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富的扩张,一方面是由于虚拟财富自身放大机制造成的“价值幻象”和“赌徒心理”,以及集体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产生的“羊群效应”;另一方面是由于外部客观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然而,在这些表象的原因解释背后,虚拟财富扩张更深层次的本质原因还在于资本扩张的本性。
(一)放大机制
经济学家们从经济范畴的逻辑加以分析,虚拟财富扩张及其对经济实体的影响通过货币这一中介实现,在货币的支持下,虚拟财富扩张以一种自我膨胀的“放大机制”为动力。
第一,货币乘数机制造成了市场上的“价值幻象”。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金融机构通过派生存款机制放大倍数地向社会供给现金和存款货币。在放大机制的作用下,虚拟财富增长的程度比市场上实际出现的需求增加要高得多。例如,假设某种股票以每股1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发行了100股,如果其中10股以每股2元的价格进入二级市场交易,此时未进入交易的90股在其持有者观念中也会升值至2元,这样,就造成了持有者的“价值幻象”,认为虚拟资本的价值总量从100元升至了200元,尽管市场上出现的需求只有10元。
第二,杠杆效应刺激了市场投机者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杠杆效应是期货交易的原始机制,即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使投资者使用较少的保证金撬动较大数额的可交易金额,可交易金额放大的同时,也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加大了很多倍。假设交易者以100万元的资金用于股票或者现货交易,交易者的风险只是价值100万元的股票或者货物所带来的。如果100万元的资金全部用于股指期货交易等金融衍生品,在30倍杠杆作用下交易者承担的风险就价值3 000万元左右,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交易者就可获得150万元的盈利,相对于其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交易者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后还欠50万元。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6〕
(二)“羊群效应”(www.xing528.com)
虚拟财富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集体无意识”的群体信念下产生的认识偏差,导致了“羊群效应”这种特殊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结果。羊群是一个散乱的组织,平常在一起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是只要有一只头羊跑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跟风而上,完全不顾前面可能有危险还是不远处有鲜美的草。“羊群效应”用来比喻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它是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处于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偏好的从众行为。投资者由于受到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处于群体中的人们彼此模仿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其行为选择完全依据舆论或对大众行为的模仿,而不是基于自己挖掘的信息和自己理性的判断,从而导致循环正反馈刺激,情绪逐渐高涨,最终逐渐失去理性。“羊群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心理现象其实就是个体意向性带来的发散的连锁反应,最终累积而成为集体无意识反过来影响个体意向性的过程。例如,国内股市、房市乱象:股市火了一窝蜂炒股,房市火了一窝蜂炒房,这样“跟庄”、“跟风”等投资行为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一系列相同决策汇合而成投资的“洪流”形成了虚拟财富扩张的巨大的动力,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由于“羊群效应”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
(三)经济结构失衡
从经济结构上看,即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比例失衡,是虚拟财富扩张的直接原因,这是信用发展的逻辑必然。虚拟经济在信用制度的支撑下呈现出“倒金字塔式”的经济结构,迅速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过程。“倒金字塔式”经济结构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实体经济,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债券、股票和商品期货等,最顶层是金融衍生产品之类的纯粹虚拟经济。这种经济结构的层级递进,实质是按照信用发展的逻辑顺序演进的。以商品、服务和贸易为基础的商业信用实现了商品交易和价值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价值实现形式由现金交易演变为延期支付;证券市场以证券信用工具为中介实现了资本职能的分离,附着在资本上的各种权利分化出来单独进行交易,再通过风险定价再分配,将资本引向边际生产效率最高的部门,从而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在让渡资本使用权而形成的信用交易体系之上,金融衍生市场是更高一级的信用派生,它是适应不同投资者需要的金融创新和信用制度递级演化的产物。信用制度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总量偏离,并且催化了虚拟财富扩张导致虚拟经济增长的速度偏离。当“倒金字塔式”经济结构中的实体经济基础出现问题,或者虚拟经济远远偏离实体经济导致两者比例严重失衡时,经济大厦必定坍塌。
图6.1 社会经济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事实上,在放大机制、“羊群效应”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表象背后,虚拟财富扩张的根源归根到底是资本的扩张本性。资本的本性就是“尽可能多的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的生产剩余价值”〔7〕。可以说,资本家为了能实现资本增殖,不惜冒着虚拟财富扩张带来的泡沫风险,他们敢于在公众面前赤裸裸地表现自己的贪婪。虚拟财富只有不断地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流动、扩张才能得以实现,这是资本力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体现。在实体经济中,这种强大的资本力量迫使资本家相互竞争,将社会生产系统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重新投入到再生产的过程中,使各个企业产生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扩张力量。而在虚拟经济中,这种资本力量迫使资本家将虚拟财富作为追逐的对象,极力避开实际经济生产劳动的“倒霉事”而追求在资本市场中重新瓜分剩余价值和财富积累。这就是虚拟财富扩张与深层次的资本扩张本性的巨大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