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情况:投资基于一带一路计划的国际反响

基本情况:投资基于一带一路计划的国际反响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涵盖60多个沿线国家,横跨亚欧非,这样一个宏大蓝图的倡议,必然引起国际关注和反响。截至2016年底,印度官方还没有明确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官方声明。欧盟十分关注其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的作用。英中贸易协会认为,“一带一路”有能力塑造并切实改变全球贸易与投资,前景光明。

基本情况:投资基于一带一路计划的国际反响

“一带一路”倡议涵盖60多个沿线国家,横跨亚欧非,这样一个宏大蓝图的倡议,必然引起国际关注和反响。在观点看法、政策反响以及实际做法方面,不同行为主体从各自角度出发,其反响有不同特点。基于篇幅原因,本章无法对各国反响进行逐一分析,而是对基本情况进行总体描述,更多详细海外反响可参考曹卫东、王灵桂等的合集和大量智库报告。

(一)主要国家政府反响及其特点

1.许多沿线国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许多国家和我国以备忘录、联合声明或合作协议等方式,表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表明双方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积极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对接。例如中俄在2015年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国和波兰在2016年6月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明双方“致力于在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和波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框架下共同推动双边合作,双方还将以该备忘录为基础,加强‘一带一路’与‘可持续发展计划’对接,共同组织编制中波合作规划纲要”。

2.对接进度有快有慢

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合作中,目前对接形式包括:一是两国联合声明中表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确定行动对接合作的方向;二是发布专门的“一带一路”对接联合声明,或签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种专门声明将对接合作领域具体化;三是编制合作规划纲要,如《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已于2016年6月生效。

在战略对接和区域合作方面,一些国家进展快速,典型的如俄罗斯。2015年5月,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其中明确:“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方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将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谈判。双方将共同协商,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

中俄联合声明还明确“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联盟对接合作的优先领域,主要包括:投资贸易合作、产能合作和大型投资项目合作、打造产业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互联合同和共同开发、建立贸易便利化机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本币结算货币互换等金融领域合作;通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等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合作;形成并推广符合时代要求的有效规则等。中俄联合声明还明确将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对话机制和合作机制。

3.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有着支持和顾虑并存的矛盾心态

“一带一路”沿线中,南亚地区国家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7国。在该地区,“一带一路”涉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尼印经济走廊”建设。印度在南亚地区具有主导权,印度的态度关系着其他国家的态度。截至2016年底,印度官方还没有明确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官方声明。从早期印度一些官方表示看,印度政府表示不必对中国的计划开出空头支票,而是要寻求利益汇合点并进行合作。从媒体舆论以及各国智库看,外界普遍认为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具有十分矛盾的看法。[2]

一方面,印度官方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且两国投资合作一直在扩大,但印度并不将之称为对接“一带一路”。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根据项目特点,对不同项目有不同态度。例如印度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积极参与者,但基于主权因素和安全因素,多次对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克什米尔地区的问题提出反对意见。[3]

4.基于复杂因素,一些国家对具体投资项目态度摇摆

“一带一路”倡议下率先推进的多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为国家投资项目,极易受到当地国家政局变动的影响,我国在缅甸和斯里兰卡投资项目面临的一些问题就与东道国政局密切相关。斯里兰卡是首个以政府声明形式支持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但由于斯里兰卡政局变动以及外部压力,中国交通集团所属的斯里兰卡科伦港口项目停工整整一年后才复工,大大增加投资项目的成本。同样,缅甸的政局变动也影响着中国的投资项目,目前中国在缅甸的密松电站项目仍处于停工状态。

5.欧盟各国对“一带一路”表现出强烈兴趣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因此,欧盟的反响甚为关键。欧盟十分关注其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的作用。2015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十七届中欧峰会期间,中欧双方讨论了“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的互惠互利,特别讨论了旨在重新启动欧盟经济“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协同对接问题以及可能的效益。“容克计划”在三年内将带动至少3 150亿欧元的投资,并致力于支持实体经济投资和创建友好型投资环境。(www.xing528.com)

