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概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他把历史主体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过程,看作是一个从“猴体解剖”到“人体解剖”的过程,他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48〕因此,从财富入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进行分析,也就是解开关于财富本质奥秘的钥匙。马克思指出:“所谓财富,倘使剥去资产阶级鄙陋的形式……还有什么呢?财富不就是充分发展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既能支配普通所说的自然,又能支配人类自身的那种自然么?不就是无限地发展人类创造的天才,全面地发挥,也就是说发挥人类一切方面的能力,发展到不能拿任何一种旧有尺度去衡量的那种地步么?不就是不在某个特殊方面再生产人,而要生产完整的人么?”〔49〕从人学的维度看,我们透过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看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财富不过是在现实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体系中,人类本质力量及其本质力量的外化与实现。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维度来对财富概念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财富是人的本质的实践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逻辑表达: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的实践性本质沟通了人与自然,使得“自在自然”成为“人化自然”,人类能直接获取的“现成的天然产物”即“自然财富”或“自然富源”以及人类通过自身劳动而获取的“增加天然产物的劳动生产物”构成了在使用价值上可以被利用、被需求的“具体效用物”统称为“财富”。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50〕“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51〕,因此,使用价值构成了马克思财富概念的第一层含义。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财富具有“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相统一的二重性。如果说财富是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下的劳动产品,那么财富就既是一种使用价值,又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物化形式。“它是隐蔽在物的外壳之下的关系”,即“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52〕因此,社会关系的物化形式构成了马克思财富概念的第二层含义。(www.xing528.com)
从人与人自身的关系来看,人的主体性本质区别于动物的存在就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亦即“自由自觉的活动”,〔53〕并且人能够通过这种活动创造出另一个“物的世界”亦即一个“物质财富世界”,从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揭示了财富之于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对象性确证”与“主体性发挥”的意义,诚如他所说:“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54〕“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55〕因此,人的主体本质力量构成了马克思财富概念的第三层含义。
在马克思看来,财富作为人的本质的实践性、社会性、主体性的逻辑表达,其全部秘密都根源于劳动之中,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在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中必然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即人在劳动中形成的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实际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统一体。就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存在关系而言,生产力表征着人的本质力量;就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存在关系而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财富就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人们通过其劳动而实现的人的本质的载体,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关系的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关系达到怎样的深度和广度,就有怎样的对自己劳动成果和人的本质的展示平台以及对财富的不同理解。人们拥有怎样的生产方式,就有怎样形态的财富,现实的生产方式决定并制约着人们关于财富的观念。同时,人们对于财富的观念及价值取向又会反过来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