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变量与数据来源?

如何选择变量与数据来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给出了模型中各个变量的指标选取以及数据来源。其中,变量DIS为两国之间的贸易距离,采用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作为两国之间的距离指标。通讯与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将会降低服务联系成本,进而会促进零部件贸易增长,变量COM系数符号预期为正。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将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虚拟变量FTA的系数符号预测为正。金融危机对东亚生产网络形成了显著的外部冲击,因而虚拟变量SHOCK预测为负。

如何选择变量与数据来源?

表9.1给出了回归方程1和回归方程2中各个变量的具体含义及数据来源。其中,FDI和生产者服务贸易的数据来自于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UNCTAD stat)。考虑到FDI和生产者服务贸易与经济总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为避免回归过程中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本书在回归过程中将FDI和生产者服务贸易额分别除以当年GDP,得到变量FDI和SERVICE。

表9.1 模型中各个变量的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章实证检验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生产网络中FDI和生产者服务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流动时零部件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区域分布所产生的变化。在实证检验中,本书在发达国家日本的回归方程中选用的是日本企业海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和生产者服务出口额,在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回归方程中选用的是内流FDI存量和生产者服务进口额。考虑到NIES在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介于发达国家和东盟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因此,回归过程中分别考虑了其OFDI和生产者服务出口以及FDI和生产者服务进口对零部件贸易的影响。(www.xing528.com)

表9.2 1990年、2000年和2009年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 (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作者计算得到。

本书对于东亚生产网络中各经济体技术等级的分组采用了人均收入分组的方法。表9.2给出了东亚经济体1990年、2000年和2009年的人均GDP。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东亚生产网络中各个经济体发展阶段梯度性非常明显,因此经济体之间的收入水平常被用来作为东亚生产网络中的技术梯度划分方法。比如,Mona Haddad(2007)和刘重力等(2009)采用人均收入水平作为东亚技术梯度的划分方法。本书对东亚生产网络技术结构的划分方法参考了刘重力等(2009)的方法,按照经济体收入等级划分技术层级,但具体划分方法有所区别。刘重力等(2009)将东亚经济体划分为日本—NIES—东盟—中国等四个技术等级。根据表5.3对东亚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的计算,可以看出,2000年之后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逐渐超过了东盟国家中的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与东盟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为了更好地反映2000—2009年东亚生产网络的技术结构特征,本书将东亚经济体划分为五个等级(C1-C5),其中C1为日本,C2包含NIES中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C3包含东盟国家中人均收入高于中国的马来西亚和泰国,C4为中国,C5为东盟国家中人均收入低于中国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