(二)国际业界对“一带一路”建设和“一带一路”投资的看法

1.业界聚焦“一带一路”,寻找产业机会

英中贸易协会[4]发布的系列报告质量都非常高,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前景、机会把握和分析相当精准。2015年,英中贸易协会和英国外交部共同发布《英国企业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及境外地区的新机遇》报告。该报告旨在帮助英国企业发现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机会,向英国企业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内容,分析英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行业机遇和境外机遇,以及“一带一路”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英中贸易协会认为,“一带一路”有能力塑造并切实改变全球贸易与投资,前景光明。但“一带一路”面临的地缘政治局面复杂,具有潜在挑战,企业在关注“一带一路”商机的同时,应对风险有所预见并配套足够的防范措施。该报告还指出:英国企业应当采取积极行动,沿着经济走廊开拓合作商机,尽早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之中。该报告将英国企业的机会分为中国境内和境外。报告认为短期机遇集中于中国境内与邻国发展和互联互通方面,并分析13个重点省市以及英国企业在这13个省市9大类行业的投资机遇。英中贸易协会提出在中国国内“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首要机遇的行业包括:基础设施产业、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农业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和运输业、能源和资源产业、电子商务和物流业,次要机遇包括三大产业:医疗保健生命科学产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2016年英中贸易协会与清华大学共同发布《英中共建“一带一路”案例报告2016》,报告涵盖了选自英国知名企业的21个中英合作的精选案例,相关项目所在区域横跨欧洲(英国、罗马尼亚、俄罗斯)、中东(伊拉克)、亚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尼日利亚、坦桑尼亚)。

2.业界关注并警告“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问题

不同行业从自身角度出发,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投资所带来的机会的同时,十分关注风险问题,建议企业在实际行动的过程中要对风险予以特别关注。主要风险类型包括两方面: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身的各类投资风险。“一带一路”不仅是一项经济倡议,也是一项重要的地缘政治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形势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意味着各种内在风险,包括进入新的国外市场面临的根本性的法律和金融挑战,政治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区域争端等问题,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可能导致法律和经济政策的大变动,导致商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例如英中贸易协会建议企业要事先进行细致规划和尽职调查,在选择投资国家、投资领域、项目和中方合作伙伴等方面做好规划。二是“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对中国金融机构状况和中国公共财政状况所带来的风险。例如2017年惠誉评级的一份报告提出,“一带一路”投资项目耗资巨大,这些资金多来自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而这些项目的政治动机往往压倒商业逻辑,未充分考虑基础设施项目的未来经济收益,因此许多项目无法实现收益,这会给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带来新的问题。惠誉认为,与“一带一路”有关的贷款规模过大,足以对借款国的公共财政状况造成影响。惠誉报告中指出,惠誉确认已有“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国家的信用评级一般为投机级,从B到BBB不等。[5]

(三)重要国际机构的反响

1.联合国认可并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2016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内容的第S/2274号决议。2016年11月,在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第A/71/9号决议中提出,欢迎“一带一路”等经济合作倡议,敦促各方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加强阿富汗及地区经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联合国大会第A/71/9号决议中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6]

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出席第71届联合国大会系列高级别会议期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联合国总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作为合作框架,该文件旨在加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7]

2.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机构的反响

世界银行和其他许多国际机构的高层表示愿意与亚投行等一起合作,期待多层面参与“一带一路”项目。2017年4月20日,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政府、世界银行都极为重要,世界银行期待在多个层面上参与项目。首先要在双边层面上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其次,在多边层面,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多边机构来加强合作。在与中国政府的深入交流中,世界银行正在力图吸引更多私营资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17年4月底,中方已明确,金墉将参加北京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日前在2017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中表示:“亚开行的许多理念都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亚开行已有不少先行的区域合作机制,例如已实施多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因此,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亚开行与中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亚开行和亚投行已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且已经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截至2017年3月,亚开行和亚投行已经完成了两个项目上的融资,包括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以及孟加拉国的天然气生产项目,未来将继续推进合作。[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