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流动加速,贸易服务于投资已经成为贸易发展的重要形式。全球价值链分工伴随着要素流动进一步细化,分工导致各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全球化。借助国外生产要素发展本国经济,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也是通过外资引进国外高级要素,在资金流入的同时,技术工人、管理方法、销售网络、品牌等相关要素也流入国内,与中国的闲置劳动力相结合,激发了发展活力。
资本的高流动性使得生产要素进行国际流动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成为可能。经济增长在微观上表现为效率的提高,宏观上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在中观层面上表现为产业升级,如果没有结构的转变,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既包括产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又包含着经济总量的提高。而全球化背景下,外贸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至关重要。要素流动对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经济学有着重要意义,各国生产要素通过流动实现组合,形成生产过程的合作,不同类型国家创造和提供不同的生产要素为要素组合提供基础。引进外资的实质是要素流入,中国的出口加工贸易是以外商主导的,实质是要素流入型的出口模式。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过程是流入型出口增长的典型,但是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资本的积累等中国要素结构的变化,流入型出口增长出现了一系列的限制因素。第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目前我国整体上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出口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企业倒闭,私人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低于GDP增速,但危机后迅速增长,远超GDP增速。东部地区的平均工资增速虽然与GDP增速差异不是很大,但是工资大于GDP的增速并没有变,特别是2011年以后,经济增速下行的同时平均工资水平却在不断上涨,2012年差距虽有缩小但是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人力成本的上升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出口增长模式面临最大的发展瓶颈也在于工资水平的上升,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内迁或者向其他劳动力便宜的地区转移。因此,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我国的外贸转型不可避免,需要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www.xing528.com)
另外,从贸易方式看,贸易结构在深刻变革,同样需要政策引导。服务贸易的四种类型中的商业存在实质就是投资,服务贸易的大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2015年中国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服务领域相互投资,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贸易投资的互动发展也有指导意义,提出通过平台建设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通过形成以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龙头,以各类专业性展会论坛为支撑的服务贸易会展格局,鼓励其他投资贸易类展会增设服务贸易展区。积极与主要服务贸易合作伙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服务贸易合作协议,在双边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