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东亚区域内贸易迅速扩张,区域内贸易比例不断提高。
(一)区域内贸易总量
东亚地区各经济体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大都采用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多年来始终保持较高的贸易开放度,在全球出口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东亚的区域内贸易却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盟的区域内贸易比例已经接近60%,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保持在70%左右。而东亚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区域内贸易比重仅为35%左右[1]。
近年来,东亚区域内的经济交往逐渐增多,区域内贸易比重显著提高。如图5.3所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20世纪80年代,东亚区域内贸易只有1000亿美元左右,到2005年已经增长到将近16000亿美元。
从东亚经济体在区域内贸易中的表现来看,NIES既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出口者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者。表5.3中,从贸易平衡来看,NIES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内贸易逆差。日本是最大的净出口国,2005年其在东亚地区的净出口达到1061亿美元。东盟国家在区域内贸易中也略有顺差。中国则是在区域内贸易中表现出净进口,尽管净进口额仍然小于NIES,但增长趋势明显,从1999年9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574亿美元。中国在东亚的进口主要是表现为零部件的进口,本书将在第三节中详细介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中国近年来GDP迅速增长,人均收入上升,消费品进口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趋势。因此,中国的发展将有利于东亚地区区域内市场的扩展。
图5.3:1980—2004年东亚区域内贸易结构 (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9),《重塑东亚经济地理》,第一章。
表5.3 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东亚中间产品的区域内贸易 (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ADB,Key Indicator,2010。
(二)区域内贸易结构
从区域内贸易构成来看,中间产品贸易是东亚区域内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中间产品贸易在区域内贸易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图5.3中,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间品与消费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例相近,而到2005年,中间品贸易已经占绝大部分的比例。与80年代初期相比,初级产品区域内贸易只有很少的增长。消费品区域内贸易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有显著增长,之后没有明显变化。可见,东亚地区的区域内贸易增长主要来自于中间产品贸易的增长。(www.xing528.com)
(三)区域内经济体成为东亚各国重要贸易伙伴
区域内贸易伙伴已经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的进出口主要来源。其中,中国在区域内贸易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进入21世纪之后,几乎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依存度都有明显上升。在东亚地区,这种“依赖”又特别体现为发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对发达程度较低的经济体的贸易依赖。
表5.4 2009年部分亚洲经济体之间贸易依存度 (单位:%)
从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来看,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依存度较高,并且很多东亚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都对中国有很强的依赖性。表5.4中,2009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依存度指标为10.4%,而日本对中国的则为20.5%。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使很多经济体依赖于中国的经济,尤其是中国香港,其近一半的贸易额(出口加进口)是依靠中国经济实现的。日本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也较高,不低于20%。而新加坡的贸易则较少依赖于中国,贸易依存度约为10%。
表5.5给出了东亚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及所占比例。表中数据说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于东亚大多数经济体而言,区域内的日本、中国和NIES都是其主要贸易伙伴。而除新加坡以外其他东亚经济体,其区域内贸易伙伴在进口贸易中所占比例通常更高。其次,日本在各经济体的进口贸易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出口贸易。第三,中国是NIES最重要的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在中国香港出口中占将近50%,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出口中所占比例也超过20%。另外,新加坡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相当紧密,这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长期经济合作有关。
表5.5 2009年东亚各经济体进出口来源前五位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UNCTAD,UNCTAD sta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