的”。根据徐振国等人的研究[8],我国高校科研辅助人员普遍对未来前景的期望值低,存在着收入不高、工作强度大、成果归属感不强、职称评定难等问题。进而言之,造成科研辅助人员这种尴尬境遇的症结,在于国内的很多科研机构对其在科研团队中的价值定位认知不足。我们不能把科研辅助人员简单定义为从事“科研搬砖”的“科研蓝领”。科研辅助人员应该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撑、经营、优化的专业化 服务。(www.xing528.com)
从长远的角度看,大国竞争的本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只有强化科研的系统性实力,才能面向未来保持国家的竞争优势。新时代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尤其是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格局下,要想壮大我国的科研竞争力,发展高质量科研辅助团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已经凸显。目前,科研辅助人员的价值已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注。2020年6月,国家六部委发布《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将“科研助理”,也就是科研辅助团队的建设提上重要议程。科研辅助岗位的建设,已被国家正式定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相匹配的专业科技支撑队伍”的重要抓手。
综上所述,在新的科学时代,科研辅助工作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科研要素。因此,科学城规划建设者们,需要充分认知到“科研辅助工作”这一科学要素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科学城的建设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