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Krugman的新贸易理论,产业内分工贸易的主要源泉是规模经济。这一论断可以进一步被延伸到产品内分工当中。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环节存在规模经济差异成为产品内分工的原因之一。Krugman和Venables(1995)等研究提出除了比较优势因素,规模经济也是产品内分工的重要动因。
(一)生产环节与规模经济
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可能存在差异。图1.3所示,左面三条U型曲线是三个生产环节的平均成本曲线,它们存在不同的有效规模。如果没有产品内分工,且不考虑工厂内部的分工,假设以生产环节1的有效规模Q1*作为全部生产的规模,即偏离了生产环节2和生产环节3的有效规模,则三个生产环节的总生产成本如右面全部矩形部分(下方的四个矩形1、2、3、4与上面的矩形A、B、C的面积之和)所示。A、B、C三个矩形的面积,表示因为不允许每个生产环节在最佳规模进行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如果不同生产的生产环节所存在的规模经济不相同,即它们所对应的有效规模数量存在显著的差别,那么个别关键生产的生产环节较小的有效规模就可能约束整个生产系统规模经济的发挥,使其他有效规模较大的生产环节不能充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
图1.3 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讨论稿。
(二)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
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环节,由其技术和成本属性决定,可能存在不同的有效规模。如果能够进行产品内分工,将不同的生产环节相互分割,使各生产环节均能够达到有效规模。产品内分工可以把对应不同有效规模的生产环节分离出来,安排到不同企业和国家进行生产,从而实现节约平均成本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
由此可见,规模经济因素是产品内分工的又一重要动因。将不同生产环节进行分割将能够降低平均成本。并且,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生产环节之间的有效规模差异越大,越有可能通过产品内分工节省最终生产成本(卢锋,2004)。
从规模经济角度来看,由于生产环节之间存在有效规模差异,产品内分工能够总体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但并没有说明产品内分工必须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之间。事实上,一国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内分工同样可以起到成本节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